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在阐述面积算误差的同时,重点分析了用坐标法计算面积时宗地形状对面积精度的影响.据研究,宗地面积算的方法不同,其精度就有所不同.在采用解析法中的坐标法算面积时,宗地面积的精度不但和界址点的精度有关,还和宗地的形状有关.在面积相同,界址点个数相同,界址点点位中误差相同的情况下,宗地为正多边形时其面积算的中误差最小.

  • 标签: 宗地 面积 精度
  • 简介: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跨越多条河流及湖泊,沿途交叉建筑物100余座,其工程地质问题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有施工期地下水涌水、涌砂,渠道边坡稳定,渠道渗漏及浸没,渗透变形,软土地基,膨胀土,饱和砂土振动液化和次生环境工程地质等问题。

  • 标签: 南水北调 引江济汉 工程地质问题
  • 简介:以加固青济秦输水管道中的5号隧洞为倒,介绍输水管道的注浆治理工程。从注浆方法的选择、注浆设计标准、注浆材料、施工及注浆成果质量检测等方面详细论述治理的过程。

  • 标签: 注浆 治理 质量检测
  • 简介:河干堤滑坡为实例,针对性勘察、分析河道滑坡产生的原因,探讨防治方案,对相关工程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洪河 河道滑坡 地质勘察
  • 简介:介绍了共线条件方程的数学模型,并对非测数码像机进行了平面法检定实验,通过分析非测数码像机的摄影测量精度,成功地将非测数码像机运用于建筑物外形的测量与建模.

  • 标签: 三维建模 近景摄影测量 平面法检校 共线条件方程
  • 简介:结合对城市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的多年实践经验,从建筑结构设计和土力学的渗透固结原理出发,利用沉降实测资料,对建筑物土体地基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不同情况下的最终稳定沉降及稳定时间的推算方法,并用实例验算,提出了观测建议。

  • 标签: 沉降观测 渗透固结 稳定沉降量
  • 简介: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的基础。为了探索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在枣阳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ArcGIS技术结合加权信息模型方法完成枣阳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价区域。研究结果为不易发区1743.7km^2,占全县面积的53.12%;低易发区1315.72km^2,占40.15%;中易发区126.18km^2,占3.85%;易发区91.36km^2,占2.79%。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侵蚀、断裂附近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区域。通过实例探索研究,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由定性评价上升到定量评价。

  • 标签: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加权信息量模型 ARCGIS 枣阳市
  • 简介:针对桥梁GPS高程控制网两岸高程基准的不一致性问题,采用了外推法,解系统差参数、高程异常差拟合三种方法对GPS高程进行处理,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采用基线路控制网模拟桥梁GPS高程控制网进行实例分析,得出了采用高程异常差拟合的最佳方法。

  • 标签: 桥梁 GPS 高程控制网 高程基准 高程异常差拟合
  • 简介:岩溶问题是在碳酸盐岩地区修建水利工程不可避免的地质问题。以中国碳酸盐岩最为发育的华南地区—座大型水库工程——龙塘水库为例,论述其通过示踪试验和抬水试验查明了工程区岩溶及其岩溶水发育特征和水库反压渗漏的可能,估算出水库通过岩溶管道反压的渗漏,为工程灌浆处理提供有效的参数。

  • 标签: 碳酸盐岩 反压渗漏 示踪试验 抬水试验 渗漏量估算
  • 简介:某峡谷区水电站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241m,建坝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选择合适可行的建基面是工程需解决的重点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大坝建基岩体为薄层夹中厚层结晶灰岩及大理岩,在研究其溶蚀风化、卸荷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岩石强度、岩体结构、岩体完整程度等特征,对坝基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分类,结合大坝工程要求和各类岩体对不同坝的适宜性,选择了该水电站特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建基岩体以Ⅲ1A类、Ⅲ1B类岩体为主,合计约占90%以上。坝基稳定应力分析结果表明,Ⅲ类岩体经浅部基础加固、局部Ⅳ类岩体经掏挖置换混凝土等工程处理措施后,具备建设200m级特混凝土重力坝的条件。

  • 标签: 建坝岩体 工程地质分类 建基面 特高混凝土重力坝
  • 简介:摘要:在地形测量工作中,绘制等高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虽然可以利用绘图软件绘制等高线,但大多数不尽合理,曲矛盾依然存在,必须由人工来重新修改,而手工检查费工费时。为此,基于CAD平台开发了曲矛盾自动检查程序,该程序能在图上标出曲矛盾的位置。通过实例验证,利用该程序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等高线 高曲矛盾 CAD平台 自动检查程序
  • 简介:通过开展丹江口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丹江口市库区移民安置点切坡空间分布、地质结构、变形破坏历史、防治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将其划分为土质切坡、岩质切坡、岩土质切坡三种类型,在深入分析切坡地质结构与变形破坏模式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区内切坡存在土体滑移型、顺层滑移型、切层滑移型、块状崩滑型等四种典型变形破坏模式,对于切坡工程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高切坡 变形破坏模式 丹江口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