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前,全球化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冲破民族国家的疆界,迅速改写着地方、国家和地区的意义.对妇女而言,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使超越国家边界的妇女问题迅速攀升,如贫困的女性化,女性移民人口的增长,等等;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妇女运动在全球范围里的连接,比如联合国的世界妇女大会,跨国NGO妇女组织和因特网.为界定这些全球化的新发展,推动全球范围内妇女运动的发展,自上世纪后期,"全球女性主义","跨国女性主义"的概念先后出现.本文将以上世纪70年代之后历次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的实践为开端,进而转入对全球女性主义的思想理念--全球姐妹情谊(globalsisterhood)的分析,然后通过对跨国女性主义的实践和理论的介绍,进一步考察跨国女性主义的知识生产过程的特点.

  • 标签: 全球女性主义 全球姐妹情谊 跨国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知识生产
  • 简介:女性主义哲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女性主义实践运动和女.f生主义各项理论探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女性主义哲学家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体验,对与现实有关的哲学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女性主义哲学指南》(TheCambridgeCorn—paniontoFeminisminPhilosophy)即体现了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它是一本能给读者带来新视野和新启发的好书。

  • 标签: 西方女性主义 哲学家 指南 20世纪70年代 评介 哲学问题
  • 简介:电影史上弗朗索瓦·特吕弗的、让·吕克·戈达尔的、英格玛·伯格曼的、后来法国人雷奥斯·卡拉克斯的,无论怎样不同或各有特点,它们都叙述了同样的一个故事:两个早已存在却互不相识的人或事物如何宿命般地发现彼此认识,从而有意或无意地、自愿或被迫地互相建构、互相完成.这样的故事总是带来相似的结局:无论如何是悲剧但绝不悲情;制造或揭示伤痕但不失真诚;真相让人失望但也让人领悟;表面上互相怨恨但终因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而互相感激.在陈顺馨、戴锦华选编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中,民族主义遇见女性主义,或者说女性主义介入民族主义,按照戴先生在导言中所言,两个"在其各自独立的表述系统中形同水火"、"并置起来似乎十分逻辑也不无荒诞"的事物最终相遇,故事依然按照既往的"相遇"文本叙事逻辑发展但无疑更加精彩.

  • 标签: 《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民族主义 妇女权利 价值观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组织出版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汇集众多依靠第一手调查资料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现实问题的真切关怀.中国目前的性别研究,总体上仍然处于开拓阶段,反映在该书上,也有一些还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 标签: 性别研究 女性主义 中国 转型时期 《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 书评
  • 简介:本文主要关注马克思理论中的女性主义和性别方面。马克思的方法论为我们将性别与阶级、女性主义与反抗资本主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提供了工具和范畴。然而,他的贡献并非直接的,因为马克思并未发展出一套关于性别的理论。对我们来说,将再生产劳动力、奴隶劳动力、移民劳动力、南半球劳动力以及失业者融入对资本主义及其劳动分工的批判性分析中是至关重要的。再生产劳动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广泛的人类活动,也是工人阶级内部发生分化的主要领域。1970年代,女性主义者发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寻求到一种从阶级观点出发阐释女性压迫根源的理论,从而形成了一场既改变了马克思主义也改变了女性主义的理论革命。承认女性的家庭无偿劳动在劳动力生产中的核心地位不仅重新定义了家务劳动,也重新定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以及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这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马克思及其著作,推动女性主义的发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 性别 再生产
  • 简介:丹麦一所大学公布了一项跟踪研究报告:男老板在有了女儿以后,会改变他们对待女性员工的态度,更容易给女员工加薪。看到这个研究,我选择相信,同时想起了我的爸爸。有一天,酒过三巡,他和另一个大叔在饭桌上争论起来:"女人是否要努力拥有自己的独立事业。"有两个儿子的大叔说:"外面的世界,是男人的世界,女人的职责就是收拾家、带孩子。像我老婆,现在每天带孙子,不知道有多充实。"

  • 标签: 女性主义 萌芽 人的世界 女性员工 女员工 女人
  • 简介:在安全困境中一个国家的安全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的基础上,传统安全观过于强调军事安全和国家安全,(2).   [9]郭夏娟.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环境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

  • 标签: 女性主义安全观 试论女性主义
  • 简介: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一直是具有争议的翻译研究学派之一,在其起源阶段,女性的话语权一直是被迫翻译成处于主导地位的父权话语之下。随着翻译的逐渐发展,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它使我们注意到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身份、性别、政治立场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妇女运动不仅将性别意识带入到翻译研究中,而且对人们在社会刻板印象,语言形式,语言与政治翻译,译者的身份等方面的观念转变作出了贡献。

  • 标签: 女性主义 语言形式 固有偏见 语言中的政治
  • 简介:女性主义叙事学3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科界定、学术传统、研究范围、理论构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6个方面有其特点。作为女性主义和经典叙事学研究的整合,女性主义叙事学体现了一种文本形式分析和社会政治批评并重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其在学科界定、理论建设、研究方法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女性主义叙事学应当逐步建立完善的学科理论范式、科学合理的学科评判标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科理论模型,以便促进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继续发展与具体研究的稳步推进。

  • 标签: 女性主义叙事学 研究范围 理论构建 研究方法 研究意义
  • 简介:随着女性主义的不断演进,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近十多年里,“后女性主义”成为流行用语。作为又一个被冠以“后”的术语,“后女性主义”概念一方面似乎宣示了女性主义的终结,另一方面,围绕它的界定、挪用或拒斥而生的论争又使这个概念本身成为女性主义政治演绎的场所。正是由于这种矛盾性,我们有必要厘清“后女性主义”的几种用法和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女性主义的时间性,或者说女性主义与历史的关系,为我们探讨其走势提供依据。一、何谓“后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如同“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常常被人们用来指与从前往往是压抑性的种种关系的彻底决裂。所谓“后”,就意味着这些关系已经被克服和取代,所以用“后”字强调一组在时间、政治和文化上新生的关系。然而如此简单地解释“后”的用法很成问题。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后”的概念所包含的时间意义预设了女性主义的终结,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被冠以“女性主义”的一些具体项目和辞令曾各领风骚,逞一时之兴,但是女性主义没有完结,方兴未艾的关于“后女性主义”的争论就是明证。原因之二在于,“后”作为一个标记历史的符号———尽管这还是一段正在延续的历史———不能揭示任何关于后女性主义争论的信息。不论是作...

  • 标签: 后女性主义 女性文化 主体性 巴特勒 朱迪 后结构主义
  • 简介:作者认为目前中国涉及性别和女性主义研究的文章,有关妇女家庭状况的调查研究多,但理论阐释少;对问题的描述多,但系统分析少;关于性别的意识形态呼吁多,但把女性主义研究放到一个广泛的社会系统中研究少;在分析中,对文化规范注重得多,但与制度因素相关的理论解释少。有鉴于此,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贡献,并阐释了研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性别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女性主义 方法论 社会政策 妇女地位
  • 简介:张洁是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一位女性作家,其小说伴随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从女性立场出发,对文学大胆言说,揭示了造成女性生存困境与被动地位的种种社会原因,为女性解放找到了一条可能的途径,从而在女性文学话语权实践方面迈出了积极而有意义的一步。在20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张洁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以其独特的女性书写在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 标签: 女性文学 女性话语权 女性主义 张洁小说
  • 简介:女性主义法学的论述必须结合法律的内部和外部观点,台北性/别探究(1998a)性工作摘要,所以用『女性主义运动』来概称当代法学的女性主义论述

  • 标签: 女性主义运动 展望法学 法学女性主义
  • 简介:作为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学派之一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批评,是在批判和借鉴弗洛伊德和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该学派所创立的性别理论和“女性写作”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这一学派在否定精神分析学说性别歧视的同时,却又难以摆脱其阴影;在强调女性生理、心理特征时,却忽略了社会经验,因而其成功与困窘并存.

  • 标签: 女性主义 精神分析 女性写作
  • 简介:当下对男性气质的忧虑变成一种普遍现象。阳刚和阴柔气质的划分,一直是父权制控制社会性别秩序的手段。阴柔化的男性气质之所以被攻击,在于其打破了内在的男性团结,挑战了既定的性别规范。父权制除了依靠政治和经济上整套完整的体制外,还有情感文化上的“恐惧-控制”机制。我们倾向于不假思索地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走“阻力最小的路”,但这种做法既伤害了女性也伤害了男性。要触及到父权制下两性气质的根本问题,必须把男性气质也纳入到性别研究的范畴。

  • 标签: 男性气质 恐惧-控制机制 父权制
  • 简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二题□屈雅君ThisarticlediscusestheissueoftheChinesetypewomanorgender,proceedingfromtwoquestions,“China:BetweentheSexes”and...

  • 标签: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批评 “人”
  • 简介:语言系统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为语言的认知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父权社会中女性和自然同为他者,二者之间是一种象征关系,形成“自然一女性”的隐喻思维。“自然一女性”的隐喻思维是导致性别歧视与自然歧视的根源,在语言上表现为两方面:自然女性化和女性自然化。要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生态关系,一要改变文化和社会观念,二要建立一个生态的语言系统。

  • 标签: 生态女性主义 隐喻 语言系统
  • 简介: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叙事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包括许多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由于女性主义叙事学把女性叙事经验视为叙事文本分析的基础,因此,在许多方面它与经典叙事学存在很大的差别。在整合女性主义叙事学各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这一叙事范式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女性主义叙事学 性别 叙事主体 文本生成 文本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