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对倾斜角20°有34根管子的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在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侧通道内偏心纵向切面和横切面以及六边形纵向切面上速度矢量流场和压力云图的叠加展示,不仅呈现了侧总体螺旋速度的周向分量的轨迹,而且从所呈现的轴向和径向速度分量揭示了二次流和相邻折流板v型缺口处逆向泄漏的踪迹.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在螺旋通道内在离心力作用下呈现向外扩张的流动趋势,然后在外围高、中心低的压力分布作用下沿着靠近折流板附近的流速较低的区域向心流动返回轴中心,形成单涡型迪恩二次流;二次流增强了流体的掺混,从而有利于强化传热.

  • 标签: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壳侧流场 二次流 数值模拟 V型缺口漏流
  • 简介:提出一种新型多平面太阳能聚光,该型聚光由若干矩形小平面镜和抛物型结构的框架组合而成,适用于太阳能在中温领域的应用。利用几何学原理和MonteCarlo方法研究新型多平面太阳能聚光的几何光学特征及焦平面能流密度分布,分析不同综合误差对几何聚光比及能流密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碟式聚光,新型多平面聚光在焦平面的光斑面积增大且能流密度分布均匀;该型聚光的几何聚光比随着镜面排数M的增加而增加,在镜面排数M分别为7、9、11时,相应几何聚光比可达69、125、210,满足中温领域的使用要求;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其运行性能受综合误差的影响较传统碟式聚光小。

  • 标签: 太阳能 多平面聚光器 MONTE Carlo法 能流密度分布 几何聚光比
  • 简介:在涡轮增压热试台架上进行涡轮和压气机效率特性测量时,由于高温涡轮与相对温度较低的压气机之间有明显温差,造成热量从涡轮传向压气机,会使测量得到的涡轮和压气机的效率分别高于和低于实际值。本文对增压的热传递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一种有效计算方法对涡轮和压气机的效率特性进行了热传递校准。校准后的涡轮和压气机效率特性与增压冷试台架上测得的数据符合较好,最大误差低于4.7%。

  • 标签: 增压器 热传递 效率 校准
  • 简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了某离心压缩机小流量模型级采用有叶扩压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级的效率,然而由于考虑到有叶扩压可能对于叶轮造成冲击,因此在有叶扩压的使用问题上需要非常谨慎。在扩压叶片前缘与叶轮轮缘的距离较近位置的前提下,在不同流量下对其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叶片扩压存在时叶轮上的压力脉动。结果表明,叶片扩压对叶轮有着强烈的冲击。

  • 标签: 离心式压缩机 数值模拟 小流量级 非定常计算
  • 简介:为了满足排放法规、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加快动态充气的响应,针对配置可变喷嘴涡轮增压(VNT)的轻型卡车柴油机,设计了增压压力控制逻辑。控制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喷油量查询增压压力脉谱(MAP),确定目标增压压力。采用开环预控制和闭环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结构对增压压力进行控制,并通过排放试验标定了增压压力基本MAP、预控制MAP和PID参数因子MAP。发动机试验台上的实际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实际的增压压力能够有效跟踪设定值,控制误差不超过8%。

  • 标签: 柴油机 可变喷嘴增压器 控制逻辑 参数标定
  • 简介:通过实验,测量出sic和al2o3两种不同材质的微燃烧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谱辐射曲线.比较分析各影响因素不变时外壁面的辐射能谱.结果表明:gash电池高效接受光电子的波长范围内,al2o3材质的微型燃烧在其能够达到的温度范围对提高微型热光电系统的热电转化效率有更为明显的作用,而这个温度界限通过实验很难确定.根据自身“小样本,贫信息”的特点,采用灰色理论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并得出温度在1418k内,a12o3的eλo-1.7较sic更高.

  • 标签: 微热光电系统 微型燃烧器 辐射材料 壁面温度
  • 简介:绞吸式挖泥船要求电轴机组满足船舶倾斜摇摆的要求,即当船舶纵倾5°、横倾15°、纵摇7.5°、横摇22.5°时,电轴机组都能正常运转。电轴机组由发电机、公共底座、高弹性联轴器、柴油机组成。电轴机组直接刚性焊接在船舱底板上,由此产生很多弊端。本文提出在两者之间采用隔振连接,选用隔振时应考虑到电轴机组的机构尺寸、承载能力、隔振效果等因素,隔振安装在公共底座和船舱底板之间。通过隔振计算来确定隔振型号和其布置形式。以保证机组在满足船上工作环境要求的同时,能更好的稳定运行。

  • 标签: 隔振器 挖泥船 电轴机组
  • 简介:对一种新型简化cpc(非追踪式复合抛物线聚光板)式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太阳能高温空气集热系统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实验数据对该传热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该系统由多个集热单元组成,每个集热单元包括一个简化cpc集热板,一根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在玻璃集热管内安装一个u形铜管.流动空气在各级u形铜管内被逐级加热.计算研究表明:系统空气最大出口温度可达到200℃,系统平均集热效率达到0.3以上,整个系统表现了良好的高温集热特性.同时,计算也表明当系统工质流量增加时,只要系统增加更多的集热管以增加系统总功率即可满足工质温度达到200℃的设计要求.研究提出的新型简化cpc式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太阳能高温空气集热系统是一种有工业实用前途的太阳能集热;研究提出的传热模型模拟效果也可以满足一般性工程计算需求.

  • 标签: 太阳能 高温集热器 数值模拟 传热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