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0.02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pH8.7)中,钴(Ⅱ)与酪氨酸生成的络合物在-0.82V(vs.SCE)有一阴极极谱还原峰。基于该极谱行为建立了酪氨酸的分析体系并进行实验条件优化,其浓度在8.0×10^-5至4.0×10^-4·mol/L之间与极谱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8×10^-6mol/L。

  • 标签: 钴离子 酪氨酸 络合物 极谱法
  • 简介:通过提高水解温度,减少水解时间的前处理方法,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羽毛及其降解物中色氨酸的测定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4mol/LLiOH、145℃、水解5h的快速水解法与常规前处理方法所测得色氨酸含量基本一致,方法回收率91%,变异系数2.24%。可缩短分析时间,且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 标签: 色氨酸 快速水解法 常规前处理方法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 简介:应用γ-PGA制剂(固体含γ-PGA8%,液体含γ-PGA3.5%),以圆盘造粒、掺混包裹两种结合方式生产不同γ-PGA浓度的复混肥,在肥料生产当日及存放30天,90天,180天分别测定肥料中γ-PGA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探讨复混肥中γ-PGA的稳定性及γ-PGA对肥料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段复混肥中γ-PGA含量相对稳定,但因不同加工工艺过程导致γ-PGA的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采用包裹肥料方式,检出率明显较高。γ-PGA对复混肥物理性状也有一定影响,采用造粒方式含γ-PGA复混肥无粉尘、无结块等现象,采用包裹方式含γ-PGA复混肥虽存在少量粉尘、结块等问题,但不至于影响肥料中γ-PGA含量,说明生产含γ-PGA复混肥以包裹方式相对较好。

  • 标签: 聚谷氨酸(γ-PGA) 高效液相色谱 复混肥
  • 简介:为了分析正常人血浆和尿液中苏氨酸四个异构体的分布,用NBD—F作为荧光衍生化试剂,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手性固定相色谱分离、分析了苏氨酸的四个异构体。在血浆中只有L—Thr存在;尿样中D—Thr为1.33±0.54nmol/L,D—allo—Thr为9.54±4.82nmol/L,L—Thr为186±97nmol/L,血浆和尿样中均未测出L—allo—Thr。

  • 标签: 苏氨酸异构体 二维色谱 手性分离
  • 简介:人血清白蛋白与三氯聚氰活化的氨丙基硅胶反应,制得人血清白蛋白键合手性固定相。反相模式下,色氨酸在该手性固定相上获得理想的拆分,分离因子可达3.51,分离度达5.49。探讨了流动相pH值、有机修饰剂、柱温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通过前沿分析法对色谱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手性固定相 手性拆分 人血清白蛋白 色氨酸 前沿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