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果洛气象给了我难忘的、最美的画卷,我奉献给了它诚挚的情感和诗的激情。前辈的谆谆教诲和无私无畏,战友的亲如兄弟与同甘共苦,新一代的开拓进取和激情飞越,这些美丽而亲切的形象,永远刻录在我的记忆中。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这些往事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现将书之,以为纪念和颂扬。

  • 标签: 南希牧 果洛草原 草原南希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林业保护,封山禁是林业保护的重要举措,可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进而推动林业生产可持续化发展。就目前而言封山禁在实施过程中依然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此项工作开展成效低于预期,本文就封山禁现存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效优化策略,以期能提供基础参考。

  • 标签: 封山禁牧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阐述了云南降雪形成的山地环境因子.同时运用统计方法对云南1980-2000年降雪的时间与地域空间的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初步把云南降雪区域划分为滇西北高山常年-长期降雪区、滇中-滇东北山原季节降雪区、滇西-滇东南山地少降雪区和滇南-滇西南无降雪区.

  • 标签: 降雪 环境特征 时空变化 云南省
  • 简介:摘 要:楚雄龙岗金矿龙岗金矿矿体均产于中生界上三叠统云南驿组第二段二亚段钙质粉砂岩的构造角砾岩中,金矿体主要受近南北向F3含矿破碎带控矿,断层倾角变化较大,断层性质表现为正-逆断层均有;矿化蚀变与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密切相关。赋矿岩石为角砾状硅化、褐铁矿化钙质粉砂岩和硅化、褐铁矿化砂岩角砾岩等。

  • 标签: 楚雄龙岗金矿 中生界上三叠统云南驿组 赋矿岩石
  • 简介:针对2009年9月5日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常镇上岗查村一次雷击灾害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雷电天气是在高纬度低槽与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下,冷空气下滑造成的。过程期间地面有风的辐合存在,卫星云图上有对流云系发展东移。同时分析发现动力条件、能量条件和水汽条件都有利于雷电天气的产生,同时提出了预防建议。

  • 标签: 贵德县 雷电 成因分析
  • 作者: 冯杨
  • 学科: 天文地球 > 工程地质学
  • 创建时间:2019-11-11
  • 出处:《工程管理前沿》 2019年第17期
  • 机构: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我国目前建筑模式的发展趋势,是“十三五”期间建筑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装配建筑由于其结构存在大量的内外墙节点,因此其外墙的防水密封是一个难点。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装配式建筑防水的设计理念,探讨了装配式建筑外墙拼接缝隙的密封做法。
  • 简介:为进行强震的年度预测,采取年变化率做为水位变化参量,大于或小于一定的年变化率值即为强震异常。在研究多年的强震前地下水位异常震例的基础上,在云南3个地震区分别确定了指标观测井及其强震的预测指标:丽江地震区选择丽江井,水位异常判定指标为年变化率R临≤-1.10;楚雄地震区为大姚井,指标是R临≥0.03;滇西南地震区为双江井,指标是R临≤-0.30。分区建立的预测指标对于强震的时空强三要素可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测。这些研究结果可在今后的预测实践中检验与修正。

  • 标签: 年度预测 地下水位 年变化率 指标观测井 强震预测指标
  • 简介:防震减灾作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新时期防震减灾科普现场工作的新要求,通过调研州(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给出一些建议。

  • 标签: 防震减灾 科普宣传 云南
  • 简介:摘要矿产资源指的是所有埋藏在地下的各种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和岩石资源。磷矿是众多矿产资源中的一种,磷矿指的是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磷矿在化工矿物中是一种重要的原料。云南省所蕴藏的磷矿资源以及磷矿的质量都位列我国首位。文章首先分析了磷矿的形成原因,然后对云南省的磷矿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磷矿现状提出了磷矿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 标签: 磷矿 云南省 可持续利用
  • 简介:本文根据地震现场的考查情况,介绍了2006年7月22日云南盐津5.1级地震的灾害概况,归纳和分析了灾区生土墙结构、石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木构架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我国村镇房屋的防震减灾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 标签: 盐津地震 房屋震害 震害特征 抗震
  • 简介: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是各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成以来在全国历次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本文基于现有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以云南为例,开展了针对评估功能构架和数据传递流程的研究,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探索能够优化现有系统评估效率的方法,提升了评估产品的产出速度,并通过模拟震例进行技术验证。

  • 标签: 评估系统 算法 速度 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3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通知(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文件中提出了可研报告编制过程中应以“三大目标、七个维度”为核心内容进行研究。其中,七个维度包含了运营有效性。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外省水运运营方案、云南水运项目情况以及云南水运项目运营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云南省内非经营性水运项目、盈利性水运项目和公私合作模式等关键内容。这些方案将为云南水运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以促进云南水运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云南 水运项目 公益性项目
  • 简介:通过对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害开展实地调查,对灾区破坏情况进行总体介绍,并就各烈度区特征和建筑物震害、地震地质灾害、工程结构震害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本次地震的一些震害特点.一是灾区人口密度大,人员死亡较集中.人员死亡主要集中在Ⅷ和Ⅸ度区.二是地震振动强,灾区破坏严重.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2km,极震区烈度高达Ⅸ度,震源破裂在11s内集中释放.三是抗震能力弱,房屋破坏严重.灾区属国家级贫困区,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弱,且多数民房坐落在河谷陡坡上,边坡效应加重房屋震害,重灾区砖木和土木房屋成片损毁、倒塌.四是灾区条件恶劣,救灾难度大.震区活动断裂密集发育、地质破碎疏松、地形崎岖不平,又恰值雨季,诱发极其严重次生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造成灾区大面积交通、通信、电力中断,救援物资与救援力量无法及时发挥作用.

  • 标签: 地震现场 云南鲁甸地震 地震灾害 烈度 震害特点
  • 简介: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技术探测了云南玉溪盆地的电性结构及可能的断裂构造分布。在与地质构造近垂直的方向,布设了两条测线进行大地电磁观测,应用Rebocc二维反演方法获得了玉溪盆地两条测线的视电阻率剖面。结果显示,低阻体厚度的变化趋势与盆地第四系沉积层平均厚度的变化类似,在盆地西侧,厚度较深,高阻和低阻界面变化较陡。自西向东,低阻体厚度逐渐减小,高低阻界面变化趋势趋缓。总体来说,低阻体厚度比已有资料给出的沉积层厚度要深,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盆地沉积层厚度在不同的区域变化较大,另一方面也可能和沉积层下的岩层富含水资源有关。

  • 标签: 玉溪盆地 MT测深 电性结构
  • 简介:通过云南M≥7.6级地震震亡分布的统计,研究大地震的伤亡分布规律,寻找影响伤亡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震亡人数主要分布在Ⅷ度以上烈度区,这一区域的震亡人数占震亡总数的94%以上,其中极震区占到70%以上。调查分析认为:在震级相近的情况下,震区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是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房屋、人口密度、发震时间是震亡人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未来的大地震中,人口密度大的断裂带及其附近是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的重点区域,在断裂带及其附近盆地内的震亡人数比非盆地震亡人数多,要投入更多的救援和医疗救护力量。

  • 标签: 云南M≥7.6级地震 震亡人数分布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