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由中石化齐鲁分公司承担的“MBS树脂新牌号开发”项目通过鉴定和验收。项目开发出高透明MBS新牌号QIM-03,制备出易加工、低黄色指数MBS树脂新牌号QIM-05,并针对国内MBS树脂普遍存在流动性差、表观密度偏低等问题,对后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使MBS的表观密度和流动性明显改善,这3项技术具有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应用结果表明,QIM-03、QIM-05牌号MBS树脂,用作PVC制品透明、抗冲改性剂时,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

  • 标签: MBS树脂 制备方法 流动性 表观密度 产品质量
  • 简介:20062034由聚氨酯弹性体(PUE)及有机改性层状硅酸盐组成的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基于聚(丙二醇)、4,4′-亚甲基二(环己基异氰酸酯)、1,4′-丁二醇及有机粘土。这些新型PUE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断裂应变增长超过150%,但硬度保持不变。疲劳性能有了显著提高(加入3%有机粘土时,疲劳性能提高最大)。文中对于异氰酸酯指数对PUE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该指数为1.10时,断裂应力及伸长提高最大。(CA140:43402)

  • 标签: 聚氨酯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 材料力学性能 异氰酸酯 有机粘土
  • 简介:制备了不同亲水程度的丙烯酸热塑性共聚物,将其加入水性脲醛树脂悬浮液中,加入量为5%~10%。亲水性强的丙烯酸热塑性树脂制成水溶液加入脲醛悬浮液中;而疏水性强的丙烯酸树脂则制成表面活化荆稳定型乳液加入脲醛树脂悬浮液中;亲水性适度的丙烯酸树脂制成自分散水性悬浮液与脲醛树脂悬浮液混合。未通过热塑性树脂改性的脲醛树脂(其质量分数为60%)其黏度为约112mPa·s(30℃),加入5%热塑性树脂(其质量分数为58%)改性后的脲醛树脂悬浮液黏度为114mPa·s左右(30℃),当加入10%热塑性树脂(其质量分数为63%)时,所有改性过的脲醛树脂悬浮液的黏度均超过200mPa·s。通过降低热塑性树脂的分子质量可使改性后的脲醛树脂的黏度降低约50%。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显示,通过疏水性和亲水性适度的热塑性树脂改性的脲醛树脂发生相分离,热塑性树脂分散于连续的脲醛树脂相中。而由亲水性强的热塑性树脂改性的脲醛树脂显示为单相。

  • 标签: 热塑性树脂 脲醛树脂木材粘合剂 化学改性 耐湿性 韧性
  • 简介:最近,德国RAMPF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铸塑级树脂,其加工性能类似于目前使用的环氧树脂。该铸塑树脂可应用于加工运输系统的机械部件或是攀崖用鞋的鞋底,它还适宜用于制造冷藏柜保温泡沫、包装容器等。聚氨酯因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以及较好的机械性能和高达160℃的热稳定性而为人们所熟知,其实它更大的优点是减少了脱模时间、降低能耗、加工成本也较低,材料成本也更实惠。

  • 标签: 环氧树脂 聚氨酯 树脂性能 铸塑 接近 加工性能
  • 简介:20062021木陶瓷/SiC复合的电磁波吸收特性通过烧结酚醛树脂粉、木粉和SiC粉的压密混合物制备的木陶瓷/SiC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特性采用测量S-参数(综合反射系数)装置进行网络结构分析,并且同堆积密度,X-射线分析,电阻率和电子显微镜微相结构分析相结合进行了分析讨论。将30%质量分数的酚醛树脂粉和70%的木粉压密混合物进行碳化制备的木陶瓷在2GHz频率下有的吸收峰(50db)。而SiC粉的加入在高频区9GHz含47%SiC的烧结复合材料样出现了漂移混合吸收峰。SiC的加入促进了基体木陶瓷的石墨化,增加了渗透性和堆积密度,且降低了电阻率。(CAl38:110760)

  • 标签: 酚醛树脂 网络结构分析 SiC粉 复合材料 X-射线分析 吸收特性
  • 简介:20062051高折射率弹性硅及其制备高折射率(Abbeno〉1.6)聚硅氧烷均聚物,具有改性基团,成簇型化学键接在聚硅氧烷骨架上。这种聚硅氧烷很适合作为生产眼内晶体的材料。四乙烯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和三苯硅烷(按1.4:1物质的量比)的加成产物经开环聚合反应,可得到玻璃状固体,其折射率为1.65。(CA139:165093)

  • 标签: 有机硅树脂 甲基环四硅氧烷 高折射率 聚硅氧烷 开环聚合反应 物质的量比
  • 简介:20051243含活性硅嵌段聚合物的护发素,20051244硅橡胶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基抗冲击热塑性组成物,20051245聚合物混合相分离机制制备多子LPDMS膜,20051246脱氢偶合催化剂存在下制备氨基官能的烷氧基聚硅氧烷的方法,……

  • 标签: 有机硅树脂 嵌段聚合物 制备方法 接枝共聚物 PDMS膜 分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