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度向来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了一种金属材料制作新技术,能让金属材料兼具高强度和高韧度,有望提高医疗和航空等诸多领域金属材料的应用性。例如在医疗和航空等诸多领域,微型医疗器械和人造卫星等都需要质量更高的金属材料,既要满足强度,又要保证韧度,因为要制造小型化和轻量化的各种零件和器材。而通常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度此消彼长不可兼得。

  • 标签: 金属材料 医疗器械 结晶颗粒 纳米技术 立命馆大学 粉末冶金法
  • 简介:在2006年12月举行的“铝研讨会”上,参会者一致认为铝合金发展的目标是开发具有7070-T6强度、良好韧性、抗应力腐蚀开裂(临界应力大于屈服强度的75%)的铝合金。面临的技术难题有:·缺乏能验证材料消耗量的定量模拟。·缺少具有与7075-T6类似的特殊力学强度的非热处理铝合金。·缺少腐蚀强度因子以及缺乏选择加速腐蚀或电化学测试以重现实际结果的能力。

  • 标签: 高强度铝合金 开发 抗应力腐蚀开裂 材料消耗量 电化学测试 屈服强度
  • 简介:近日,由北京化工大学承担的北京市科委新材料专项课题"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国产化制备技术研发"顺利通过专家验收。碳纤维是国防工业武器装备和国民经济的高端装备、重大基础工程、交通运输、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原材料之一,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是支撑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结构材料。

  • 标签: 碳纤维 国产化 技术开发 高模 北京化工大学 武器装备
  • 简介:研究了低吸水率高强页岩陶粒配制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HSLC)的干缩变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轻集料含量和减小最大粒径的方式来提高轻集料混凝土强度对混凝土的干缩变形有明显不利影响;预湿处理对采用低吸水率陶粒HSLC的干缩变形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灰比对HSLC干缩变形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存在临界水灰比使混凝土收缩变形最大.试验测得的临界水灰比为0.45;水泥用量较低时,HSLC干缩变形对水泥用量增加敏感,当水泥用量接近临界用量时,其敏感性大大降低。

  • 标签: 高强轻集料混凝土 干缩变形 预湿处理 水灰比 水泥用量
  • 简介:据报道,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利用水草制成一种新材料,比铁轻得多,强度却是铁的5倍以上。研究人员认为其应用前景广阔。据日本※京都新闻》日前报道,日本滋贺县工业技术综合中心研究人员利用水草制成以“纤维素纳米纤维”为主要成分的新材料。据介绍,他们先从水草的细胞壁中提取出纤维素,然后将其进行超微细化处理,由此制成的新材料具有“轻盈、强韧”的特点。

  • 标签: 高强度纤维 水草 日本 研究人员 微细化处理 新材料
  • 简介:Ancorsteel4300是具有高强度和韧性的高性能铁合金粉末,是首次得到的模拟锻造钢复合材料的烧结工艺处理的产品,制备工艺可在常规的烧结温度下进行。

  • 标签: 合金粉末 高强度 韧性 烧结温度 工艺处理
  • 简介:据报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纳米材料与介观物理”研究组牛志强博士、周维亚研究员、解思深院士等人,充分利用直接生长的自支撑碳纳米管薄膜独特的连续网络结构、高电导率、高力学强度等特点,制备出了高强度碳纳米管、铜基夹层结构复合薄膜。

  • 标签: 碳纳米管薄膜 高强度 制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科学家 连续网络结构
  • 简介:以变形条件对圆环链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拉伸试验,利用采集到的参数完成试验的仿真再现,研究温度/机械载荷作用下刨链的强度和寿命特征。结果表明,最大损伤值总是出现在圆环链的肩部,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临界损伤因子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在0.15~0.54范围内。

  • 标签: 热物理模拟 临界损伤因子 敏感率 圆环链
  • 简介:日本神户制钢所利用其独创的“喷射成型法”制备出航天飞机外部油箱用高强度铝合金(A1-Zn-Mg-Cu系)。该合金的抗拉强度比铝合金中强度最高的Weldalite合金还高10%。通常,强度增加延展性将降低,但该合金的延展性是Weldalite合金的3倍。该公司今后将开发批量生产技术

  • 标签: 高强度铝合金 神户制钢 成型法 制备 喷射 日本
  • 简介:研究了Ca处理对含Ti大线能量焊接非调质低合金高强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Ca处理钢组织结构得到细化,大线能量焊接热模拟热影响区(HAZ)晶界铁素体生长被抑制,其钢板及HAZ的强韧性均得到有效提高。Ca处理使含Ti钢热影响区氧硫化物复合夹杂物由片条状转变成球状,并从TiMnOS占主导变为TiCaMnOS-Al2O3占主导,提高了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能力。

  • 标签: Ca处理 大线能量焊接 晶内针状铁素体 性能
  • 简介:对于一种自行设计成分的超高强度衬板用合金钢进行了热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参数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冲击磨料磨损试验,对比优化后工艺及原有工艺的耐磨性,进一步研究了热处理参数对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热处理参数对硬度均影响不大,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最大,淬火温度对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影响最大。试验钢的最优热处理工艺为:(950℃保温1.5h)油淬+(300℃保温2h)回火+空冷至室温。试验钢在热处理后获得了均匀的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混合组织,抗拉强度达到1839MPa,屈服强度达到1631MPa,硬度达到50.1HRC,冲击韧性值达到11.9J/cm2,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且耐磨性在任何冲击功条件下均高于原有工艺。

  • 标签: 热处理工艺 正交试验 超高强度 冲击磨料磨损
  • 简介:以色列理工学院太阳能燃料集优研究中心(I—CORE)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光解制氢方法。这种基于纳米材料技术的发明,使低成本光解水制氢成为可能。如果嫁接光伏电池技术。则可能催生制氢光伏产业,实现光伏发电和光解水制氢两个绿色能源生产方式的结合。该项目首席研究员阿夫纳·罗斯柴尔德教授认为,这项科研成果使光伏发电和制氢同时进行成为可能,人们可以设计制造出相对廉价的结合有超薄氧化铁光电极的太阳能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完全可以采用基于硅材料或其他材料的传统产品.

  • 标签: 纳米材料技术 光伏产业 技术革命 太阳能电池 制氢方法 光伏发电
  • 简介: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孙方稳研究组利用光学超分辨成像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对单个自旋态的纳米量级空间分辨率测量和操控,成像精度达4.1nm,为光学衍射极限的1/86,超越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特凡·W·赫尔教授等人实现的光学衍射极限1/67的精度。

  • 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学超分辨 成像技术 纳米时代 衍射极限 诺贝尔化学奖
  • 简介: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为新材料开发拓展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其发展遍及各个领域。防化是国家和军队安全战略与反恐的重要保障之一。文章概括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生化武器方面潜在的威胁,以及在侦检、防护、洗消、烟幕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提供了纳米技术在防化领域的发展信息,展示其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技术 防化 生化武器 发展信息 应用前景
  • 简介:电子束熔炼(EBM)是一种快速制造工艺,它用逐层制造法制成密实度与锻造件完全相同的零件。在一层钛粉膜熔化并凝固后,下一层钛粉膜重复施行,直至整个零件制成。对于像宇航之类的工业部门,这一技术为制造钛零件样品及小批量产品提供了方便。

  • 标签: 电子束熔炼 熔炼技术 快速制造工艺 小批量产品 工业部门 零件
  • 简介:“纳米”台湾业者称“奈米”。纳米技术是台湾地区的新兴产业,可享受5年免税及投资、抵减优惠,以促进纳米技术的产业化。计划在2008年,纳米技术衍生及应用产值,可达3000亿台币。其中,民用化工产业的衍生产值达1.2-1.5亿元;金属机电产业的产值达0.8-1.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的衍生产值是0.5-0.8亿元。预计2011年时可达1兆台币。

  • 标签: 纳米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 2008年 2011年 新兴产业 台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