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AS-AQ稻草浆通过酸预处理后,借助H2O2强化的氧碱漂白及过氧化氢补充漂白.结果表明,稻草浆(未漂浆白度为42.8%ISO,卡伯值为8.2,粘度为913mL/g)经过一段强化氧漂(用碱量5%、氧压0.6MPa、H2O2用量0.5%、温度100℃、保温时间80min)之后,其白度达到67.0%ISO,粘度为841mL/g,卡伯值为3.1,适合进行下段漂白.过氧化氢补充漂白(NaOH用量0.3%、温度70℃、保温时间80min、H2O2用量3.0%、浆浓10%,DTPA用量0.05%,MgSO4用量0.05%)后,白度达到73.4%ISO,粘度为823mL/g,卡伯值为2.2,且白度稳定性较好.

  • 标签: AS-AQ稻草浆 全无氯漂白 酸预处理 强化氧漂 制浆 造纸
  • 简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其化学键结合机理.在两相界面内,羧化聚醚会同时与纤维和聚酰胺树脂发生化学键和氢键结合,起着偶联作用,从而提高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达到复合材料增强的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羧化聚醚进行界面改性处理的纤维与聚酰胺树脂共混复合材料在低温脆断后,纤维外形不清晰,界面较模糊,纤维与聚酰胺树脂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界面粘合作用.

  • 标签: 竹纤维 聚酰胺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 简介:对APMP废液的主要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将APMP废液与不同类型PAM(高分子质量PAM、低分子质量PAM、两性交联型PAM)和Al2(SO4)3按照一定比例复配,以替代部分淀粉用于瓦楞原纸表面施胶。同时,探讨了不同类型PAM及其用量对瓦楞原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表面施胶剂对瓦楞纸强度性能的提高最显著,且Cobb30值最低。

  • 标签: APMP废液 聚丙烯酰胺 表面施胶 淀粉 瓦楞原纸
  • 简介:以4(NH)2S2O8和NaHSO3作为引发剂,研究了芦苇乙醇木质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中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引发剂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条件为:丙烯酰胺单体与乙醇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1,引发剂用量为50mmol/L,引发剂(NH4)2S2O8与NaHSO3的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最优条件下产物产率达到95%,接枝效率为90%。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产物中存在接枝共聚物,并且主要以醚键连接。

  • 标签: 木质素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溶剂木质素 乙醇
  • 简介:以硫酸铵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研究了硫酸铵用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聚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分散聚合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水包水乳液 硫酸铵
  • 简介:将水溶液共聚法合成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用于漂白麦草浆的助留助滤实验,探讨了浆料pH值、温度、打浆度等因素对其助留助滤效果的影响,并与进口CPAM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自行研制的CPAM能显著提高浆料中填料的留着率并改善浆料的滤水性能.

  • 标签: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漂白麦草浆 助留助滤 造纸 CPAM 留着率
  • 简介: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丙烯酰胺为单体,在不加任何引发剂的情况下,用微波辐射代替常规的加热方式,在均相条件下快速合成了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影响接枝效果的各种因素(单体及交联剂的用量,微波强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其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微波辐射,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1min便可完成接枝反应,与常规加热时间(0.5-5h)相比,该方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此外,还探讨了微波下纤维素接枝共聚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标签: 纤维素 微波 离子液体 接枝共聚
  • 简介:研究了新型结构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增强、助留助滤作用.结果表明,其对各种废纸浆及非木材纸浆均具有良好的增强、助留助滤效果外,不仅能与硫酸铝复配使用,更适合中性抄纸的要求.两性聚丙烯酰胺除了具有良好的增强、助留助滤效果,还具有很好的辅助施胶效果,用量为0.2%时,可使纸浆施胶度提高50%以上.

  • 标签: 两性聚丙烯酰胺 增强剂 助留助滤剂 纸浆 性能 造纸
  • 简介:利用超声波协同光催化氧化技术对含酚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超声波协同光催化处理4-酚的降解过程以及有机的脱除过程,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超声波与光催化协同作用的影响,分析了超声波对光催化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体系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加和4-酚浓度的下降具有很好的同步性,有机的脱除效果明显;溶解氧浓度、TiO2浓度和初始4-酚浓度对超声波协同光催化降解4-酚作用明显。

  • 标签: 超声波-光催化氧化 氯酚 二氧化钛
  • 简介:硫酸盐苇浆或经氧脱木素的硫酸盐苇浆用木聚糖酶Irgazyme40-X4进行预处理,然后用过氧化氢漂白。实验结果表明,用木聚糖酸预处理可以改善纸浆的漂白性能,提高白度,降低卡伯值。采用OXAPDTMPA漂白流程,仅用1%H2O2,白度达68.7%~72.2%SBD;用2%H2O2,白度可达75.3%~77.6%SBD,并有较好的强度性质。

  • 标签: 硫酸盐苇浆 氧脱木素 木聚糖酶 过氧化氢漂白
  • 简介:对采自杭州小和山的毛竹的化学成分和纸浆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桉木、杉木和洋麻韧皮的蒸煮及漂白特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毛竹的木素含量与桉木相似,而木糖含量则高于洋麻韧皮和桉木。毛竹硫酸盐蒸煮脱木素速率与桉木相似,快于洋麻韧皮,但纸浆得率相比较低。在卡伯值为20左右时,毛竹纸浆得率与杉木相近。毛竹未漂浆的白度高于桉木和洋麻韧皮,己烯糖醛酸(HexA)的含量低。毛竹浆氧脱木素后白度高于桉木浆和洋麻韧皮浆。

  • 标签: 毛竹 浆得率 木素 全无氯漂白
  • 简介:对桂术预水解硫酸盐浆无元素漂白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与少漂白方法比较。结果表明,Kappa值为12.2的未漂浆,用0-D1-E-D2-A漂序,漂白浆的白度达到93.1%SBD;当用0-Dl-E-H-D2-A漂序时,浆的粘度低,废水BOD5和CODcr含量升高1Kappa值为7.4的来漂浆用D1-E-D2-A漂序,可以把浆漂至90.6%SBD的白度。

  • 标签: 硫酸盐浆 桉木 少氯漂白 漂白浆 白度 KAPPA值
  • 简介:以厌氧污泥为种泥,在微磁场、低溶解氧条件下,梯度式加入五酚(PCP)驯化污泥,并以不加磁粉的反应器作为对照,考察驯化过程微氧磁性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值)及絮凝性能。在整个驯化过程中,有磁粉反应器中微氧活性污泥紧实,絮体较大,MLSS高于无磁粉反应器的,在PCP浓度低于20mg/L时,SVI值始终保持在45-55mL/g,沉降性能良好;而无磁粉反应器中污泥松散,SVI值较高。对污泥胞外多聚物(ECPs)总量、蛋白质与多糖比值的测定结果表明,磁粉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絮凝性能。

  • 标签: 五氯酚 微氧 活性污泥 磁粉 理化特性
  • 简介:进行了硫酸盐法蔗渣浆低ClO2用量的DQP漂白研究,并与常规CEH漂白结果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蔗渣浆经DQP流程漂白,当有效用量为1.0%(折合ClO2用量为0.38%),H2O2用量为2.0%时,在优化条件下可达到83%ISO以上的白度.与CEH漂白浆相比,DQP漂白浆的白度稳定性较好,粘度和强度较高,DQP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低于CEH漂白废水.

  • 标签: CEH漂白 硫酸盐法 蔗渣浆 氯漂 漂白浆 H2O2用量
  • 简介:介绍了ClO2脱木素和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及其中间产物(包括亚氯酸盐、氯酸盐、次氯酸、一氧化自由基等),并对中间产物的生成、转化及其对ClO2漂白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归纳,结合ClO2漂白工艺及ECF漂白流程优化方面的进展,揭示了反应机理对工艺优化的指导作用,旨在为进一步提高ClO2漂白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二氧化氯 脱木素化学 漂白 中间反应
  • 简介:研究了白腐菌对草类亚硫酸盐浆CEH漂白废水的处理,并进一步探讨了白腐菌对废水中污染物质的纯底物的降解情况。研究表明:(1)白腐菌处理效果与漂白废水的DH值有关;(2)白腐菌处理后的漂白废水再经化学处理.可提高处理后废水排放等级标准;(3)白腐茸对漂白废水中重要污染物质——代酚类化合物的降解能力与原子的取代位置、取代数量有关。

  • 标签: 漂白废水 白腐菌 氯代酚 降解能力 污染物质 废水排放
  • 简介: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表明:苇浆CEH漂白的氯化段和碱处理段废液中均含有代酚和代愈创木酚,氯化段废液中的代酚相对含量高于代愈创木酚,碱处理段废液中两类代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接近。次氯酸盐漂白段废液中的代酚类化合物含量极少。经过载体吸附法固定的白腐菌处理之后,苇浆CEH漂白混合废液中的代酚类化合物含量大为降低。

  • 标签: 白腐菌 漂白废液 氯代酚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简介: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表明:苇辈CEH漂白的氯化段和碱处理段废液中均含有代酚和代愈创木酚,氯化段废液中的代酚相对含量高于代愈创木酚,碱处理段废液中两类代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接近。次氯酸盐漂白段废液中的代酚类化合物含量极少。经过载体吸附法固定的白腐菌处理之后,苇辈CEH漂白混合废液中的代酚类化合物含量大为降低。

  • 标签: 氯代酚 废液 白腐菌 酚类化合物 吸附法 碱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