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基因和环境对小麦面粉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总淀粉含量的影响,选用15个小麦品种连续2年在安徽省4个试点进行试验,分析了15个小麦品种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其他5个品质性状的异同.

  • 标签: 小麦品质性状 基因型 安徽省 环境 类胡萝卜素含量 小麦品种
  • 简介: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发表消息称,开发了通过基因分析判定胶囊的主要成分明胶原料来源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查找明胶原料中的固有基因的特征部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扩增。该分析方法跟以往的只能辨别牛皮和猪皮的方法相比其灵敏度和准确度得到了提高,能辨别鱼类和植物性原料。

  • 标签: 原料来源 分析判定 明胶 基因 开发 韩国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9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核酸(DNA和RNA)快速扩增技术,使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速度大大加快,可在3分钟内将基因组片段扩增10亿倍,迅速识别出病原菌。疾病快速诊断有望很快成为现实。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分析师》杂志上。

  • 标签: 基因组片段 聚合酶链式反应 时间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物理学家
  • 简介:壳聚糖酶是制备低聚壳聚糖的关键酶。本研究对已报道可培养微生物的壳聚糖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筛选出海洋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中的新假定壳聚糖酶。应用结构模建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假定壳聚糖酶的催化机制。结果表明:1)已报道的214个已知壳聚糖酶主要分布在GH46(201),GH8(7),GH75(3),GH5(2)和GH3(1)家族。氨基酸长度、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集中于200-400aa,20-40ku和4.0-7.0;2)从海洋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中共获得237个假定壳聚糖酶,分布在GH8(13),GH46(27),GH5(85),GH3(100),GH18(3),GH25(2),GH10(1),GH30(1),GH35(2),GH42(1),GH77(1),GH16(1)家族。这些新酶序列与已知壳聚糖酶相似度低,其一级结构关键区域保守,结构域、氨基酸长度、分子质量和等电点与已知壳聚糖酶相似;3)应用I-TASSER对来源于4个不同家族的蛋白序列进行结构模建,发现与已知壳聚糖酶的结构相似,用autodock与壳寡糖进行分子对接,从理论上验证了海洋宏基因组新壳聚糖酶的功能。

  • 标签: 宏基因组 壳聚糖酶 海洋 结构域 预测
  • 简介:科技日报北京9月7日电,据中国水稻研究所最新消息,该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合作,从浙江地方大粒品种“宝大粒”中成功分离并克隆了一个能够显着提高超级稻产量的重要基因GS2。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知名的《分子植物》杂志。

  • 标签: 超级稻 新基因 中国水稻研究所 大粒品种 生物研究所 种质创新
  • 简介:据《中外食品·食品技术》刊文报道,当前,转基因作物存在许多争议,最主要集中于安全性方面。多数消费者不清楚真正的转基因作物/食品是什么,而有时社会主流媒体又给予消费者某些不科学的信息,使得消费者往往将转基因作物/食品与其他一些被舆论界正确或错误批评的食品,如反式脂肪、人工色素、防腐剂等联系在了一起。事实上,转基因作物仅仅只是通过引入特殊的DNA片段来赋予作物获得一些原来不可能具备的特征。而通过转基因技术,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作物 DNA片段 转基因技术 消费者 食品技术
  • 简介: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从泡菜中分离乳酸菌,初筛到11株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经黏度及EPS产量测定,复筛出1株高产EPS的乳酸菌,其产量为771.97μg/mL。采用CTAB法提取该菌株基因组,测定其16SrRNA序列,在NCBI上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初步确定该菌株为干酪乳杆菌ZJ-4(LactobacilluscaseiZJ-4)。以该菌株基因组为模板,参照干酪乳杆菌BL23(HM162415)的galU序列设计引物。采用Touch-downPCR扩增得到大约900bp的galU序列,经TA克隆、测序,与干酪乳杆菌BL23(HM162415)的galU序列同源率为98%,表明克隆正确。

  • 标签: 干酪乳杆菌 胞外多糖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降落PCR
  • 简介:中国白酒黄金十年,最大的特征是中国名酒快速崛起:中国名酒在规模上出现了5家销售规模超百亿企业,在结构上实现了千元价格带规模化突破,在市场上形成了全国化市场格局,在消费上构建了稳定的消费者价值认知。作为处在中国名酒阵营的一分子.湖南武陵酒大步走上了崛起之路。

  • 标签: 中国名酒 武陵酒 湖南 基因 市场格局 中国白酒
  • 简介:棉花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生长中的癌症,棉花患此病必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在防治棉花黄萎病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26日在《自然一植物》杂志在线发表。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郭惠珊团队,通过8年努力,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黄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并利用RANi干扰技术,培育出防治棉花(陆地棉)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系。

  • 标签: 抗黄萎病 调控技术 基因 棉花黄萎病 棉花生长 致病机理
  • 简介:荷兰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甜菜中的蔗糖分子转变为果聚糖分子,从而培育出了可生产低热量糖的转基因甜菜。这种甜菜有望为廉价大量生产果聚糖提供方便。据介绍,果聚糖是由果糖形成的聚合物链,不容易被人体内的酶所消化。现在,生产商主要是利用生化技术合成果聚糖或者从菊黄、洋姜之类的植物中分离果聚糖。由于生产成本较昂贵,

  • 标签: 荷兰 基因工程技术 甜菜 低热量糖 转基因
  • 简介:近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福建农林大学明瑞光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菠萝基因组与景天酸代谢光合作用的演化",该研究首次破译了菠萝基因组。该项研究首次鉴定出菠萝基因组中所有参与景天酸代谢途径的基因;首次阐明了景天酸光合作用基因是通过改变调控序列演化而来,并且受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

  • 标签: 景天酸代谢途径 福建农林大学 昼夜节律 自然遗传学 瑞光 调控序列
  • 简介:中国科学报讯胡萝卜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在线发表在《自然一遗传学》的一篇论文中,这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蔬菜基因组测序结果之一。胡萝卜的基因组序列阐明了它的演化起源,还解释了它独特的橙色与其营养价值的由来。

  • 标签: 基因组序列 胡萝卜 科学家 基因组测序 营养价值 遗传学
  • 简介:巴西农研所对咖啡基因重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已完全弄清咖啡基因排列图,确认大部分的遗传基因的组成。研究课题的完成,使人为改变咖啡质量和增加生产力成为现实。科研人员认为,科研项目的成功,可以改变咖啡的价格、成本、质量和生产力,如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控制生产,生产强香味、不含咖啡因的产品。确认咖啡的遗传图后,

  • 标签: 巴西农研所 咖啡豆 基因组图谱 遗传基因
  • 简介:一项来自莫麦尔化学感官中心和QIMR贝格霍费尔学会的最新研究表明一组基因能够影响一个人对甜味的感知,而不论这种甜味是因为天然的糖或者无热量糖的替代品产生的。在这项发表在《TwinResearchandHumanGenetics》的研究表明,研究者测试了243对同卵双胞胎和452对异卵双胞胎以及511对非双胞胎。

  • 标签: 甜味 基因 感受 HUMAN 双胞胎 TWIN
  • 简介:木糖还原酶是酵母代谢木糖发酵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已报道的木糖还原酶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从休哈塔假丝酵母中克隆得到1110bp大小的片段。将木糖还原酶基因亚克隆到酿酒酵母的整合表达载体p406ADH1中,醋酸锂转化法将线性化重组质粒pYX-AK-xyl1转化到酿酒酵母W5,对阳性转化子进行酶活测定,结果表明,以辅酶DANH和NADPH为底物诱导,转化子均表现出活性,酶活分别为6.513U/mg和7.080U/mg,是受体菌W5酶活的1.4倍(NADH)和1.3倍(NADPH),其酶活比为0.919。

  • 标签: 休哈塔假丝酵母 木糖还原酶 重组酿酒酵母
  • 简介:酒酒球菌是与葡萄酒相关的乳酸菌,具有糖苷酶活性,能够通过水解葡萄衍生的芳香化合物前体以增强葡萄酒香气。采用PCR法从酒酒球菌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一个磷酸-β-葡萄糖苷酶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443bp,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酒酒球菌PSU-1的磷酸-β-葡萄糖苷酶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质量为55164.4u;理论等电点为6.14,疏水性较弱;无信号肽,无跨膜区,为可溶性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属于糖苷酶家族1,bglB超家族。对酒酒球菌bgl-2基因的克隆与分析,为进一步探究β-葡萄糖苷在酒酒球菌细胞内的代谢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酒酒球菌 磷酸-β-葡萄糖苷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简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发现,转基因技术可使作物产生大量的DHAR酶,从而显著提高玉米等谷物中所含维生素C的水平。这一成果为改善某些日常作物的营养保健价值提供了新的手段。在作物中,维生素C的再循环主要受到名为DHAR的酶控制,这种酶可使作物中维生素C得到重复利用,缺少这种酶会使作物中的维生素C很快流失。科研人员由此推测,

  • 标签: 美国 基因技术 谷物 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