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合成一种新型的脂族三官能团环氧化物1,1-双(2,3氧环己基氧甲基)-3,4-氧环己烷(Ⅱ)及其母体1,1-双(2-己烯基氧甲基)-3-己烯。它的化学结构己被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氢核磁共振所验证。当使用1,3,5-三乙基六氢-均-三嗪作促进剂,4-甲基六氢苯二甲酸酐为固化剂时,Ⅱ可以很容易被固化。固化物的物理性质用热机械分析、热解质量分析法及动态机械分析来检测。在同样固化条件下,将Ⅱ与巳商业化的二氧化物ERL-4221作比较。Ⅱ的固化物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198℃),较高的交联密度(2.08×10^-3mol/cm^3)及较低的热膨胀系数(6.2×10^5/℃),Ⅱ在现代微电子应用中将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封装材料。

  • 标签: 脂环族环氧树脂 热性能 电子封装 机械性能 热固性 液态三官能团
  • 简介: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已将其聚合能力扩大了50%并扩充了其名为TEPIC的氧化合物的精制能力。这次扩容是在小野田工厂(山口县)进行的。该厂正在全负荷生产,2006年11月将完成扩容。日产公司几乎控制了全球电子元件(以封装料为中心)用氧化合物市场,这次扩容意在保持其全球领先地位。TEPIC属三嗪类化合物,有很好的电子特性及高耐热,耐化学品性和耐侯性。该产品市场领域已逾40个国家,主要用于粉末涂料固化剂。近来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的电子元件业对用于阻光油墨及LED(发光二极管)设备涂料等的高纯度及特殊级别的产品需求一直在增长。

  • 标签: 环氧化合物 日产公司 化学工业 电子部件 产量 三嗪类化合物
  • 简介:提出了低温氧化法制备Bi2O3粉体的新工艺。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考察了氧化气氛、气体流量、氧化温度等因素对铋粉氧化过程的影响。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空气流量16L/h、氧化温度550℃、氧化时间40min.预热温度250℃、预热时间1h、原料粒度200目。综合实验获得铋的氧化率达99.38%。

  • 标签: BI2O3 低温氧化 正交实验 氧化率
  • 简介: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HF水溶液体系中对钛金属进行表面处理,得到高度规整的TiO2纳米管阵列。主要研究了电解液pH值大小对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管径及管长)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能形成TiO2纳米管;强碱性环境不利于TiO2纳米管的制备;在可制备TiO2纳米管的pH值范围内,管径和管长随pH值升高而减小。采用微孔模型对pH值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二氧化钛 纳米管 阳极氧化 PH值
  • 简介:由于ZrB2具有极高的熔点、强度、硬度和导电率等许多优异性能,因而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研究了ZrB2-Si3N4复相陶瓷的制备和高温下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1700℃、15MPa、2h烧结条件下制备的ZrB2-20%Si3N4复相陶瓷的致密度为98%左右。ZrB2-Si3N4复相陶瓷在高温氧化时生成了SiO2,并且SiO2液相容易在复相陶瓷表面富集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望提高陶瓷在更高氧化温度下的抗氧化性能。

  • 标签: 二硼化锆 氮化硅 复相陶瓷 真空热压烧结 氧化机理
  • 简介:在水、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X-100)、正丁醇、环己烷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并表征了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颗粒。分别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以及热分析表征60℃真空干燥和500℃热处理后的粉末,表明60℃真空干燥后,粉末以无定形为主;500℃时粉末粒径为5nm左右,主要是t-ZrO_2,Al_2O_3以固熔体形式存在。

  • 标签: 氧化铝—氧化锆 纳米复合颗粒 微乳液
  • 简介:以0.8mol·L-1Al(NO3)3·9H2O的乙醇溶液为电解液,用阴极微弧电沉积的方法在HR2钢表面制备出厚度约为69μm的氧化铝陶瓷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涂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通过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的成分以及相组成,通过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分析了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涂层表面粗糙多孔,与基体呈犬牙咬合状结合;涂层主要由旷Al2O3和rAl2O3组成;涂层中含有少量的Fe元素,表明膜/基界面附近的基体在微弧放电的作用下也参与了成膜;沉积氧化铝涂层后,样品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 标签: HR-2钢 阴极微弧电沉积 氧化铝陶瓷涂层
  • 简介:20073185未来汽车设计的材料和结构概念叙述了作业中使用黏合剂连接与机械连接相结合技术的特性,这种混合连接技术在低的热负荷下,能使具有相当不同电化学位的材料之间进行粘结。在铝合金和含碳纤维材料的连接处使用铆钉和环氧树脂或聚氨酯黏合剂相结合,并对其老化与锈蚀特性进行了比较,

  • 标签: 改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碳纤维材料 机械连接 结合技术 结构概念
  • 简介:抗冲击抗反射的塑料镜片及其生产;含陶瓷的树脂组成物用及其制备装饰材料;生产无气泡粘接的含纤维聚合物;聚氨酯和丙烯酸树脂涂层的金属板材;耐光照的人造革片材;一种有空隙可透过空气和液体的纤维复合材料;选择增强地下建筑物的材料;增塑剂对环氧树脂的影响.

  • 标签: 改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纤维复合材料 装饰材料 树脂涂层 纤维聚合物
  • 简介:20062044已预定通道角的柔性电路至少含有一种化学刻蚀特征的聚酰亚胺基质的柔性电路,其内部含有预定的斜面角的侧壁。具有预定斜面角10-°70°的刻蚀特点已成为可能。更可取的是,从含有多功能酯基在聚合物主链上的聚酰胺酸制备了柔性电路。(CA138:10638)

  • 标签: 芳杂环 树脂 柔性电路 化学刻蚀 聚酰亚胺 聚酰胺酸
  • 简介:在普通酚醛树脂中直接掺杂氧化镍粉末,研究氧化镍掺量和炭化处理温度对树脂热解炭的结构与氧化过程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和综合差热分析仪等对掺杂改性树脂热解炭的石墨化度、显微结构及氧化过程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埋炭条件下掺杂改性树脂在450-750℃的炭化处理中三氧化二镍被逐级还原为一氧化镍和单质镍后,碳原子在镍颗粒上沉积生长,形成晶须、片状或块状结构的热解炭,热解炭石墨化程度取决于炭化温度和氧化镍掺杂量,在高于1050℃炭化处理的热解炭中出现明显的石墨化炭峰,随着掺杂量增加,热解炭石墨化程度大大增加,氧化温度比普通树脂明显提高,且以3~5%的掺杂量为佳。

  • 标签: 氧化镍 掺杂催化 酚醛树脂 石墨化
  • 简介:在磷酸盐电解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钼酸钠,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5083铝合金表面制备出完整的氧化膜,研究了钼酸钠浓度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利用SEM、EDS和XRD研究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和结构,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价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钼酸钠浓度的增加,氧化膜的厚度先增后减,氧化膜表面的微孔数量逐渐减少,表面更加平整致密;氧化膜主要由γ-Al2O3组成,钼酸钠浓度对氧化膜成分和结构影响不明显;微弧氧化陶瓷膜提高了铝合金基体的耐腐蚀性能,当钼酸盐的浓度为1.0g/L时,氧化膜具有最低的自腐蚀电流和最高的阻抗模值,表现出最优的耐腐蚀性能。

  • 标签: 微弧氧化 5083铝合金 陶瓷膜 电化学阻抗谱
  • 简介:以Cu(N03)2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蒸馏水为溶剂,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超声场作用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铜颗粒。经XRD、TEM、差热扫描分析(DSC)以及粒度分析仪检测,所获得颗粒平均粒度达到55nm。此方法制备的氧化铜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分布范围窄、纯度高。同时探讨了超声场作用下的机理以及对制备工艺过程和最终产物的影响。讨论了溶液的pH值、反应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颗粒尺寸的影响。在探讨如何保持纳米颗粒的分散性方面。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试验,发现聚乙二醇(6000)对纳米氧化铜颗粒的保存有着显著的效果,静置20天几乎看不到任何沉降现象。

  • 标签: CuO纳米颗粒 制备 超声场
  • 简介:通过在通用型树脂Epidian5中添加酸式烯丙基顺丁烯二酸得到了新型的氧反式丁烯二酸(氧富马酸)和氧顺丁烯二酸(氧马来酸)。本文就其合成及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该树脂的合成一般有一步法和二步法.对工种方法所制得树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饱和树脂的合成过程中,使用烯丙基醇能够有效地提高体系的性能。例如,氧富马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了100℃,同时氧马来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高于70℃。所得到的树脂体系具有很好的耐化学性。

  • 标签: 不饱和树脂 环氧 合成过程 富马酸 烯丙基 顺丁烯二酸
  • 简介:氧化石墨、五水硝酸铋等为原料,通过液相化学沉积法制备出Bi2O3/氧化石墨烯(Bi2O3/GO)复合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产物的粒子形貌、粒径和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Bi2O3/GO复合催化剂对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中Bi2O3以球状粒子的形式均匀地负载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平均粒径约40nm。Bi2O3/GO复合催化剂能明显改善推进剂的燃烧性能,使推进剂的燃速提高了139%f4MPa),压强指数(14~20MPa)从0.650降低至0.253,降低了61.0%。

  • 标签: 氧化石墨烯 三氧化二铋 燃烧催化剂 双基推进剂 环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