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1项目背景及出访任务根据天津市气候中心参与的欧盟人才项目合作协议之国际科研人才交流计划(FP7-PEOPLE-2013-IRSES)的有关工作安排,天津市气象局气候中心黎贞发、王铁、李春、薛庆禹4人于2017年3月7日至4月21日赴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进行了为期46天的学术交流

  • 标签: 学术交流 合作项目 欧盟 欧洲 人才交流 合作协议
  • 简介:2017年3月1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强风暴实验室(NSSL)戚友存博士访问气科院,并做了题为“多雷达多传感器系统(MRMS)的定量降水估测性能”的报告.戚博士介绍了美国多雷达多传感器系统(MRMS)在降水估测方面的应用、数据的质量控制、回波处理、降水区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报告会由梁旭东研究员主持.

  • 标签: 多传感器系统 交流 合作 降水估测 质量控制 回波处理
  • 简介:为拓展中国和埃及两国气象卫星遥感领域合作,探讨卫星气象数据处,理方法,应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国家遥感空间科学局(NARSS)邀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王富于2017年7月11-16日对埃及进行了短期访问和交流,就埃及卫星数据接收应用、气象卫星数据应用和气象数据处理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 标签: 埃及 交流 气象卫星遥感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气象数据处理 数据应用
  • 简介:1概况为了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英国际合作项目“基于高分雷达遥感和快中子水分传感技术发展近实时高时空分辨率区域土壤湿度监测方法”(以下简称“中英土壤湿度项目”)的研究,2017年6月18~27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房世波、马玉平、谭凯炎、赵俊芳、朱永超,以及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张雪芬和吴东丽、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杜军赴英国访问,并参加中英研究团队依据项目计划举办的中英牛顿农业科技联合基金土壤水分监测项目交流会。

  • 标签: 基金项目 交流会 英国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土壤水分监测
  • 简介:1概况2017年6月13-20日,以王梅华副院长为团长的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代表团行4人赴俄罗斯访问交流,并参加“现代水文气象教育——应对21世纪挑战”国际会议。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国际会议 俄罗斯 教育培训 交流 干部培训
  • 简介:1概况2017年4月12—13日,第7次中意业务化海洋学及南欧海域和东南中国海气候变化交流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由意大利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MCC)主办,来自中意双方共2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气候变化 南中国海 交流会 海洋学 业务化 海域
  • 简介:黄以周与俞樾同为晚清经学大师,两人的交往缘于1864年时任浙江学政的吴存义的推介。此后两人多有书信往来,至今能收辑到的尚有五通,其中黄以周致俞樾的有二通,俞樾致黄以周的有三通。这些往来函札重点在交流切磋礼学观点,这些交流既反映了两人学术观点的异同,也显示了黄以周本人学术观点和思想的演变,另外也透露了当时学界、政界、教育界等诸多层面丰富的信息。

  • 标签: 黄以周 俞樾 吴存义 函札 笺证
  • 简介: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13年4月29日西昌次降雹过程进行催化数值模拟,根据碘化银的催化时间、催化高度、催化用量和催化方式开展系列防雹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催化时间、催化剂量、催化位置及催化方式,可以达到最佳防雹效果;通过对催化例和未催化例的冰雹形成机制对比分析得出,在播撒碘化银后,激发了"有利竞争",雹块不能长大;霰胚的减少及冰雹碰并云水的减少,导致降雹减少。

  • 标签: 人工防雹 AG I 催化试验 数值模拟
  • 简介:研究利用环境噪声进行水深探测的种被动测深的方法.基于阵列信号处理,应用时域格林函数恢复原理,获取被动接收阵中接收信号所隐藏的时延信息,探索利用垂直海底传播的海洋环境噪声可实现水深探测的原理,建立了基于二元垂直阵的被动测深数学模型,分析了水听器接收到的环境噪声直达波及海底反射信号的时延与水听器阵列尺寸及海底深度间的数学关系,推导了深度解算理论公式.计算机仿真及水池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被动水深探测提供了种新的技术途径.

  • 标签: 被动测深 环境噪声 时域互相关 二元垂直阵 格林函数
  • 简介:利用多普勒雷达和4DVAR反演的0.5-5.0km中低层风场资料及地面、高空、区域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对2016年6月8日秦皇岛地区次致灾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风暴的生成和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讨了多单体风暴的短临预警.结果表明: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条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地面辐合线和露点锋是秦皇岛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区域自动气象站风场和温度的突变对风暴单体的出流阵风锋具有指示作用.当风暴加强为超级单体并与阵风锋接近时,在超级单体的中低层(0.5-5.0km),出流与入流形成的辐合上升运动位于回波强度为15-30dBz的边缘区域,而低层较强回波区域多为下沉气流,上升和下沉运动的分离确保了超级单体可以维持长时间的发展,出现传播运动;出流阵风锋远离成熟风暴单体后侧,在其后侧约15.0-20.0km处触发生成新的对流单体,导致对流系统的后向传播运动.通过传播运动矢量方向的估算可以提前预判风暴单体的发展区域,预警时效可以提前30min,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密度持续大于4g·m-3对2-5cm大冰雹的预报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 标签: 4DVAR 超级单体 阵风锋 后向传播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密度
  • 简介:在气象资料应用中,常常需用到等值线的绘制,本文提出了种基于小网格重心生成矩形网格等值线的算法。该算法通过设计搜索追踪顺序,引入重心点分析每个网格,合理避免了传统等值线追踪算法起始点选取困难、网格出口边判断复杂的问题,不仅可确保等值线的唯性,而且更真实地反应等值线整体逐渐变化的特征,此外,每条等值线增加的等值点可为后续光滑提供更多的控制点。最后通过示例说明了本文的算法的可行性,可扩展性,能在气象的雷达、数值预报、站点数据等中应用。

  • 标签: 等值线 网格数据 重心追踪
  • 简介:利用内蒙古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降水监测资料,对2012年7月20-21日河套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贝加尔湖冷涡、低空切变线及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形成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异常偏西偏北,其外围偏南气流为河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送;高空急流的加强东移为地面倒槽加强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副热带高压特征线与500hPa槽线、低空切变线的位置关系与暴雨开始、结束时间的关系密切,而雨带的分布则与切变线及低空最大风速带之间关系密切.

  • 标签: 副热带高压 高低空耦合 上升运动 暴雨
  • 简介:利用MICAPS常规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6县1市气象站及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5年12月11—13日阿勒泰地区发生的次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天气形势的演变过程为乌拉尔大槽与低纬小槽叠加东移,使地面强大的高压进入阿勒泰地区,从而导致阿勒泰地区出现大范围强寒潮天气过程。造成此次大幅度降温的主要原因为前期气温高,高空冷平流强度大,地面辐射降温强等。地形对降温也有定加强作用,而天气现象则对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有定影响。

  • 标签: 阿勒泰地区 强寒潮 欧洲脊 乌拉尔槽 冷平流 辐射降温
  • 简介: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实时探空观测资料及NCEP/NCAR(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ationalCenterforAtmosphericResearch)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23—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库尔勒地区次罕见的短时强降水过程主要的环流系统、水汽输送、动力及湿位涡与垂直螺旋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发生在东部型南亚高压显著增强和西西伯利亚至巴尔喀什湖的长波槽缓慢东移的环流背景下,低层风向风速迅速辐合为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水汽和动力条件。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水汽来源主要包括3个部分:乌拉尔山脊前偏北风引导冷空气南下与西风气流汇合于南疆西部地区的西路水汽输送、青藏高原西南侧低涡前部西南气流引导的西南路水汽输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引导的偏南水汽输送,其中9426%的水汽来源于偏西与偏南气流。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前期,暴雨区上空左右两侧形成的中尺度环流圈是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的主要动力机制;垂直螺旋度的发展演变与强降水密切联系,当高层负的垂直螺旋度与低层正的垂直螺旋度配置耦合时,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发生。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在θse线密集且陡立的区域内,高层高值MPV1的下传触发了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促进了强降水的产生。

  • 标签: 水汽输送 动力机制 湿位涡 倾斜涡度 垂直螺旋度
  • 简介:为了满足社会精细化预报服务需求,提升陕西气象预报预测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开发设计了陕西现代气象体化格点预报平台。平台由格点预报基础数据环境,智能编辑系统、智能解析应用系统、预报效果评估系统、气象监测分析系统、综合总控系统等五个子系统及系统配置、系统帮助两个模块组成,为省市县三级业务单位开展精细化预报提供重要支撑。

  • 标签: 格点预报 一体化平台 简介
  • 简介:传统卫星测高数据处理中共线平差的精度极大影响最终解算结果,针对经初步处理后卫星测高数据仍可能存在粗差的问题,提出种融合抗差的共线秩亏平差算法.该算法结合传统共线平差及抗差估计的优点,保留了秩亏自由网平差不需要基准控制点的优良性质,并有效地剔除秩亏自由网中存在的粗差,实现更高精度的解算结果.实验表明,相比较传统共线秩亏平差算法而言,提出的算法解算结果精度更高.

  • 标签: 卫星测高 共线平差 秩亏 抗差估计 数据处理
  • 简介:根据业务需求,设计了种自动气象站综合测试系统,基本上能满足自动气象站设备维修、维护实际业务中的测试需求。其能够满足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的在线测试;自动气象站设备备件离线检查;采集器、智能传感器性能测试;自动气象站设备线路板级维修辅助测试;地面探测设备维护、维修培训;配备高精度传感器可以进行现场比对校验及作为应急气象站等。文章从该新型测试仪器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功能特点,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叙述。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测试技术 仪器 测试仪
  • 简介:县区级数字城市在建设时通常存在市县数据不同构、资源无法深入共享、运维力量分散等问题。为合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建设数字城市市县体化模式,即“数据共建、软件共用、平台共享、维护共担”,并将其应用到常州市及县级数字城市建设,实现对常州市及其市辖县的体化设计、体化建设、体化服务运营,最终提高市县平台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为市县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高效运维等提供坚实基础。

  • 标签: 市县一体化 地理空间框架 数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