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美国研究人员11月13日发表的一项报告,随着地球变得更热,闪电活动也更加频繁。全球气温每上升1oC,仅仅美国的闪电事件就将增加约12%。众所周知,夏天的雷电活动比冬天更频繁,但气温对闪电的影响却一直难以量化。

  • 标签: 闪电活动 全球变暖 全球气温 研究人员 雷电活动 美国
  • 简介:“三维闪电探测系统研制”是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其目标是开发完整的三维全闪(云闪、地闪、云内特殊放电事件)探测和定位系统。采用闪电VLF/LF和VHF辐射信号同步联合分析的方式,采用时差定位技术,利用闪电波形匹配、脉冲匹配、时域相关和频谱分析等方法,实现对闪电辐射事件的三维探测。2007年主要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闪电探测 三维探测 定位系统 辐射事件 技术开发 波形匹配
  • 简介:闪电与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量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本文对1999年~2001年青海省海东及黄南地区12个站点(廿里铺、平安、乐都、互助、大通、民和、尖扎、湟中、湟源、同仁、化隆、循化)的雷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分析闪电与之所对应的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对于闪电发生位置的对流性降水的空间分布,并利用闪电定位仪来估算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量。

  • 标签: 闪电 对流性天气 降水 雷暴
  • 简介:1前言闪电与强对流、强降水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雷电的探测一直是传统的地面观测项目,然而由于此项记录的主观成份大、受测站环境、天空状况影响严重,探测范围小、时效短,仅能在08、14时天气图上反应出来,供分析参考,得不到充分的应用,1996年下半年,由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合作,

  • 标签: 闪电定位仪 统计特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技大学 探测范围 降水关系
  • 简介:摘要 伴随城市建设日益迅猛化发展,更多新建商业中心以及居民住宅等建筑均依照要求设相应防空地下室,故部分结构工程专业设计师更为重视防空地下室总体结构设计,尤其是严格依照防护设计相关要求,积极落实防空地下室总体结构设计以及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防护设计相关要求下防空地下室总体结构设计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期望可以为后续更多设计工作者和研究学者对此类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参考。

  • 标签: 地下室 防空 防护设计 结构设计
  • 简介:利用卫星携带的闪电探测系统所获取的11年(1995年5月至2006年4月)闪电资料,对全球闪电活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闪电频数约为46.2fls–1(fl为flash简写,表征闪电发生的次数),在30°S~30°N闪电数占全球闪电总数的78.1%,陆地和海洋的闪电密度之比为9.64:1。近海海域面积占海洋面积的近3成,但闪电数占海洋闪电总数的近7成,远海海域闪电的密度很小。陆地和近海海域闪电活动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单峰特征,峰值出现在7月。中高纬度大陆东部近海海域闪电频数大于西部,赤道附近区域相反,大陆西部近海海域闪电频数大于东部。闪电活动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呈两峰三谷的特征,两峰分别出现在海拔100~2400m和3300~4600m,3个低谷分别出现在海拔100m以下、2400~3300m和4600m以上,这是在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闪电活动 海陆分布 季节变化 海拔高度
  • 简介:利用2011年呼伦贝尔市9部ADTD型地闪定位仪提供的地闪观测资料,对呼伦贝尔市地闪发生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地闪中负闪约占92.62%;夏季地闪活动最强,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弱,地闪主要集中在7-8月;地闪的发展有明显的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形式,地闪活动下午最活跃;闪电密度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和下垫面的性质关系密切,地闪的大值中心位于南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脉东西两侧,白天地闪密度大值中心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与松嫩平原过渡区山坡上,而夜间地闪密度大值中心则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与大兴安岭山脉的过渡区沙丘地带.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地形 闪电密度 时空分布
  • 简介:利用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取的洪雅县2011—2015年地闪数据,分析洪雅县境内雷电流强度、陡度等参数,结合GB50057—2010探讨洪雅县雷电参量与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为洪雅县的雷电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 标签: 闪电定位 闪电数据 地闪密度 防雷技术
  • 简介:宽带干涉仪闪电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是一种全闪电宽频带三维定位系统。它能够以微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对闪电击穿过程产生的辐射源实现三维定位,描绘云闪和地闪通道发展的详细三维结构,可用于区域闪电监测和预警;同时,系统能够同步得到闪电通道发展的宽带频谱以及电场变化信息,结合三维定位结果,可以为闪电放电过程物理机制的探讨、雷电物理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 标签: 三维定位系统 宽带干涉仪 闪电通道 辐射源 时间分辨率 击穿过程
  • 简介:摘要: 本文将针对路基防护工程其中的技术要点,从综合防护的角度进行探讨,其中包括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于具体的防护方法,进行一一的分析。

  • 标签: 路基防护工程 综合防护研究 技术要点
  • 简介:为探究放电后电荷重置对雷暴云电过程的影响,在已有的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电荷重置方案:一种是植入法即放电后闪电通道上的感应电荷与原空间电荷叠加(简称ZR方案);另一种是中和法即放电后直接按一定比例降低闪电通道处的空间电荷浓度(简称ZH方案)。利用长春一次探空个例进行敏感性试验,发现放电后重置方式的不同会导致闪电特征存在明显差异:1)ZR方案下的云闪发生率比ZH方案下的云闪发生率少。闪电放电后ZR方案在云中植入异极性电荷,对雷暴云中电荷的中和量比ZH方案多,摧毁云中电场的能力更强;2)ZR方案下的正、负地闪发生率均比ZH方案多。相对于ZH方案,ZR方案中主正电荷区的分布范围大于主负电荷区,导致其出现了更多的正地闪;ZR方案中的云顶屏蔽层与主正电荷区的混合程度高,混合时间长,导致ZR方案在主正电荷区与主负电荷区之间触发了更多的负地闪;3)ZR方案下的闪电通道长度比ZH方案下的闪电通道长度短。ZR方案在云中植入异极性电荷,导致云中难以形成大范围同极性电荷堆,闪电通道传播局限在一对较小的异极性电荷堆内,而ZH方案不改变云中电荷分布,存在大范围同极性电荷堆,闪电通道传播范围较大。

  • 标签: 放电 电荷重置 电荷结构 闪电发生率 通道长度
  • 简介:利用甘肃中部地区和浙江地区的闪电定位资料,研究了闪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地面和探空资料,分析了兰州和杭州附近地区在有闪电活动时闪频数与大气不稳定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2地区的地面相对湿度、沙氏指数、对流有效位能和对流抑制能量与其地闪频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杭州地区地闪频数与对流抑制能量的相关性较大,而兰州地区地面相对湿度对闪电活动的影响更为明显。

  • 标签: 兰州和杭州地区 闪电特征 大气不稳定参数
  • 简介:利用闪电定位系统、MP-3000A地基微波辐射计、雷达、地面雨量计和探空等观测资料对2015年5月14—15日湖北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中降水量、闪电、水汽、液态水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基于闪电和微波辐射计资料联合估算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量。结果表明,降水发生前,微波辐射计探测到空中水汽密度和液水含量明显增加,闪电活动峰值提前于降水峰值2h。水汽密度与云闪数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8。利用水汽密度和地闪资料估算对流性降水结果与观测结果比较一致,估测的降水量好于仅用地闪资料的估算,且基于水汽密度、地闪得到的单个闪电表征的降水量为1.94×10~7kg·fl~(-1)。

  • 标签: 降水 雷电 估算降水 微波辐射计 单个闪电降水量
  • 简介:摘要: 当前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道路交通工程开始投入建设。这过程中针对路基防护工程的风沙防护技术,还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因为风沙地段条件较差,施工工作和普通的路基施工相比,难度很大,而且地质条件差、气候特殊。所以本文将针对风沙防护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路基防护工程 风沙防护技术 风沙区域
  • 简介:1论文编写格式1.1题名要求简单明了,概括主题。1.2作者置于题名之下,按主次顺序由作者自行排列。1.3作者单位要求书写单位全称、地名、邮编,用圆括号置于相应作者之下。1.4摘要300字左右,要求结构严谨,用第三人称书写,一般不分段。1.5关键词3~8个,尽可能选用《汉语主题词表》、《地质学汉语叙词表》或其他行业主题词表等经过规范化的主题词。

  • 标签: 文稿书写格式 编写格式 主题词表 四级标题 文内标题 三级标题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无损检测环境设施进行了一些研究以及探讨。射线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超声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磁粉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渗透检测检测方法、场所或过程设施及环境要求

  • 标签: 检测方法 场所或过程设施 环境要求 安全防护一般要求
  • 简介:摘要: 如今,我国公路网不断扩张,而公路路基又是公路工程中比较核心的组成部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生态破坏,如大面积的劈山开路、挖方填土,其不仅会造成边坡裸露,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破坏,同时出现大量边坡,如果未按照要求进行防护,将会诱发坡体滑落、水土流失等问题,对车辆的正常通行产生不利影响。此时借助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维护生态平衡,而且还可以快速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而推动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公路边坡 生态防护设计 防护技术
  • 简介:摘要:公路交通对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是保证交通安全的重点,所以对于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展开高效的管控是十分必要的。要落实好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对策,如构建完善的管控系统、提升管控工作人员的管控能力与专业素质、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度等,以提升施工质量,确保公路交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标签: 公路安全防护设施 防护漏洞 处治措施
  • 简介:【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世界各地,其传染性强、扩散速度快,在目前新冠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医用防护服对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医用防护服的作用,其次介绍医用防护服的主要性能,进而分析在工作人员穿着使用过程中一次性使用防护服和重复性使用防护服各自的优缺点,应如何在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医用防护服,确保医用防护服的充分合理使用,提高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效果并有效控制成本。

  • 标签: 医用防护服 一次性 重复性 性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