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自制的水溶性松香树脂酸钠模型物与一定浓度Ca^2+作用下的树脂酸钙生成量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模拟造纸实际生产过程中树脂酸与湿部系统中Ca^2+作用生成的树脂酸钙障碍物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a^2+与水溶性或胶体性的树脂酸钠进行离子交换,生成黏性高且有聚集成大颗粒倾向的树脂酸钙。溶液中Ca^2+浓度越大、pH值和温度越高,树脂酸钙生成量越大,且生成树脂酸钙所需的时间越短。

  • 标签: 树脂酸钠 CA2+ 树脂酸钙
  • 简介:本专利是一种水溶胶型皮革填充树脂的制备方法是将丙烯酸类单体20%~30%、表面活性剂0.2%~2%、引发剂0.1%~2%、两亲性溶剂5%~30%、碱1%~5%分子量调节剂0%~2%和水在60℃~90℃下聚合反应1小时~4小时.制得水溶胶型皮革填充树脂。本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制得的产品粒子尺寸小于10mm,由于粒子尺寸极小,因而渗透能力极强,对皮革的松面部位有极好的填充效果。一经使用.能有效改善由于松面引起的皮革部位差异.使成革更为丰满紧实.特别是用于全粒面牛皮的干填充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皮革填充树脂 制备方法 水溶胶 分子量调节剂 粒子尺寸 填充效果
  • 简介:采用树脂吸附法处理酸析黑液废水并回收木质素,考察了树脂吸附-脱附的影响因素,并优化了相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黑液经酸析-固定床吸附处理后,CODcr由72000mg/L降至9000mg/L,去除率为87.5%,木质素去除率达到98.0%,色度由16000倍降至8倍,去除率高达99.9%。酸析得到粗木质素,树脂吸附可分离回收较纯木质素。可生化性实验表明,经树脂吸附处理后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该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靠,运行成本低,在废水处理的同时实现了资源回收,且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良好条件。

  • 标签: 黑液 树脂吸附 木质素 资源化 可生化性
  • 简介:采用溶液聚合法,以天然植物资源棉短绒纤维为原料,经醚化制得羧甲基纤维素(CMC),然后与丙烯酸(AA)及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最后经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交联制备得到高吸收性树脂(SAP)。制备的高吸收性树脂吸收去离子水的能力超过2500倍,吸收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高达310倍左右,高吸水性树脂经充分吸收润涨后呈透明胶状。

  • 标签: 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收性 纤维制备 棉短绒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天然植物资源
  • 简介:以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以丙烯腈和苯乙烯为硬单体,加入丙烯酸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改性剂,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改性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并讲座了影响乳液性能的一些因素。

  • 标签: 改性丙烯酸树脂 皮革涂饰剂 乳液聚合
  • 简介:本文是有关制革的资源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以向消费者传递皮革产品的环境负荷。这些结果表明在皮革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皮革鞣制和整饰工段、电能的生产以及运输阶段均会产生明显的环境负荷。为加工得到100m^2鞋面革,用于产生电能的化石燃料会产生巨大的环境影响,即相当于使全球变暖的15,189.90kgCO2等同物和产生酸雨的72.94kgSO2等同物。并且在这个生命周期中还会使用174kg煤、6.5kg石油、17.4m^3水、348kg化料(其中204kg为有害物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17m^3废水、55kgBOD、146kgCOD、732kgTDS和1445kg固体废弃物。皮革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总固体废弃物为1317kg,其中屠宰过程、鞣制过程、整饰过程中产生的可降解的固体废弃物约为80%,由鞣制和整饰过程以及电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质约为14%,且鞣制和整饰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约为6%。

  • 标签: LCA 皮革 资源利用 物质流动 生态分析制革可持续发展
  • 简介:对丙酮法合成的水基聚氨酯树脂凃膜耐水性的提高进行了报导。作者选用了硬脂酸单甘脂(GMS)、聚硅氧烷二醇作为小分子扩链剂并以二聚酸聚酯二醇作为软段合成了含有侧链的水基聚氨酯树脂系列、探讨了DMPA用量、聚氨酯侧链结构种类等因素对水基聚氨酯树脂分散体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合成出了耐水性更好的水基聚氨酯树脂皮革涂饰剂。

  • 标签: 聚氨酯树脂 聚硅氧烷二醇 二聚酸聚酯二醇
  • 简介:对纯化高粱淀粉过程中所得到的淀粉共生天然色素进行了树脂分离纯化研究。得到了树脂分离高粱淀粉共生色素的吸附动力学结果,3种大孔吸附树脂HPD-600、AB-8、H103对高粱红的吸附为慢速平衡型。通过对树脂分离所得色素成分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分析得出,高粱籽粒淀粉共生色素与高粱壳中的高粱红主要成分是同样的物质,鉴定出所分离的主要成分之一为5,7,4′-三羟基黄酮。

  • 标签: 高粱淀粉 色素 树脂
  • 简介:就测定Cr(Ⅵ)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和反向自动参比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从检测限、精密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两种方法都能很好地应用于江河水的分析.反向自动参比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能简便、快速地测定海水中的Cr(Ⅵ),适于现场实时监测,具备简便、快速、精密度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线性范围为0~50μg/L,回收率在97.5%~102.8%之间.

  • 标签: 流动注射分析 海水 江河水
  • 简介:采用流动注射次溴酸法测定江河水和海水中的氨氮,将其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改变氧化液的用量、进样体积等条件,可以更好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对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400μg/L,检出限是2μg/L,相对标准偏差(连续进样11次)是0.36%。

  • 标签: 注射流动分析 氨氮测定 次溴酸法
  • 简介:水性丙烯酸酯树脂涂饰剂是目前最常用的三大水性涂饰剂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其改性的原理、方法及特点,概述了环氧树脂、聚氨酯的改性。

  • 标签: 水性涂饰剂 丙烯酸酯树脂 改性
  • 简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其化学键结合机理.在两相界面内,羧化聚醚会同时与纤维和聚酰胺树脂发生化学键和氢键结合,起着偶联作用,从而提高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达到复合材料增强的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羧化聚醚进行界面改性处理的纤维与聚酰胺树脂共混复合材料在低温脆断后,纤维外形不清晰,界面较模糊,纤维与聚酰胺树脂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界面粘合作用.

  • 标签: 竹纤维 聚酰胺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 简介:通过建立流动注射体系,结合分光光度法,以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反应生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作为浊度标准液,实现了对制革过程中多个工段的废水浊度的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0NTU,相对标准偏差为3.93%(n=10),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该法与国标法相比,操作更加简单快速。同时所用的流路可用于样液色度的测定,使得应用更广。

  • 标签: 流动注射 浊度 制革废水
  • 简介:通过乳液型双酚A环氧树脂(BAE)对聚乙烯亚胺(PEI)进行改性,制备出了具有强阳离子性和反应活性的改性PEI纸张增强剂。讨论了增强剂组成、添加量和助留剂添加量等因素对纸张强度的影响,并用SEM对纸样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E树脂的引入可增加聚乙烯亚胺分子与纸纤维的结合强度,改性PEI可使纸张湿强度从14.46%提高到21.65%,环压指数提高42%;SEM分析表明,纸张断裂是由纤维断裂引起的,为改性PEI可增加纤维间的结合强度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聚乙烯亚胺 环氧树脂 纸张增强剂 环压指数
  • 简介:通过测定苯乙烯一马来酸酐树脂AST、MT和MTc的基本性能及其复鞣填充后坯革的物性。结果表明,AST、MT和MTC耐铬、耐盐和乳液稳定性等性质优良;先用苯乙烯一马来酸酐树脂与铬粉一起复鞣能降低废液中的含铬量;AST、MT和MTC复鞣填充后的坯革的弹塑性、柔软性优良,MT复鞣后的坯革部位差最小,MTC复鞣后的坯革机械强度最优。

  • 标签: 苯乙烯 马来酸酐 树脂 表面张力 复鞣
  • 简介:1辛香料油数脂的呈味特点及使用方式为更深入研究辛香料油脂的应用,使客户使用方便且有效果,丰泽久芳有限公司应用部组织了辛香料油树脂与辛香料感官对比评价,总结果见附表。

  • 标签: 辛香料 油树脂 应用 调味料 方便面 对比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