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材料在纳米尺度下所表现出来的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可以用来制造具有神奇特性的物质,因此纳米科技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从表面上看,纳米科技与伦理学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范畴,但是恰恰源于纳米科技的特性——高度的学科交叉性、与应用紧密结合性,再加上许多新奇特性,使纳米科技与伦理学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开展纳米科技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我们深人了解纳米科技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学问题,在纳米科技产品大规模产业化之前,提出解决预案,避免影响纳米科技产业化进程的向前推动,同时,也可使公众了解纳米科技可能面临的伦理学问题,避免造成误解。本文将对纳米材料的新奇特性、纳米科技高度的学科交叉性以及与应用紧密结合性进行分析,并探讨纳米科技所涉及的安全性、动物伦理和人类伦理等问题。

  • 标签: 纳米科技产品 科技伦理学 产业化进程 表面效应 学科交叉 纳米材料
  • 简介:探讨了绿色自密实混凝土的内涵,并提出了采用CO2排放指数、价格指数、耐久性指数、原生资源消耗指数及由此4个子参数加权得到的绿色度综合指数的绿色自密实混凝土的简单评价方法;进一步通过16组不同组成和配比的自密实混凝土试验,分析了上述绿色自密实混凝土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绿色自密实混凝土的可行制备技术途径建议。

  • 标签: 绿色自密实混凝土 绿色度综合指数 CO2排放 原生资源消耗
  • 简介: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较久、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在68名专任教师当中。博士生(后)导师3人。教授12人,副教授22人,博士35人,硕士23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20余人有出国留学或在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工作的经历。

  • 标签: 大学物理学 电子技术 学院 湖北 教师队伍 办学历史
  • 简介:加工图能优化材料的加工工艺,在由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构成的二维平面上,将功率耗散图和失稳图以等高线的形式叠加在一起便构成了加工图。回顾了金属材料热加工图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加工图的原理及几种耗散和失稳判断准则,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加工图 动态材料模型 塑性失稳 幂律定律 功率耗散系数
  • 简介:近日,瑞士巴塞尔大学物理学家开发出可存储光子的存储器。光子的运动速度即为光速,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理想选择。研究人员在几乎不改变光子量子力学特征的情况下,成功在原子蒸汽中实现了光子的写入和读取。

  • 标签: 量子存储器 物理学家 光子 开发 瑞士 高速数据传输
  • 简介: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实验证明,纤细的等离子体纳米天线阵列能采用新奇的方式对光进行精确地操控,改变光的相位,创造出负折射现象,最新研究有望使科学家们研制出功能更强大的光子计算机等新式光学设备。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纳米天线 物理学家 等离子体 负折射率 光子计算机
  • 简介:石墨烯研究小组获得了2010诺奖,许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预测。作为二维材料,石墨烯是一个基于石墨构筑单元结构。文章的量子理论计算显示,悬浮石墨烯的稳定尺寸受到量子隧道效应限制,制备超过100微米以上稳定光滑的单层悬浮石墨烯可能性极小。在衬底上石墨烯可以获得高达30英寸以上的尺寸,但是它会容易发生卷曲和破损以获得再次稳定。多层石墨烯尺寸达到数百微米后,基于同样的原因很难分层获得完美光滑的石墨烯。

  • 标签: 石墨烯 边界化学键 稳定性 尺寸 量子隧道效应
  • 简介:11月12日—13日,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文理学院共同主办的2017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先进制造学术会议在重庆文理学院举行。来自俄罗斯、美国、新西兰等八国的知名学者、产业界人士50余人,围绕微纳米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展开研讨交流。开幕式前,重庆市领导、重庆市级部门领导、永川区领导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文理学院名誉院长涂铭旌教授,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

  • 标签: 先进制造 制造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重庆
  • 简介:氧化铝陶瓷与石墨作为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石油化工、原子能等领域,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能,其制备、结构及性能的研究已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但对其性能基础理论的对比研究还不够。对氧化铝陶瓷和石墨材料的耐磨性、疲劳、抗氧化性、形变、导电等性能进行了比较,指出在某些领域可用氧化铝陶瓷取代石墨材料。氧化铝陶瓷的高强度、耐磨、不易变形等性能能更好地满足工业加工,对节能环保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氧化铝陶瓷 石墨 耐磨性 抗氧化性 导电
  • 简介:根据固体和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理论),分别计算了静压法和爆炸法合成金刚石过程中石墨和金刚石的价电子结构,获得了超高温高压下石墨和金刚石12组不同组合晶面间的价电子密度,结果表明,采用静压法合成金刚石.石墨/金刚石晶面的电子密度差均大于10%,说明其晶面的价电子结构差异太大,不能诱发石墨向金刚石的直接转变。而采用爆炸法合成金刚石,石墨结构理论键距和实验键距差是0.1073nm,明显大于稳定的价电子结构键距差的最大值(0.005nm),因此,爆炸法条件下,石墨的价电子结构不稳定,主要因为超高温高压下,石墨先分解出亚稳相后再转变成金刚石结构。

  • 标签: 石墨 晶格常数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 简介:介绍了非相干光时延四波混频(TDHVM-1L)理论的发展,分析了多能级理论与二能级理论的差异。在7.5K和300K时,利用TDFWM-1L实验观测到了Er2O3和CeO2掺杂TeO2-Nb2O5-ZnO玻璃的的光子回波信号,利用TDFWM-1L多能级理论在非均匀加宽情形下的公式拟合了带有相干拍频调制结构的实验结果,并用多能级理论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为TDFWM-1L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相干拍频调制 光子回波 非相干光 超快弛豫 四波混频
  • 简介: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高鸿钧研究组时东霞、季威等人在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在对功能纳米分子体系进行的系统研究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验上进一步研究了烷烃侧链对芳香烃衍生物在贵金属表面的生长与结构特性。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无功能特性的烷烃侧链可对整个分子纳米体系的结构与性质进行调控,这拓展了人们对有机功能分子纳米体系的控制能力,发展了有机功能分子在固体表面生长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果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Rev.Lett.96,226101(2006))上。

  • 标签: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纳米量子结构 理论研究 可控性 实验 芳香烃衍生物
  • 简介:使用第一原理计算六方氮化硼和立方氮化硼在合成温度和压力(1200-2100K,4.0-8.0GPa)下的晶格常数.计算所得的六方氮化硼和立方氮化硼的晶格常数a与已有的实验值相吻合,相对误差分别为2.50%和1.53%.同时,六方氮化硼晶格常数c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53%,其误差也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六方氮化硼和立方氮化硼晶格常数缓慢升高;而随着压力升高,晶格常数线性降低.

  • 标签: 六方氮化硼 立方氮化硼 晶格常数 高温高压 VASP 第一性原理
  • 简介:对于一座具有发展欲望的城市来说,创新必须倚重高等教育。而一所好的大学,也应该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创新支撑,正如重庆文理学院之于永川。11月12日,2017微纳米材料与先进制造学术会议在重庆文理学院举行,邀请国内外多位院士专家参与,助力永川创新驱动发展。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文理学院名誉校长涂铭旌接受本报专访,介绍了自己的事业和生平,并解读了新

  • 标签:
  • 简介:程晓农,男,1958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镇江农机学院,获学士学位;1987年6月毕业于江苏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12月毕业于江苏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6月至1998年4月任江苏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1998年4月任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江苏理工大学材料工艺研究所室主任、所长、材料工程系副主任、材料学院副院长、冶金学院副院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