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探讨民族人类民族博物馆的关系及民族博物馆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由2008年人类民族世界大会筹委会、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民族人类民族博物馆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6日-18日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

  • 标签: 人类学民族 博物馆发展 发展学术
  • 简介:中国人类民族研究会教育人类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秉承多元、开放、包容、创新的学术情怀,聚焦民族教育发展的人文性与本土化。本届年会围绕教育人类研究理论与方法、民族教育实践问题、双语教育等民族教育政策与实践、国际民族教育比较研究四个主题。学者们展开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学术对话,睿智的思想进一步凝练了教育人类科发展方向,形成“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表达。依据当前教育人类科建设的特征,未来教育人类研究需要坚守良好的学术传统,同时开创研究的新范式,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人类话语体系。

  • 标签: “一带一路”战略 教育人类学 民族教育实践 双语教育 国际民族教育
  • 简介:西南民族传统艺术生成于西南独特的天地系统,多样化和富有特色的民族艺术构成了多元民族和谐共荣的人文景观。传统艺术来自民族生活的实际,以自发的方式代代相传并不断融入历经沧桑巨变的族群的再创造和个体的新体验,承载着族群在特定环境中生存的全部价值判断,并以体现着生命根本法则的美的形态跨越遥远的时空流传至今。其无言的教化塑造了民族的文化心理,并使民族保持了创造与更新的内源性动力。然而当今工业文明的负面作用造成的毁灭的飓风,将使民族传统艺术成为遗存。拯救因时代冲击波而发生蜕变和嬗变的民族传统艺术,是教育人类研究的时代课题。

  • 标签: 教育人类学 西南民族 传统艺术
  • 简介:豆豆读四年级了,他有一个做人类研究的爸爸。但是,人类到底是做什么的,豆豆却一直不明白。于是,今年暑假,豆豆跟着爸爸一起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知识彩虹糖田野调查是人类家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需要参与当地人的生活,记录他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 标签: 人类学家 田野调查 研究资料 生活
  • 简介:金博士撰写的《中国教育人类简史》,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节点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教育人类学科史研究著作。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教育人类从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的近百年间,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学科意识、研究主题、代表作品、学科制度和代表人物。该书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科发展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简明清晰地凝练了中国教育人类的学科发展线索,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中国教育人类发展与宏观社会演进的复杂关系,对中国教育人类的话语体系建构进行了初步探索。

  • 标签: 《中国教育人类学简史》 教育人类学 历史研究
  • 简介:【摘要】2007年10月26日至27日,由西南民族大学和人类高级论坛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人类高级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台湾中研院、美国夏威夷大学等海内外3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

  • 标签: 乡村人类学 人类学地方 人类学高级
  • 简介:【摘要】人类视域下的历史时态,并非一般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过去时,而是一幅融合了现在时与进行时,且没有完成时的动态历史图景。历史依赖于现在解释和重构过去;历史运用记忆和想象选择和连接过去,并且通过叙事将过去拉进现在;同时,地方历史在嵌入更为广泛的国家与全球体系中时,一方面表现出在殖民主义、现代主义和国家主义规则下的缺席和缺失,另一方面也通过符合自身文化秩序的实践不断再生产自身。由此,历史一改往昔单调与呆板的形象,呈现出富于生气和活力的另一种面貌。

  • 标签: 人类学视域 历史时态 视域历史
  • 简介:教育的人类研究和传统教育研究的差别,主要在于人类家基于文化立场更有兴趣探索教育的社会性关系,教育人类是对人在文化背景下处于教育场域中的发展问题的特别关注与研究。不同于技术思维取向下的传统学校教育研究现实,教育人类更体现了关系思维取向下的学校教育研究特点。

  • 标签: 教育人类学 教育研究 社会文化 技术思维 关系思维
  • 简介:吃马肉的行为经历了一个忽上忽下的历程。回望石器时代,旧世的狩猎者以野马肉大饱口福。首先驯养了马匹的那些亚洲游牧民族继续品尝着马肉,就像前基督时代的北欧民族一样。对马肉的禁忌最初是和古代中东帝国的兴起而一同产生的。罗马人也拒绝吃马肉,而且在中世纪早期,当教皇下令所有基督徒禁食马肉时,马似乎快要变成欧洲的神牛了。

  • 标签: 食马肉 行为 禁忌
  • 简介:人类纪录片的内容是人类研究和人类文化研究,是纪录片手段用于人类研究,人类纪录片也作为抢救人类文化的工具而存在

  • 标签: 人类学纪录片
  • 简介:王夫之是中国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社会的大变革给王夫之思想烙下了深刻的批判印记,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勉,对民族兴衰之命运展开了深刻的思考。政治斗争失败之后,王夫之辗转到学术领域,从此开始了40多年的教书著述生涯。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关于教育的作用。笔者运用教育人类的理论方法从民族发展、教育的可能性与必性、教学论等方面对王夫之民族教育思想进行解读,有助于更全面系统地理解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体系。

  • 标签: 王夫之 教育的本质 人的形成 教育的必要性
  • 简介:弗莱以其深奥而渊博的巨著(1957)而誉满欧美.与其说他是一位比较文学家,不如说他试图开创一种文学人类.至于比较文学近来强调的跨学科研究,弗莱早有身体力行的多年努力.重构或再造被人为割裂的一些原始联系,如创造与知识、艺术与科学、神话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正是弗莱赋予批评家的重要职能.如果我们要确认弗莱的文学观与文化人类理论最突出的契合点,那么可以说便是整体进化的思想.而人类对20世纪地球村时代的到来贡献了文化相对主义这一思想准备.弗莱对此也深受濡染.

  • 标签: 弗莱 文学人类学 文学观 文化相对主义 比较文学 文化人类学
  • 简介:人类笔记的写作动因,至今仍然是一个困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历史之谜。本文认为,晚年马克思写作《笔记》的直接动机是为了修订《资本论》二、三卷,但《笔记》的内容不仅丰富了而且超越了《资本论》。

  • 标签: 动因 资本论 超越
  • 简介:人类纪录片的内容是人类研究和人类文化研究,是纪录片手段用于人类研究,人类纪录片也作为抢救人类文化的工具而存在

  • 标签: 人类学纪录片
  • 简介:1.一个意义的世界在悠远而漫长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史前先民曾经用大地母亲身上的血肉——粘土来仿制成生命容器,并将这些生命容器用作饮食器具、随葬器具和瓮棺葬器具(主要用于儿童),其用意无非是借用地母的神奇魔力促使人的死而复生,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在实物造型的基础上再调动色彩和线条,对器身进行有意识地"装饰",其结果就是新

  • 标签: 彩陶纹饰 新石器时代 几何纹饰 造型 文化语境 岩画
  • 简介:教育人类致力于将人类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给民族教育研究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民族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人类的理论和实践支持。通过对教育人类的简要介绍,基于具有代表意义的个案分析并且梳理教育人类在中国的现状、发展、不足,揭示教育人类对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 标签: 教育人类学 民族教育学 本土教育
  • 简介:教育人类是将教育研究与人类视野及其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整合性学科,而人类的主要方法就是田野考察。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由研究人员带领博士生到民族地区的生活实际中进行现场教学,边考察、边学习、边探讨实际问题,从而提升研究的课题,

  • 标签: 教育人类学 教育研究 民族传统文化 价值变迁 学思 重点研究基地
  • 简介:文化人类是关于人的"文化"的学科,极适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研究。但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类和分析,发现运用文化人类的理论方法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科研成果尚未成规模,尤其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干——武术学科的研究成果更为鲜见。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 民俗民间体育 武术 文化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