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从投附着基开始到稚参附着后40天左右,经常出现稚参大量解体死亡现象,其中尤以樽形幼体向五触手幼体变态和稚参变态初期即投附着基后的5~20天内发病情况最多,俗称“化”、“滑板”、“脱”,死亡率常达50%以上,个别严重的池在数日内死产率可近100%。此病暴发快、传染性强、流行广,是稚参培育前期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我们存多年的育苗科研与生产中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分析.找出了导致稚参化的主要原闲.初步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稚参培育 滑板 防治 原因 育苗过程 附着基
  • 简介:鲍苗培育阶段有关鲍苗掉及死亡的研究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1995年在浙江沿海几家鲍育苗场出现大量幼鲍(上足分化幼体和围口壳幼体)脱落死亡,陈全震等(1995)利用福尔马林和抗菌药物来防治附苗上的原生动物、桡足类及细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7年至1998年初台湾东北角宜兰地区许多养殖场发生附着苗大量死亡的情形,吴萃慧等(1998)发现大量死亡多发生在附苗后一个月,当原有硅藻种群濒临

  • 标签: 九孔鲍 幼苗 掉板现象 防治 溶藻弧菌 症状
  • 简介:能使网水平扩张,且使网保持在目标深度上,它对捕捞作业的渔获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效的网能节省燃油和提高捕鱼效率,在拖网渔具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研究渔具中设计高效型网是重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使用许多类型的网,例如,小展弦比矩型网、椭圆曲面型网、V型网、立式V型网

  • 标签: 渔具 拖网 捕捞作业 水动力学特性 渔获量 捕鱼
  • 简介:本文建立了水产品中氟胺氰菊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经正己烷-丙酮(体积比2:1)超声提取、冷冻除脂、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和确认,外标法定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氟胺氰菊在10.0~40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2.0μg·kg^-1,定量限为4.0μg·kg^-1。在4.0、8.0和40.0μg·kg^-1加标水平下,鲤(Cyprinuscarpio)、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Uus)和凡纳滨对虾(PenaeusvannameiBoone)可食部分为基质的平均回收率为87.92%~98.37%,相对标准偏差为0.96%~4.97%。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理想、重珊陛好,可满足水产品中氟胺氰菊的定性定量检测的要求。

  • 标签: 水产品 氟胺氰菊酯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利用GC-MS检测长春市不同位置的4个城市湖泊表层水体中8种邻苯二甲酸(PAEs)的浓度。结果表明:4个湖泊表层水体中PAEs总浓度(∑8PAEs)变化范围为3.02-13.03ng/mL;不同城市湖泊夏季的表层水体中的∑8PAEs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性,整体表现为北湖最高,南湖和雁鸣湖其次,八一水库最低;∑8PAEs与溶解性有机物浓度(DOC)及总悬浮物浓度(TSM)没有相关性。邻苯二甲酸二甲(DMP)、邻苯二甲酸二乙(DEP)、邻苯二甲酸二丁(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DIDP)广泛存在于4个湖泊水体中,5-7月的平均浓度范围依次为:0.04-0.11ng/mL、0.08-1.15ng/mL、1.20-4.30ng/mL、2.86-4.52ng/mL和0.10-0.31ng/mL,而邻苯二甲酸二辛(D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DINP)和邻苯二甲酸丁(BBP)仅在南湖水体中被检测到。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南湖和北湖夏季水体DBP和DEHP浓度均达标,雁鸣湖的DBP浓度超标,八一水库DBP和DEHP浓度均超标。本研究中的4个城市湖泊表层水体中PAEs的浓度高于目前报道的其他地区地表水中PAEs的浓度。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城市湖泊 表层水体 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