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回顾与梳理行业标准WH/T27-2007《舞台机械验收检测程序》实施后的情况与存在问题,给出修订、改进的相关思考。
简介:一"在地性"究竟是指特定的艺术语言或创作媒介,还是处理艺术与特定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有些研究者认为"在地性"一词被一些主流文化机构不加批判地吸收与使用,从而降低了其艺术性和政治功效,成为了一种"问题概念"(Problem-idea)。而另一些学者则对"在地性"持批判态度,将其归于"价值的区域性、美感的独特性、观众或原住民的自发性、激情的原发力量。
简介:草原啊草原,辽阔的大草原,微风舞动绿浪,牧歌萦绕着炊烟。小河弯弯是草原的琴弦,奔腾的马蹄踏响了牧场的琴键。心随花海的蝴蝶追逐,情系这片起伏的山野,草原啊,辽阔的大草原。
简介:父亲给我讲过夜郎王母亲牵我走过古战场喝过彝人最醇的咂酒见过苗家最美的姑娘
简介:古代的宫廷贵族既上不了网,也没有电视可看,闲暇时多无聊呀!于是他们就派专门的乐师来为他们编曲奏乐,所以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很悠久的宫廷音乐传统.宫廷音乐的娱乐性很强,也有着很多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快来看看吧!
简介:中国当代艺术发展30年来,在不断国际化、观念化的同时,一些艺术家始终尝试着"在地化"的创作与实践。这种"在地化"倾向目前有多种表现,其一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以及符号,其二是用接近物派的方式,用东方传统哲学思想介入创作。那么这些"在地化"的尝试对当代艺术的作用是什么?"在地化"能否解决观众与当代艺术之间的隔阂?本专题拟从语词、翻译的学术梳理、思辨批评再到在地美术馆/艺术空间的案例,呈百家之言。
简介:奥尔夫曾说:“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植于躯体之中.”在生活中,“联觉”这种奇妙的心理效应无处不在,当我们欣赏一幅画、品尝一道美味或是聆听一首美妙的音乐时,它都有可能不期而至,从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简介:笙是我国古老的民族簧管乐器,它在历代的民族器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诗人罗也曾写有:“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唐凄切胜龙吟。最宜轻动纤纤玉,钵送当观艳艳金。”来颂扬笙。戏曲启蒙与春秋时期,唐代的皇家梨园就有笙师这个官名,《礼记·春官》记载:“笙师,掌教歙(吹)竽、笙、埙、箭、箫、篪、笾、管。”“笙师”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笙的声音独特应用范围很广,既是一件很好的独奏乐器。
简介:2018年9月27日-28日,中国(石牌)戏曲论坛在安庆市天域花园酒店举办。该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文化厅、安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安徽省艺术研究院、安庆市文广新局协办:安庆市黄梅戏剧院承办。
简介:2017年5月15日,以"时代之歌"为主题的第二季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动,在辽宁大剧院圆满落幕。近半个月的时间里,12台精彩的节目,不仅为沈城市民送来了一场艺术盛宴,更让人们记住了"公益""惠民""低票价"这样几个关键词。其实,从"第二季"这个字样我们不难看出,"时代之歌"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细数之下,短短两年的时间,辽宁演艺集团已经在辽宁大剧院策划承办了7次诸如此类的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现如今,这种接地气、
简介:2017年12月22日,由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发起的中国秦腔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安举行,省内外53家秦腔教育单位和秦腔院团集体签约加盟。
简介: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缄默知识的存在非常广泛,对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运用缄默知识能够帮助声乐教师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声乐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本文对缄默知识的含义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应用对策。
简介: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将迎来百年诞辰.为庆祝中央美术学院校庆,一群曾在美院生活、学习,并成长为当今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物的美院校友,记叙了自己的校园故事,有轻松有趣的青葱故事、笑掉大牙的校园八卦、学习艺术的宝贵经验,还有大量从未出版过的私藏故事,有趣有料,具有收藏价值.本书为官方指定的中央美术学院百年诞辰纪念版,同时附大量珍贵的手稿、历史图片,以及从未曝光的耳熟能详的艺术家私藏照片,是一部有个人情感、有集体故事、有历史厚度的文集.
简介:本文是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先生2017年5月10日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十四期上的讲座实录。蒋大为先生讲述了他的艺术生涯里始终坚持的理念,即语言贯穿声乐的整个过程,是声乐的灵魂。
简介:4月28日~30日,“中国舞台美术学会2018’演艺服饰设计展”在福州举办.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副理事长兼演艺科技传媒总编熊英应邀出席相关活动.
简介:选择一样乐器进课堂是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笔者选用"竹笛"这项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进行研究。原因是竹笛小巧,携带方便、可以锻炼学生肺活量、简单易上手,是动手、动脑、练气的好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乐器竹笛,既满足了学生欣赏音乐的乐趣,又锻炼了学生对乐器的实践能力。本文从课程开发设计、教学实践、评价几方面进行研究。
简介: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相机的结构与功能在不断改进,职业新闻摄影师与大众都在使用手机相机拍摄新闻,并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传播,这一进步也推动了新闻摄影的发展。
简介:"在地性"是指为某一特定地点而创作的艺术品,是公共艺术的特有属性之一,也是公共艺术与一般雕塑作品的区分点。为特定地点而创作的艺术能连接历史与现实,成为鼓舞人心的在地精神载体,在保存历史记忆、临时存在和非商业化过程中,实现公共艺术服务于社区和大众的终极使命。
简介:新技术的应用给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带来巨大的转变。以雕塑创作的设计过程为例,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每一个步骤之中,从草图开始,电脑平面效果图代替传统手绘,3D打印代替传统手工制作,虚拟数字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创作的过程。本文主要介绍雕塑创作的设计过程中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创作工具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虚拟与真实交替融合。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影片中的特殊效果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众多的特效软件中MAYA脱颖而出,在15年的发展过程里,MAYA在众多影片制作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从MAYA在影视动画中可以提供的平台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在这个环境中技术人员可以简单容易的把模型中需要调节的效果通过行为或控制放入程序。
《舞台机械 验收检测程序》发布十年的思考
艺术在何地?
梦在草原
醉在赫章
音乐在“宫廷”里
溯洄游之——关于“空间——在地文化”的当代艺术:危险的“在地性”
“联觉”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笙在戏曲乐队中的作用
中国(石牌)戏曲论坛在安庆召开
我们一直在路上
中国秦腔教育联盟在西安成立
缄默知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
灰色的调色板:我在美院
语言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2018’演艺服饰设计展在福州举办
让笛声在音乐课堂上飞扬
手机相机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
公共艺术·在地性·上下文
数字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
浅析MAYA软件在影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