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7 个结果
  • 简介:碳酸地震学是地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文对碳酸地震学的特殊性、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针对性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碳酸地震学是碳酸油气勘探与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将推动碳酸地区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碳酸盐岩 地震储层学 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 关键技术
  • 简介: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南祁连盆地碳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主要为鲕粒灰、生物碎屑灰、微晶灰和少量的白云,其中最佳集体鲕粒灰主要发育于中三叠统大加连组;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发育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及裂缝;物性差,为特低孔、低渗。研究认为,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对孔、渗性具有改善作用,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对孔、渗性具有破坏作用,导致孔、渗能力变差。根据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参数将研究区划分为Ⅲ类和Ⅳ类

  • 标签: 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南祁连盆地
  • 简介:碳酸地震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针对碳酸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成藏条件复杂等特点,并以碳酸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为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形成了古地貌恢复、地震属性综合分析、三维地震相干体分析、频谱分解、叠前和叠后裂缝预测、岩石物理分析、三维可视化等一套针对碳酸的综合预测技术。该技术有效地指导了塔里木盆地碳酸油气藏的勘探,大力推动了碳酸地震学的深入发展,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碳酸盐岩 地震储层学 储层预测技术
  • 简介:中扬子西部上震旦统灯影组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勘探程度极低。以地表露头资料为基础,通过特征综合研究,认为白云为区内的主要储集岩,白云孔隙类型主要有晶间孔、溶孔、砾间孔洞;孔隙结构分为粗孔中喉型、粗孔小喉型和微隙微喉型3类,其中以粗孔小喉型为主。对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张家界三岔地区集条件最好,其次为宜昌莲沱—重庆彭水地区,永顺王村—石门杨家坪地区集条件最差。

  • 标签: 白云岩 储层评价 灯影组 中扬子西部
  • 简介:准确求取非均质碳酸含水饱和度一直是测井解释工作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缺乏密闭取心等直接确定岩心含水饱和度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物性分析数据及RFT测试等资料,并以中东某油田为例,探讨了利用毛管压力曲线计算非均质碳酸原始含水饱和度的方法(J函数法).利用此方法计算出的原始含水饱和度与相渗实验分析结果及试油结果均吻合较好.此次研究为缺乏岩心含水饱和度资料的非均质碳酸含水饱和度的求取提供了一种合理、可靠的计算方法.

  • 标签: 碳酸盐岩储层 毛管压力曲线 J函数法 原始含水饱和度
  • 简介:伊拉克W油田Mishrif组巨厚孔隙型生屑灰为强非均质性,孔隙结构评价难度较大。结合薄片、孔渗试验和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资料,使用分形理论研究孔隙结构,建立了以分形维数定量评价孔隙型生屑灰孔隙结构的方法和标准。该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可分为2类,第1类孔隙结构整体具有显著的“单段型”分形特征;第2类孔隙结构整体分形特征不显著,但其较大孔喉系统和较小孔喉系统各自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即“多段型”分形特征。分形维数能够反映孔隙型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分形维数越大,孔隙结构越复杂;压汞毛管压力和含水饱和度分段越多,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越强。利用孔隙结构分形维数的分区性对进行分类,同一类样品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的相似性验证了分形维数分类结果的合理性。Ⅰ类与Ⅱ类多对应“多段型”分形特征,Ⅲ类与Ⅳ类多对应“单段型”分形特征。该研究成果对相同类型碳酸孔隙结构定量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孔隙型灰岩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压汞毛管压力 储层分类
  • 简介:四川盆地川中龙岗地区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为低孔、低渗白云,与石灰(非)的波阻抗差异小,利用叠后反演技术难以有效预测。从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入手,利用参数λρ,μρ和vP/vS构建了对更敏感的指示因子,然后使用叠前同时反演技术计算出该指示因子,并进行了预测。经钻井证实,利用指示因子进行预测的结果吻合程度高,说明叠前同时反演技术是复杂碳酸预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叠前同时反演 储层指示因子
  • 简介: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硕酸盐孔隙充填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证实,孔隙演化和油气运移、聚集的各个阶段均可形成流体包裹体,而孔隙充填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是孔隙形成环境和发育阶段以及油气生成和运聚的直接标志。通过不同产状(期次)孔隙充填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特征的研究,可确定孔隙的成因,并恢复孔隙演化历史及其与油气生成和运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碳酸孔隙的发育经历了准同生期、成早期和中晚期、表生期、再埋藏早、中、晚期等七个演化阶段。其中表生期岩溶孔洞缝、再埋藏早-中期深部深蚀孔洞缝和再埋藏晚期的构造裂隙构成了区内的聚烃期油气集空间。油气开始生成和初次运移发生在三叠纪早期(即再埋藏中期),而油气大量运聚则发生在三叠纪中-晚期和侏罗纪(再埋藏中晚期)。区内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与印支-燕山斯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碳酸盐岩 储层 孔隙成因 演化 研究
  • 简介:北大港潜山奥陶系主要为碳酸岩溶.探索岩溶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对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岩溶的形成机理及其发育模式研究.认为的发育主要受控干构造作用、性与沉积环境以及表生期岩溶作用等因素。分布在平面上取决于岩溶古地貌和断裂走向.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处较为发育.裂缝和断层发育的部位特别是大断层两侧最有利于岩溶发育;纵向上受性和风化壳发育程度控制.白云和膏岩层段易溶蚀.有利于发育.距风化壳顶面距离越近.发育程度越高.该区有利主要发育在风化壳以下50~250m范围内。

  • 标签: 北大港潜山 奥陶系岩溶储集层 储集层特征 主控因素 分布规律
  • 简介:在以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为主要开发井型的缝洞型碳酸气藏中,要想获取裂缝在井点不同空间位置的产状较困难,裂缝精细描述存在不准确性,这些均影响了对气藏渗流通道的刻画,制约了边水气藏的科学、均衡开发。以磨溪龙王庙组碳酸为例,利用岩心照片、FMI成像测井、叠前地震各向异性裂缝预测和不连续性检测以及动态监测等资料,在大斜度井、水平井裂缝定性识别的基础上,定量表征了裂缝产状、开度、密度、孔隙度等参数,再结合所获取裂缝参数建立多尺度非结构化网格离散裂缝模型,明确了气藏高、低渗区域分布,优势水侵通道和水侵方式。结果表明:在磨溪龙王庙组气藏离散裂缝模型中,大尺度和中小尺度裂缝均较发育,高渗区呈连片状广泛分布;发育于气藏外围4个方向的9条边水水侵的高渗通道,表现为沿裂缝水窜型和沿溶蚀孔洞均匀推进型2种水侵方式。该方法及研究结果对同类特大型超压有水深层碳酸气藏裂缝精细描述、水侵优势通道刻画和水侵模式建立等理论和技术研究均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大斜度井和水平井 裂缝识别 DFM裂缝建模 高、低渗区域分布 水侵优势通道 水侵方式
  • 简介:本文根据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区碳酸高速厚度变化的影响,引起下伏构造在时间剖面上的畸变特点,提出用速度替代法,平面变速时深转换法和射线深度偏移等三种方法校正灰高速和作构造图。并以116-1油田为例说明三种方法的应用及效果。

  • 标签: 碳酸盐岩 高速层 下伏构造 作图方法 礁油藏 勘探
  • 简介:为解决济阳坳陷义和庄地区下古生界碳酸裂缝型应用常规录井结合钻时的识别方法精度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参数特征不明显的难题,引入机械能指数(KMSE)。利用它与现场录井实时钻时、全烃曲线的变化特征可实现该娄物性优劣的直观判断,钻时曲线变小、机械能指数曲线增大,形成交会,交会面积越大,说明物性越好;气测全烃增大、机械能指数曲线也增大,两者交会面积越大,说明物性越好。该方法在义和庄地区YG85井下古生界碳酸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弥补了常规录井识别该类的不足,消除了成像测井比较昂贵且无法满足现场实时评价要求的弊端,实现了碳酸的快速识别。

  • 标签: 机械能指数 碳酸盐岩 裂缝型储集层 下古生界
  • 简介:为了查清发育规律,提高勘探成功率,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等手段,结合测井、孔渗等资料,研究了塔中顺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特征、成作用及其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灰、微晶灰、藻黏结灰;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洞和裂缝为主,为裂缝型和裂缝-孔洞;一间房组基质孔隙度最小值为0.20%,最大值为3.90%,平均值为1.52%;渗透率最小值为0.003mD,最大值为5.84mD,平均值为0.62mD,基质物性较差,以发育Ⅲ类为主;一间房组碳酸的成作用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溶蚀(岩溶)作用、破裂作用等,其中胶结作用是最主要的破坏性成作用,溶蚀(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均是主要的建设性成作用。

  • 标签: 一间房组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 简介:该文以碳酸地震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以塔中I号断裂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复合体为目标,结合缝洞集体主控因素,针对性地选用印模法古地貌恢复技术、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地震相波形分类组合技术、多属性约束井-震联合孔隙度反演技术以及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分层次、分类型、分级别对缝洞集体进行刻画,满足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生产需求。

  • 标签: 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 生物礁滩复合体 储层预测 塔里木盆地
  • 简介:碳酸油藏基质致密,且发育裂缝和溶洞,使得注水开发过程中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低盐度注水是一项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关注。梳理了碳酸油藏低盐度注水的增产机理、室内实验评价方法和矿场实施条件。综合分析指出,低盐度注水提高碳酸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润湿性反转和孔喉连通改善。润湿性反转由表面电荷改变或者矿物溶解引起,其实质是水相中的关键二价离子(SO_4^2-,Ca^2+,Mg^2+)与岩石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孔喉连通改善主要由矿物溶解引起。低盐度注水主要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有水驱实验、自吸测试、表面张力测定、接触角测定、核磁共振、离子成分分析及Zeta电势测定等。开展低盐度注水能够有效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洗油效率,增加波及体积。我国碳酸油藏分布广泛,开展低盐度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低盐度注水 碳酸盐岩油藏 提高采收率 润湿性反转 孔喉连通性
  • 简介:北部湾盆地的碳酸古潜山油藏具有裂缝发育、地层压力低、含油性好及产量高等特点。根据初步钻探实践认为:探井井位的选定应沿长轴、占高点、找扭曲;先期套管完井,采用优质轻泥浆钻开油层;综合各种录井资料判断油气层,分段测试确定油水界面;在测试时宜用大功率电潜泵排压力液,以保证测试资料的可信度和提高时效。这些主要措施的改进,将会提高在海上钻探这类油藏的效益。

  • 标签: 海上钻探 碳酸盐岩 古潜山油藏 井位 综合录井
  • 简介:在我国南方页岩气勘查中,经常会钻遇大套碳酸地层,鉴于地层压力与页岩气的富集、钻井和开采密切相关,为了准确地评价碳酸地层压力,录井在提取上覆岩层压力和孔隙度参数等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基于有效应力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碳酸地层的压力评价方法,该方法是依据饱和多孔介质的有效应力原理计算地层压力,克服了传统dc指数地层压力评价方法需要建立正常压实趋势线和难以消除性影响的缺陷。经过现场检验,该方法地层压力计算精度达90%以上,具有地层压力实时监测和适应复杂地质环境的特点,能够直接用于计算地层压力,可为页岩气甜点选取、井身结构设计和合理开采提供依据。

  • 标签: 地层压力 测井数据 孔隙度 碳酸盐岩 湖南保靖 垂直有效应力
  • 简介:本文根据碳酸中分散有机质的具体特点,从有机岩石学角度,阐述海相碳酸有机岩石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有机质成熟度,生源研究,有机质赋存状态研究,有机质丰度评价,揭示碳酸有机质差异演化以及对有机质类型的研究等。

  • 标签: 海相碳酸盐岩 有机岩石学 研究进展 成熟度 有机质 演化
  • 简介:根据岩心及薄片观察、实验分析、录井及测井解释,认为杨庄组、洪水庄组和馒头组是冀中坳陷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碳酸潜山内幕最主要的盖层。盖层性以泥质为主,其次为泥质白云、泥质灰及致密白云或灰,孔、渗性普遍较差。盖层在宏观上受性、泥质含量、分布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微观上受突破压力、物性、遮盖系数等的约束。依据上述因素,将冀中坳陷碳酸潜山内幕盖层划分为4类。综合评价得出,杨庄组为Ⅲ类(中等)盖层、洪水庄组为Ⅱ类(较好)盖层、馒头组为Ⅰ类(好)盖层。

  • 标签: 碳酸盐岩 古潜山 盖层 冀中坳陷
  • 简介:碳酸胶结物是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砂岩中最为重要的自生矿物。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元素成分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平湖组砂岩中碳酸胶结物的主要矿物类型是菱铁矿、铁白云石和方解石。其中菱铁矿胶结物主要形成于同生到早成早期,具有最高的δ^13和δ^18值,分别为0.75‰和-10.22‰;铁白云石胶结物的δ^13接近同期海水,变化于-2.45‰和-2.98‰之间,δ^18值偏负,最低达-12.39‰,其形成于相对较早的成时间。方解石胶结物主要以粒状和连生胶结方式产出,粒状方解石具有复杂的多种成因机制,而连生方解石具有最低的δ^13值(-6.02‰)和δ^18值(-16.94‰),主要形成于成晚期,其成因与有机酸溶解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及粘土矿物转化作用有关。在对质量的影响方面,早期形成的菱铁矿和铁白云石胶结物增加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对研究区发育的影响是正面的,而晚期形成的连生方解石胶结物普遍占据长石溶解空间,对的发育是不利的。

  • 标签: 碳酸盐胶结物 储层质量 平湖组 西湖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