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新疆北部干渠的隧洞围岩均为第三系的砂岩、泥岩等,属极岩,通过对岩隧洞的开挖、支护、塌方的处理以及小洞径长隧洞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的处理,总结了一些经验,供今后岩隧洞以及小洞径长隧洞施工时参考。

  • 标签: 软岩隧洞 小洞径 输水隧洞 施工 支护 钢拱架
  • 简介:堤防堤基分布的土是堤防边坡稳定的关键性控制因素,土具有高含水率、大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低渗透性、高灵敏度、流变性的特点,使得土边坡的破坏形式也区别于一般粘性土边坡。从工程实例出发,通过土流变试验研究土的长期强度衰减特征,并将试验结果引入工程实际计算中,提出堤防工程土边坡稳定计算过程中强度参数应采用长期强度指标作为边坡稳定计算参数。该研究成果对堤基下分布土的堤防边坡的稳定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堤防边坡 软土流变 强度衰减 变形特性
  • 简介:结合GPS接收的技术特点、性能指标,提出了对其进行检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总结了正确使用、保养GPS接收的具体方法.

  • 标签: GPS接收机 检验 使用 维护
  • 简介: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队,于1992年底引进美国AstechMD-Ⅷ双频接收四台,1993年开始投入使用,一年来完成GPS网九个,每个网都以快速、高精度、高可靠性完成。本文将对接收的精度检验,GPS网的作业与精度情况作一概要介绍,并对GPS短边网的布设提出一些看法。

  • 标签: ASHTECH 独立基线 精度检验 无约束平差 精度情况 同步环
  • 简介:在珠海市横琴新区环岛西堤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收集整理基础上,对沿线土分布、成因及物质组成进行说明,对沿线102组原状土样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随埋深不同的变化特征,提出对区内建筑物进行地基基础设计计算时,应针对工程特点将深厚软土层按其所表现的工程特性进行分层处理;同时选取土物理力学参数应分层对待,才更为可靠、合理。

  • 标签: 软土 沉积分布 基本物理力学指标 工程特性 工程地质分层
  • 简介:GPS星座和GLONASS星座分别于1994年3月和1995年12月全面建成以来,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发展成为跨学科、跨行业、广用途、高效益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本文仅对GPS信号接收技术的几个标准化问题,论述了笔者的基本见解。

  • 标签: GPS信号 接收技术 标准化
  • 简介:第六篇GPS接收与观测操作自从1980年第一台商品GPS接收面世以来,短短十几年时间,测地型接收已跨入了第三代产品,在性能、精度、功能、重量、体积及价格方面有重大的改善。随着GPS系统的建成,接收也同时大跨步进入了实用阶段。一、GPS接收的...

  • 标签: GPS接收机 载波信号 工作原理 天线 坐标转换 导航电文
  • 简介:介绍了共线条件方程的数学模型,并对非量测数码像进行了平面法检定实验,通过分析非量测数码像的摄影测量精度,成功地将非量测数码像机运用于建筑物外形的测量与建模.

  • 标签: 三维建模 近景摄影测量 平面法检校 共线条件方程
  • 简介:广州市某河涌整治工程主要包括堤防重建和水闸改建,地处土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勘探、原位试验、室内实验等地质勘察方法,针对地基渗透稳定、地震液化、边坡稳定性、沉降变形及抗滑稳定性等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依据土工程特性及建筑工程特征分别采用换土垫层法、塑料插板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桩和桩基础等地基处理方法,效果较好。

  • 标签: 河涌整治 工程地质问题 渗透稳定 地震液化 软基处理
  • 简介:通过GIS数据采集型GPS接收在梅河口市曙光镇1∶10000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中的应用,对利用GPS进行土地数据库变更的外业数据采集的技术问题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将该型GPS采集的数据与全站仪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可充分说明其在1∶10000比例尺图野外数据采集中可保证成图精度,且方便、高效.

  • 标签: GIS型GPS 土地利用数据库 基准站 流动站 差分处理 精度分析
  • 简介:对广州市番禺区砺江河水系地基淤泥、淤泥质粘土等土的分布特征、工程特性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和论述了由土引起的地基沉降变形、抗滑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在土地基加固处理措施及基础选型设计方面亦提出了相应的地质建议,对类似工程勘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 标签: 软土 工程特性 沉降变形 抗滑稳定 水利工程 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