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1事件经过2003年5月24日,我县成集镇防检组5名防检员到该镇生猪贩运户郑某家中(未报检)检查时发现,郑某家中已收购生猪17头,其中有6头生猪既无产地检疫证明、也无免疫耳标,于是,防检员要求货主郑某对6头无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的生猪实施补免、在免疫有效期内实施补检,凭检疫合格证明再调出县境。

  • 标签: 产地检疫证明 免疫耳标 生猪 事件 收购 检疫合格证明
  • 简介: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阳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戴了疑总工程师罗列了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的四大好处:一是多一道监控手段,因为多年来水产苗种市场比较乱,全面实施检疫后,苗种没检疫证明就不得销售,苗种场必须向渔业主管部门申报备案,其生产管理过程就可以得到监控;二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防疫检疫,保证鱼苗质量关,从源头上提升水产品质量;三是有效提高养殖户的法律意识,知道搞苗种繁育有法律制约,不能乱来,要不一旦闯了法律禁区就要付出代价;

  • 标签: 产地检疫 水产品质量 水产苗种 生产管理过程 法律意识 总工程师
  • 简介:养彩时间长了,必然会涉及如何形成有规律性管理这样一个问题。有效的管理既能够节约时间、精力,又能够顺应七彩鱼的生长规律,特别是许多高效的养彩手法是非常节约金钱的,这不能不说是每位鱼友奋力追求的目标。为了能够同广大鱼友共同探索这个主题,现将本人在七彩定期检疫方面的做法总结如下,希望能够与大家互勉共进。

  • 标签: 检疫 定期 节约时间 生长规律 规律性 七彩鱼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量日趋增加,对猪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坑害消费者,在生猪屠宰前对生猪注水,以增加猪肉的重量,这造成猪肉的肉质变差,严重影响食用价值,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下面介绍几种注水猪肉的辨别检查方法及相关处理方法。

  • 标签: 注水猪肉 市场检疫 猪肉质量 消费者 生活水平 食用价值
  • 简介:自广州市质监局获悉,该局日前发布的广州市农业技术规范《七彩神仙鱼生产技术规程》,将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据介绍,该规程是国际上首个七彩神仙鱼生产的技术标准,将使荔湾区七彩神仙鱼的生产实现标准化养殖。业内人士指出,广州芳村地区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七彩神仙鱼生产基地。

  • 标签: 七彩神仙鱼 广州市 世界 生产技术规程 产地 标准化养殖
  • 简介:湖北养猪信息网报道,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已出台新规,近日加大力度堵截含“瘦肉精”生猪。资料表明,从2003年1月至今年3月,农业部在武汉市生猪屠宰场、集贸市场、超市等地抽样猪肉、猪肝、猪尿1476批,检测“瘦肉精”阳性50批,检出率达3.4%。其中,来自外地市场的生猪检出35批,占70%。

  • 标签: 生猪屠宰场 瘦肉精 武汉市 产地 集贸市场 湖北
  • 简介:淋巴结是猪宰后检疫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机体外周的免疫器官和防御结构,具有吞噬异物和各种微生物的功能,并产生免疫应答。屠宰必检猪淋巴结有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间隙,颌下腺的前面,主要收集面部、鼻腔前半和口腔各组织的淋巴液;颈浅背倾淋巴结,位于肩关节前方,肩胛横突肌和斜方肌的下面,基本汇集了颈上部、前肢上部、肩胛与耆甲部的皮肤,深浅层肌肉和骨骼、肋胸壁上部与腹壁中上1/3处组织的淋巴液;腹股沟淋巴结,

  • 标签: 屠宰检疫 淋巴结 病理变化 宰后检疫 防御结构
  • 简介:目前,深圳检验检疫局动植中心水生动物实验室顺利通过2016年虾病检测国际能力验证,所有项目的检测结果均为满意。此次能力验证共有来自印度、泰国、美国、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19个实验室参加。

  • 标签: 检验检疫局 检测能力 国际 虾病 深圳 水生
  • 简介:近几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汕头市政府的重视下,我们以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以抓水产品无公害生产、渔业标准化、水产品药物残留防治为重点,有序地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促进了全市海洋与渔业产业的发展。去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超过33万t,总产值达到2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和9%。水产养殖迅速发展,产量达到15万t,

  • 标签: 放心工程 水产品药物残留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渔业标准化 渔业产业 总产值
  • 简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渔业生物近缘种及产地的判别由形态学深入到了蛋白质和DNA水平。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经应用于水生生物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色谱、免疫学判别以及蛋白的电泳、DNA的序列分析、PCR-RFLP、RAPD、AFLP、SNP、SSRI、SSR、Real-TimePCRs、pecies-specificprimerPCR和PCRlab-on-a-chip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把握了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分子生物学 水生生物 近缘种 产地 判别
  • 简介:2014年6月,按照海洋资源调查规范,调查北黄海大连沿岸的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原产区中的旅顺口区塔河湾附近海域和大连金州新区城山头海滨地貌保护区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计算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相似性,探讨其修复策略。结果表明,两处海域刺参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基本相同,优势种组成相似,优势类群均为软体动物;物种组成因饵料条件及周边海域底质不同呈现差异性分化;两处海域内海星类与刺参的密度比分别约为1∶3和1∶1,海星类与刺参的生物量比值与密度比相同;海星类与海胆类密度比均约为1∶1和3∶1,海星类与刺参及海胆类密度和的比分别为1∶4和1∶1,海胆类与刺参密度比均约为1∶2。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刺参生境和增养殖区的养护、修复策略为:(1)多种共养,以参为主;(2)控制海星,适度增殖海胆;(3)提高初级生产力,降低污染。

  • 标签: 刺参生境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特征 修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