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试验,验证了乙酰丙酮比色法(不用蒸馏)测定残留甲醛的有效性,并对麦汁,清酒,成品酒进行分析,了解甲醛在酿造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 标签: 啤酒 甲醛 测定 乙酰丙酮比色法 麦汁 清酒
  • 简介:甲醛作为一种食品加工助剂,添加于糖化醪液中,能显著去除麦汁中的多酚物质,降低麦汁的色度,促进蛋白质的絮凝沉淀,明显改善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但是,甲醛在去除多酚物质的过程中,同时也除去了对啤酒口味协调性有利的小分子多酚物质,使多酚聚合指数升高,对酒体的风味稳定性造成影响。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纷纷寻找新的途径替代甲醛,我公司也组织了高速澄清剂VA、VB替代甲醛酿造啤酒的实验。

  • 标签: 啤酒口味 澄清剂 甲醛 酿造 多酚物质 试验
  • 简介:有关啤酒中微量甲醛测定方法的研究,我们已在前文中作了介绍[1].在该工作中,我们利用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甲醛有特异性好、受其它醛类干扰少的特点,建立了样品不经蒸馏处理即可直接测定啤酒中甲醛含量的比色法,并采用这一方法测定了26种国内及国外品牌啤酒中的甲醛含量.为了解其它酒类及饮料中的甲醛含量,另外选了各4种有代表性的白酒和果汁饮料按同法测定了甲醛含量,测定结果详见该文.本文侧重介绍的是天然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概况,啤酒中甲醛含量测定结果的数值比较,以及从食品安全考虑如何看待以甲醛作加工助剂的问题.

  • 标签: 中甲醛 啤酒中 引发思考
  • 简介:利用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甲醛有特异性好、其它醛类干扰少的特点,建立了无须蒸馏处理即可直接准确测定啤酒中甲醛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84~120%.

  • 标签: 甲醛 啤酒 乙酰丙酮比色法
  • 简介:将来自嗜酸乳杆菌K1的胞外阿魏酸酯酶应用于糖化过程,以释放游离酚酸进入到麦汁中.该酶在生物反应器中制成,并部分纯化从而获得单酶.在52℃时,游离阿魏酸和香草酸释放到麦汁中(糖化醪中酶的用量为4.09-14.60U/L),在62℃能检测到阿魏酸(酶的添加量为14.60个单位/L).在26℃时,酶的任一浓度都能使游离P-羟基安息香酸和丁香酸得到有效释放;在52-74℃,游离的P-羟基安息香酸也能释放(酶使用量为14.60U/L);在26-52℃时,游离儿茶酸也能被酶制剂(酶用量为8.75U/L和14.60U/L)有效水解;起源于绿原酸的游离咖啡酸在26-62℃也能有效释放.在糖化过程中,虽有细菌酯酶的活性,但没有P-香豆酸释放出来.而由于其较低的热稳定性,在62℃或74℃时,嗜酸乳杆菌K1的阿魏酸酯酶不能释放酚酸.综上所述,嗜酸乳杆菌K1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生阿魏酸酯酶的来源物质,在糖化初期可用于抗氧化酚酸的释放.

  • 标签: 抗氧化剂 细菌 阿魏酸 阿魏酸酯酶 乳酸糖化 嗜酸乳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