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页岩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可为页岩储质量评价提供基础参数,但是利用常规方法很难准确表征页岩微米—纳米级孔隙结构。以川盆地龙马溪组含气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对比常用氮气(N2)吸附法、高压压汞法、核磁共振法等页岩测试手段原理及优缺点,提出利用低压氮气吸附法测得累计孔径分布来拟合页岩核磁T2谱相对应累计孔径分布,优化页岩核磁T2谱与孔径转换系数C,进而应用核磁共振测试结果来表征页岩中不同尺度孔隙分布。该方法可以弥补传统低压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联合表征方法不足,因为高压压汞法测试可能会导致页岩破裂,产生大量微米级裂缝,这些微裂缝很难与天然微裂缝区分开。此外,核磁共振具有对岩样加工简单、人工破坏性小、测试不需外来压力等优点,因此推荐低压氮气吸附法与核磁共振法联合表征页岩孔隙结构方法,它能科学、准确地表征页岩孔喉分布。研究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孔径分布曲线具有双峰或三峰特征,主要孔径为0.2~100.0nm,介孔和微孔占优势,孔隙体积百分比分别为67.75%和25.33%。最终明确了该区页岩储孔隙结构定量表征方法。

  • 标签: 页岩 孔隙结构 低压氮气吸附 高压压汞 核磁共振 定量表征
  • 简介:川盆地东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已取得重大突破,其储研究尤其是优质储发育影响因素对川盆地海相页岩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岩心观察和岩石薄片鉴定基础上,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对川盆地东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储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有利储形成主控因素。研究区地层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方解石、白云石及黄铁矿等含量较低;干酪根类型以腐泥型(Ⅰ)为主、腐殖腐泥型(Ⅱ_1)次之;TOC质量分数为0.10%~8.67%,平均为1.49%,R_o为1.63%~2.81%,平均为2.18%;地球化学特征为富有机质和高—过成熟;储集空间类型可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其中粒间孔、有机质孔及构造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川盆地东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发育受沉积环境、页岩脆性及有机质丰度与成熟度等因素影响。

  • 标签: 页岩气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东部
  • 简介:受沉积、成岩及构造等多种地质作用影响,川中安岳地区须家河组储较致密、物性较差且非均质性较强。为了更精确地预测优质储分布及其内部储集性差异,利用岩心、薄片、压汞及测井等资料,根据岩石物理相概念,对川中安岳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岩性岩相、成岩相、裂缝相及孔隙结构相等4个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划分出5类岩性岩相、5类成岩相、4类裂缝相及4类孔隙结构相,建立了测井表征方法和测井识别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岩石物理相分类及储定量评价标准。优质储主要位于有利岩性岩相、成岩相、裂缝相及孔隙结构叠加处,即有利岩石物理相带。根据纵向及平面上须二段储岩石物理相定量划分,优选出优质储集体,其主要位于斜坡中低部位相对高孔渗区和北部裂缝发育带。岩石物理相研究可为储集精细表征及优质储集体预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致密砂岩储层 岩石物理相 优质储层 须二段 川中安岳地区
  • 简介:内蒙古满洲里检验检疫局9月20日对外发布消息称,首批重62吨、货值30.5万卢布俄罗斯植物源生物质燃料木颗粒首次进口到中国。此次进口木颗粒是植物源生物燃料中一种。这种植物燃料因其与燃煤相比,热值相当而污染排放物低,故称作绿色能源。

  • 标签: 生物质燃料 植物源 进口 中国 检验检疫局 污染排放物
  • 简介:深部热液对碳酸盐岩储改造作用正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并成为深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新方向。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实验、扫描电镜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及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热液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奥陶系白云岩具有明显硅化且发育溶蚀孔、洞特征,溶蚀孔、洞中见石英晶簇与白云石等,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下可见具波状消光白云石、鞍形白云石以及白云石晶间孔中充填重晶石与黄铁矿等热液矿物。与普通白云岩相比,研究区硅质白云岩Ce与Eu含量相对较富集,Ba与Zn含量相对较高,而Sr含量相对较低;从碳、氧同位素上看,硅质白云岩δ18OPDB明显偏负和具有较高n(87Sr)/n(86Sr)值;流体包裹体具有较高均一温度和盐度。结合研究区区域上发育基底深大断裂构造,认为该区奥陶系深部存在热液活动,并且碳酸盐岩经过热液改造后形成了良好储集空间,这种改造对奥陶系深部白云岩勘探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 标签: 热液白云岩 深部热液 储层改造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 简介:南海A油田珠江组内部发育多套钙质,它是控制底水上升及剩余油分布主要因素。利用岩石薄片鉴定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了不同钙质岩石组分,并确定了其物质来源及形成阶段;结合沉积特征,探讨了钙质沉积主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钙质在微观成因上具有一致性,即主要由成岩过程中孔隙流体化学沉淀而形成;物质来源上具有多源性,主要来源于同生碳酸盐结晶、生物碎屑溶蚀及黏土矿物转化。宏观上钙质分布受构造深度、钙质与泥岩厚度比及沉积旋回等沉积因素控制,平面分布具有一定连续性和突变性;底钙分布面积大区域剩余油富集程度高。

  • 标签: 钙质层 碳、氧同位素 成因分析 控制因素 珠江组 南海A油田
  • 简介:受低渗透储内部复杂孔隙结构影响,测井曲线值对岩层中流体变化反映能力较弱,仅利用测井资料来判别储水淹程度存在困难。有效借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关于注水井与采油井间连通砂体动态开发信息(如含水率、小相对吸水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出砂体当前水淹程度。具体实现步骤为:1从各种测井方法基本原理出发,研究油层水淹后测井曲线值变化特征,并给出基本水淹程度识别标准,将以这些标准识别出水淹定为疑似水淹;2在构建动态开发单元基础上,依据邻注水井各小吸水能力、邻采油井分层或整体产液过程中含水率高低,针对疑似水淹进行进一步水淹程度判定。将上述2个步骤应用到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田水淹判别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低渗透油藏 动态开发资料 水淹层识别 动态单元 测井
  • 简介:中国南京理工大学研究人员于2016年3月30日宣布,开发了一种新途径,用于从木质纤维素生产液态烃类燃料。从木质纤维生产液态烃类燃料生产工艺过程见图1。新南京科技(NanjingTech)工艺过程使用通过代谢工程从新ABE(乙偶姻-丁醇-乙醇)型发酵衍生C4平台分子乙偶姻(3-羟基-2-丁酮),作为液体烃类燃料生产使用生物基构筑模块。发表在《RSC绿色化学》(RSCjournalGreenChemistry)杂志上论文中,南京理工大学团队

  • 标签: 乙偶姻 产生平台 使用生物质
  • 简介:通过对辽河油田雷家地区沙段原"致密碳酸盐岩油藏"岩性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储集碳酸盐含量多低于50%甚至低于25%,并不能达到碳酸盐岩储集范畴。结合岩石学特征、岩心构造特征,认为该套储集应属于泥页岩致密储集。致密储集在开采初期产量高,但后期递减快,目前针对该类油层提高及维持产能有效方法就是实施压裂作业,因而对该类储集评价中,除了常规烃源岩、含油性评价以外,如何进行压裂选尤为重要。以雷家地区L88井为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碳酸盐岩分析对其储集(含)白云质泥页岩岩性进行确认,并结合元素录井、气测录井、地化录井等资料,利用极差变换法、幅差形态法、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判别法等手段,对储集脆性、含油性进行评价,通过脆性、含油性、厚度3个方面分析优选有利井段,为压裂改造提供依据,使该井在后期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致密储集层 脆性 烃源岩 含油性 压裂选层
  • 简介:岩心滴水试验是岩心录井现场快建评价油气水一种定性方法,滴水产状与储集产液性质有一定相关性。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含油储集滴水不渗表示油层、滴水快渗表示水层,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储集岩心具有滴水渗入而试油为油层现象,与常规录井认识有差异。从录井滴水试验机理分析入手,阐述了滴水试验与储集产液性质差异性主因是油簸储集岩石润湿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差异性储集深入分析,探讨了出现差异性储集油藏类型与构造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指出该类储集电性与物性特征,即与同一区域同一储集相比,油层电阻率相对偏低,甚至明显低于其上下相邻泥岩层电阻率,同时含水饱和度较高而含油饱和度明显偏低。该类差异性储集电性与物性特征分析为不断形成与完善该类储集录井解释评价方法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录井 滴水试验 产液性质 润湿性 成藏动力 地质特征
  • 简介:针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集评价面临4方面问题——岩性识别、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储集岩石脆性评价和储集层流体性质评价,分别阐述了4种方法,印:利用X射线元素录井结合碳酸盐含量分析确定岩性,应用烃源岩岩石热解录井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通过X射线元素录井标志性脆性元素含量计算得出脆性指数确定储集岩石脆性,以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常规地质、气测、定量荧光录井和钻时比值综合解释评价储集层流体性质方法,形成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录井综合评价技术系列,建立了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在近两年6口有试油结论探井、评价井验证应用中,录井解释符合率达到87.5%,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致密油试油井段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致密油 烃源岩 储集层 岩性识别 有机质丰度 脆性
  • 简介:莺歌海盆地在近年来勘探中钻遇了异于常规地震响应特征气层,通过研究含气储及盖层纵波速度变化,分析了含气储新型地震响应特征产生原因。相对于常规"两红夹一黑"含气储地震响应特征,"上黑下红"及"上红下黑"新型含气储地震响应特征丰富了该盆地气藏组合地震响应特征,为下一步寻找有利目标拓宽了思路。另外,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发现,储相对于盖层不同纵波速度及横波速度其曲线形态与储顶界AVO类型存在着一定对应关系。在叠前AVO研究中可直接根据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波阻抗曲线形态大致判断储AVO类型。

  • 标签: 波阻抗 地震响应特征 AVO类型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 模型正演
  • 简介:川东南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群发育厚白云岩,具有良好油气勘探潜力,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白云岩储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在野外地质观察基础上,通过对来自研究区京竹和中坝两剖面的岩石样品进行铸体薄片观察和物性测试,开展了岩石学、储集空间及储集物性特征等研究,系统分析了白云岩储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认为:可作为良好油气储集岩石类型为晶粒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孔、粒间溶孔和非选择性溶孔;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性较好,但不同岩石类型孔隙发育程度差异较大;白云岩储发育受到多种因素控制,其中高能相带控制着储展布,白云岩化和热液溶蚀作用对储物性改善具有建设性作用,孔隙发育段多位于三级序向上变浅旋回顶部。研究成果可为川东南地区白云岩储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古老地层白云岩储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白云岩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娄山关群 川东南地区
  • 简介:根据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二叠系红雁池组储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物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雁池组储岩石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特点,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砾岩和岩屑砂岩,岩屑类型以凝灰岩岩屑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属超低孔、超低渗储。储成岩阶段主要为中成岩阶段A期,其中压实作用导致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研究区最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黏土矿物胶结作用使储孔渗性降低;碳酸盐矿物和沸石矿物胶结作用均具有双重影响,二者在支撑碎屑颗粒、减弱压实作用强度同时,为后期溶蚀作用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溶蚀作用使次生孔隙发育并使孔缝连通,是研究区重要建设性成岩作用。

  • 标签: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红雁池组 柴窝堡凹陷 准噶尔盆地
  • 简介:页岩储具有影响因素多、孔渗关系复杂、非均质性强、评价难度大等特征,为了确定页岩气储评价参数权重大小,以重庆南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页岩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总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o)、有效厚度、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和渗透率均是影响该区页岩储质量主要因素,其权重分别为0.2579,0.1331,0.1191,0.1496,0.1392和0.2011。通过对各参数进行模糊数学计算得到页岩储综合评价因子为0.41~0.93,并以此为依据预测了南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分布规律。

  • 标签: 页岩气 储层评价 灰色模糊 龙马溪组 南川地区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发育一套风化壳储。通过岩心、岩石薄片、阴极发光、电子探针、碳与氧同位素和物性测试等实验分析并与中部气田区同类储对比,研究了富县地区风化壳储特征和形成演化规律,发现膏质结核溶模孔是本区最主要储集空间,溶孔充填物多样且充填程度差异较大。研究认为:沉积相直接影响孔隙度大小(结核溶孔大小与数量),并间接影响储渗透性(孔间释压裂缝发育程度);表生期成岩作用决定储储集性能,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构建溶孔轮廓,古地貌低部位孔隙被方解石完全充填;埋藏期成岩改造作用有限。明确了有利储分布于马五段沉积期含膏云坪相和岩溶古地貌高部位叠置区域。沉积相和古地貌精细描述是下一步有利储预测关键。

  • 标签: 膏质结核溶模孔 风化壳储层 成因演化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近年来随着川地区勘探开发深入,钻井提速、水平井、大斜度井、小井眼、气体钻井等工艺采用使井眼情况日益复杂,给测井施工带来很大难度。重点讨论了复杂井筒条件下测井工艺,针对井筒不同特点,分析了下井仪在井筒内受力状况,在测井工具选用和测井施工工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力求尽可能取全测井资料,在实际测井施工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测并受电缆输送限制,对下井仪控制相当有限,复杂井筒条件下测井施工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 标签: 四川地区 复杂井眼 测井对策
  • 简介:为解决济阳坳陷义和庄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裂缝型储集应用常规录井结合钻时识别方法精度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参数特征不明显难题,引入机械能指数(KMSE)。利用它与现场录井实时钻时、全烃曲线变化特征可实现该娄储集物性优劣直观判断,钻时曲线变小、机械能指数曲线增大,形成交会,交会面积越大,说明储集物性越好;气测全烃增大、机械能指数曲线也增大,两者交会面积越大,说明储集物性越好。该方法在义和庄地区YG85井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集识别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弥补了常规录井识别该类储集不足,消除了成像测井比较昂贵且无法满足现场实时评价要求弊端,实现了碳酸盐储岩集快速识别。

  • 标签: 机械能指数 碳酸盐岩 裂缝型储集层 下古生界
  • 简介:随着"重庆涪陵"等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立,川盆地东部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已成为目前中国页岩气研究重点目标之一,至今已取得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但关于页岩气研究基础——页岩岩相分类方案一直存在很大分歧。以川东地区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与钻井岩心观察,结合岩石结构组分分析,利用石英含量、石英成因及纹类型3种判别依据,对页岩岩相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川东地区WQ2井含气量、有机碳含量及石英含量,对岩相与储关系进行了评价。研究区页岩岩相可划分为7种类型:贫硅纹页岩岩相、中硅纹页岩岩相、富硅纹页岩岩相、贫硅无纹页岩岩相、中硅无纹页岩岩相、富硅无纹页岩岩相及生物硅质成因页岩岩相,其中,中硅无纹页岩岩相是川东地区最有利于页岩气富集岩相。

  • 标签: 页岩气 页岩岩相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川东地区
  • 简介:为了查清储发育规律,提高勘探成功率,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等手段,结合测井、孔渗等资料,研究了塔中顺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发育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灰岩、微晶灰岩、藻黏结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洞和裂缝为主,为裂缝型和裂缝-孔洞型储;一间房组储基质孔隙度最小值为0.20%,最大值为3.90%,平均值为1.52%;渗透率最小值为0.003mD,最大值为5.84mD,平均值为0.62mD,储基质物性较差,以发育Ⅲ类储为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溶蚀(岩溶)作用、破裂作用等,其中胶结作用是最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均是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

  • 标签: 一间房组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