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作者根据生产实践,论述了提高铬猪修饰鞋面率的方法及注意点。认为除了进行合理的湿态操作外,在干态整理中,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涂饰剂,主要干燥前用丙烯酸树脂打底、绷板干燥定型等.这样处理得当,一般能增加面积得率8~12%.

  • 标签: 鞋面革 铬鞣 得革率 猪皮
  • 简介:按结构将国产与进口的合成鞣剂分为3组进行复对比实验。通过不同浓度的合成鞣制作用蓝坯,考查作用后坯干燥过程的脱水、厚度变化及作用前后的Ts变化,发现了每一组内有相似的变化结果,明显的差别是在Ts值上,复及加脂前后Ts与鞣剂类型及使用合成鞣剂浓度有直接关系。

  • 标签: 合成鞣剂 复鞣 含水量 厚度 TS 后坯革
  • 简介:本文对尼日利亚几个地区的传统植样进行了分析,以评价其物化性能并与国际认可的标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某些品种的质量可以达到国际认可标准.本文还对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皮革质量提出了改进意见.

  • 标签: 理化分析 皮革 常规鞣法 植鞣 尼日利亚
  • 简介:将萘磺化,以萘磺酸、4,4'-二羟基二苯砜以及甲醛为基本原料,用正交实验L9(34)的方法,对它们的缩合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对一系列的萘砜缩合物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分析考察.1)缩合物的一般理化性的分析,如固含量、pH值、黏度、耐酸性以及鞣质含量;2)缩合物的性能的考察,如它们的性、耐水洗以及成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萘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5%,甲醛的质量分数为20%时,可使成的横向撕裂强度达到49.07N/mm,纵向撕裂强度可达到47.09N/mm;主的Ts可以达到82℃;成品中甲醛的含量最低达到18.30mg/kg.在的感官判断上具有较好的丰满、弹性,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合成鞣剂使用.

  • 标签: 砜型合成鞣剂 制备 鞣革性能 萘磺酸 4 4′-二羟基二苯砜 皮革
  • 简介:以染料吸收率、坯表面着色深度、颜色耐干、湿擦牢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硫酸铵甲醛染前预处理及六次甲基四胺染前预处理中各因素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用光学仪器对染色坯表面着色深度进行检测,以CIE1976(L~*a~*b~*)色度空间及其色差公式评定面着色情况.根据表面纤维碎末的红外反射谱及染料上染速率曲线推测表面着色深度提高的原因。检测染色坯的耐湿热稳定性证明染前预处理不影响的耐老化性能。

  • 标签: 鞣剂复鞣坯革 染色工艺 预处理
  • 简介:(一)代替铬的必要性近年来,每年环境期刊都强调代替铬、或通过更好地利用铬,渐渐地将铬废渣含量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必要性。Sykes博士的“为21世纪作准备”的论文中强调了这个必要性,美国皮革化学家协会志上也刊登全世界皮革科研所长人们的观点综述,铬及铬的课题以不同的标题定期再一次出现:更有效地利用铬;代替铬闪避对于排出物更严格地控制;更有效地代替

  • 标签: 鞣革化合物 鞣剂 钛铝 TAL
  • 简介:皮革的微观结构取决于原料皮的品种质量,构形区段和皮革的制造方法,并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确定铝钛锆对鞋面微观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用铝钛锆和铬——参比作为研究对象,用皮革可比半面研究纤维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采用的原料皮为小牛皮、牛犊皮和中牛皮,皮革的制造方法为公认的方法以加工成实验和参比。物理机

  • 标签: 鞋面革 纤维结构 铝钛锆鞣 性能
  • 简介:利用自制的CO2超临界流体制革设备,考察了CO2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条件下的铬因素:初始pH值和温度的影响.通过对各实验条件下坯的收缩温度、铬含量、铬的渗透以及坯的状态等进行评价鞣制效果,得到了在CO2超临界流体条件下的铬的最佳初始pH值为3.5,最佳鞣制温度为34℃.

  • 标签: 介质 铬鞣机理 制革 鞣制 CO2超临界流体 温度
  • 简介:用氨基化合物,乙醛酸和双氰胺树脂等分别处理浸酸裸皮的软化裸皮后进行少铭鞣制。与未处理的比较,蓝收缩温度升高,废液中铭含量降低,其中以双氰胺树脂最为有较。

  • 标签: 氨基化合物 乙醛酸 双氰胺树脂 铬鞣 制革 吸收率
  • 简介:从原料皮变成毛皮制品需要经过前准备、鞣制、染整三个阶段。从组织学观点来看,毛皮是利用原料皮中的毛被、表皮和真皮;从化学组成来看是利用胶原和角蛋白部分。

  • 标签: 毛皮 原料皮 鞣制 染整 毛被 化学组成
  • 简介:研究了高pH值铬、无浸酸(助剂)铬、常规浸酸铬及无盐浸酸铬4组前准备条件不同情况下的铬。结果发现无盐浸酸铬结合铬(Cr2O3)量最大,最小的最高pH铬。无盐浸酸铬有合格的物理性能。

  • 标签: 浸酸 铬鞣 助剂 无盐浸酸铬鞣 铬结合 制革
  • 简介: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条件下的铬,由于鞣制介质等与常规铬的截然不同,其铬势必与常规工艺有所不同.利用自制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制革设备,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铬作了L16(44)正交实验.考察四个影响因素:皮张部位、压力、机械作用和铬鞣剂用量对两个指标收缩温度和Cr含量的影响.得出了固定鞣制时间为60min的最佳铬条件为:压力7.5MPa,转速50r/min,KMC-2铬鞣剂用量6.0%的初步研究结果.

  • 标签: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 介质 铬鞣 机理 鞣制 皮革
  • 简介:研制了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生产中,对不浸酸铬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浸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强复灰5~6h后,用C-2000进行鞣制,成柔软性、面积变化与常规鞣制相当,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比常规鞣制略高.

  • 标签: 不浸酸铬鞣 工艺平衡 皮革 鞣制 加强复灰法
  • 简介:利用自制超声波转鼓,研究了在铬初期或铬末期施加超声波(23.7KHz)对铬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超声波对铬初期的促进作用,即铬初期施加超声波可以促进铬鞣剂的渗透和与皮胶原的结合,使内铬含量高,的Ts升高.鞣制末期施加超声波对铬几乎无影响.从整个铬过程来看,超声波对铬的影响程度不大.用阳离子色谱法分析铬溶液的电荷组分的变化情况表明,超声波(20KHz)作用于不同碱度的硫酸铬溶液后,铬液电荷组分的种类和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超声波在铬过程中并未改变铬鞣剂的分子结构,也未改变铬鞣剂与裸皮的结合方式,从而对铬的结果影响不大.

  • 标签: 铬鞣 超声波 阳离子色谱法
  • 简介:本文介绍了我们对碱式硫酸铬溶液及碱式硫酸铬和碱式硫酸铝的混合溶液的研究情况,我们利用离予交换色谱(IEC)和凝胶过滤色谱(GFC)进行分离.配合光学检测量和电导检测等进行检测,将分离出的馏分加以收集,然后测定各馏分中的SO24-、Cr3+,A13+的含量.并探索各馏分的光学特性。通过以上工作.摸索出了一整套铬液.铬——铝液组成研究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同时也揭示出了铬——铝液中各络合物组成的电荷分布及分子尽寸分布的情况.

  • 标签: 铬-铝鞣液 组成 分析方法 鞣剂
  • 简介:进入夏季,鞋面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出现在重庆皮革市场的各程羊皮来自河南及河北,而广东和国外的牛皮则成为重庆中高档鞋面用,为了体现夏季女式凉鞋的多种效果,人造成为最合适的材料。综合以上因素可知,首庆鞋面料市场是牛羊皮和人造三分天下的局面,中高档鞋较多使用牛皮,中低档鞋多数用羊皮,

  • 标签: 人造革 鞋面革 羊皮 牛皮 重庆 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