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工程造价制度改革涉及到全国的各个行业。10多年来,各行业都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改革进取,但这种建立在统一定额基础上的造价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却大相径庭。笔者认为,不从根本上改革造价制度,就难以科学、真实地反映建筑产品价值和建筑水平。统一定额及标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工、材料、机械在全国基本上是

  • 标签: 定额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工程造价 计划经济 施工企业 建筑行业
  • 简介: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也曾是“中国之忧患”。中国春秋时代约有170个国家,进入战国时代,已经合并为7国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自此历经两千余年,中国始终保持统一的状态。促成中国统一的因素主要是社会人文方面的因素,其次是自然力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包括黄河)。黄河洪水大,泥沙多,河道淤积严重,造成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土地,带来大量生命与财产的损失。这就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又能指挥有关的群众,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战国后期的孟子(公元前300年左右)就强调天下要“定于”,也就是只有统,才能安定团结。

  • 标签: 中国 黄河 统一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行政许可工作中的问题越来越完善。为此,各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继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水行政许可工作也进入实施阶段。邢台市统一水行政工作实施三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行政许可 市场经济体制 行政服务中心 经济社会 制度改革
  • 简介:党的十八大是次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强化忧患意识、使命意识、群众意识,常怀忠诚之心、奉献之心、爱民之心,更新观念,齐心协力,拼搏奋进,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为全省水利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反腐倡廉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反腐败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 简介:1问题的提出《水法》第九条规定'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流域水利规划和进行地区水利规划以及灌区规划设计中,都充分体现了这基本原则。但是由于灌区建设投资大,受国家投资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灌区建设往往是分期实施的,有的建设周期拉的很长。灌区管理也在边建边管的过程中

  • 标签: 灌区 水资源统一管理 可持续发展 资源水利
  • 简介:锦屏级水电站工程建设区移民搬迁安置以国家有关移民政策为指导,围绕保证移民生产生活资料.尽快提升原有生产生活体系,跨越式地发展自身经济,融入到移民安置新环境,与安置地居民和谐相处共同走向致富道路。其搬迁安置经验教训可供其他电站借鉴参考:

  • 标签: 建设征地 移民 质量 后评价 锦屏水电站
  • 简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作为种必不可少的人类生存基本资源,其供给的安全性是必须得到保障的,因而其合理配置也就成为了唯选择。除工程技术、经济手段上的要求外,基于水资源分布的自然属性,管理体制必须与之相适应。旧的管理体制必当依据于新形势的需要而加以变革,因此,本文提出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管理体制。

  • 标签: 水资源 统一管理 水法制建设
  • 简介:根据我国当前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总体要求,通过增加水生态环境、水利法制建设和水利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了更加完整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特点,通过建立模糊聚类迭代模型,采用基于重要性互补的二元致性方法确定权重,以避免和消除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缺陷,确保评价成果的客观性。最后,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权重确定方法应用于浙江省、辽宁省、湖北省和甘肃省4个典型省份的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部分发达省份水利发展较快,这些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应的水利现代化水平也较高。

  • 标签: 中国 水利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聚类迭代模型
  • 简介:水利现代化最基本内涵是水利与经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水利现代化评价应以此为指导.本文根据水利现代化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参照水利发展规划和水利现代化目标确定评价标准值,采用模糊识别循环迭代法计算动态权重,最后采用加权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将研究成果在辽宁省进行应用,评价结果符合辽宁省水利发展规律,能够客观反映辽宁省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

  • 标签: 水利现代化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动态权重
  • 简介:针对目前支流生境替代保护工程缺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本文建立了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水文情势、河流水质、生物群落和物理结构4个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实际工程对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该指标体系能够为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行业主管部门完善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技术标准体系提供定的参考。

  • 标签: 支流生境替代保护 评价指标体系 鱼类多样性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本文以1993年为现状水平年,选择了反映社会经济情况、水资源数量情况、供水及工程情况、需求水、用水及节水情况、水质情况五大类别,13个评价指标,初步对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八个流域片和72个二级分区进行了水资源紧缺程度和缺水类型的综合评价

  • 标签: 水资源 综合评价 指标
  • 简介:本文对洱海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洱海污染源以面源为主,湖面降水和内源释放次之,工业和城镇生活的污染贡献率相对较低。洱海的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总磷和汞,其中总磷污染最为严重。洱海从1992~2001年富营养化水平保持在中营养水平,现正处于中营养向富营养湖泊的过渡阶段。洱海在1993~2000年之间,总硬度和总氮上升趋势明显。洱海运行水位对洱海水体总磷的变化影响明显。

  • 标签: 湖泊 水质评价 洱海
  • 简介:征迁安置管理评价体系建立,目的在于对征迁安置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南水北调京石段实践,探讨了评价指标及评价内容,提出了包括8个方面27项评价指标及79项评价内容的征迁安置管理评价体系,分析了单项评价、阶段评价、综合评价的组织方式、评价时间和评价方法,提出了重点评价内容。

  • 标签: 征迁安置 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
  • 简介:为分析我国各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程度,研究人员选择水资源量、社会经济、供水、需水、缺水和水环境6个方面共24项指标,建立了水资源紧缺程度综合评价模型,对80个流域二级区的现状(1993年)、2000年、2010年3个水平年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海河、汾河、渭河流域以及山东半岛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地区;水资源量不足是造成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的主要原因;南方山丘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供水能力不足、工程建设滞后是造成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水环境恶化已成为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重要影响因素。至201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程度将呈递增趋势。

  • 标签: 水资源供需平衡 水资源评价 评价指标 权数 隶属度
  • 简介:河湖水系连通是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增强抵御旱涝灾害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战略举措,而如何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进行评价,是相关部门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决策和管理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包含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等3个方面共23个指标的河湖水系连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影响评价的独特特征,指出在般情况下对连通的影响需要在单区域(调水区或受水区)和整个连通区上分两个层面进行评价,从而评价指标可能在两个层面上都存在阈值,初步讨论了各单指标的评价方法。

  • 标签: 河湖水系连通 影响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 简介:“引江济太”调水是通过河湖水系连通改善太湖流域水资源配置、修复太湖流域水环境、保障太湖流域用水安全的典型案例,调水的影响为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以“引江济太”调水为例,对所建立的“河湖水系连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基本能反映和评价河湖水系连通的主要影响;“引江济太”调水的影响较为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善城镇供水保证率、补给深层地下水、改善水质和景观等方面;由于“引江济太”调水仅为长江和太湖流域之间连通的部分,调水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总的来说较小。

  • 标签: 河湖水系连通 影响 评价指标体系 引江济太
  • 简介: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详细对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指标与限值,指出我国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认为我国相关评价标准体系应当借鉴欧美等国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补充完善,增强其系统性和针对性.建议采用综合水质指数评价方法评价我国水源地水质状况,综合考虑水体理化性质、微生物和毒性指标,实现评价结果由单因子评价水质参数是否合格向水源地水质状况等级划分转变,使我国水源地水质评价由单因子评价向综合评价方向发展.

  • 标签: 水源地 水质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 简介:绿色小水电的发展兼顾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对绿色小水电进行综合评价是农村水电开发管理领域中的项创新性举措.本文从自然生态状况和社会环境状况两个方面构建了绿色小水电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富江小水电站进行绿色小水电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富江小水电站的“绿色”等级为中等偏上,仍有进步提升的空间.开展绿色小水电评价,能够引导小水电的开发管理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的利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 标签: 绿色小水电 多级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