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唐满城是北京舞蹈学院著名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我国著名舞蹈教育家,中国古典舞学科创始人之一,因病于2004年7月12日逝世,倒在了他所热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上,唐满城教授的领导,同事,学生闻讯后,纷纷写下了满怀深情的文字寄托哀思,有的是对学术成就的总结,有的是对生活细节的回忆,有的是对高尚人格的崇敬……。本刊从中节选数段,以飨读者。在北京舞蹈学院校庆50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唐满城教授的高风亮节,继承前辈们爱国胶校爱舞蹈的优良传统,为把北京舞蹈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而共同努力。

  • 标签: 唐满城 舞蹈家 古典舞 舞蹈生涯 舞蹈文化
  • 简介:<正>在本次挑战赛中,我们邀请了三位摄影师分别使用索尼A7系列机型完成一系列与"动"相关的主题拍摄,看三位摄影师能否出色发挥A7、A7R、A7S的极致功能。挑战赛规则:使用索尼A7系列的三款不同机型,分别挑战深夜光绘、舞动人体与匆忙人群三个主题的拍摄。

  • 标签: 大光圈 滤镜 光学取景器 微单 减光镜 拍摄效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3-22
  • 简介:设计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观者的视觉经验对视觉信息的准确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视觉经验与视觉传达对象

  • 标签: 传达设计 经验视觉 视觉传达
  • 简介:1很难得拥有这样一个安然悠静的时刻,用我的文字来为褚玲以及她编导过的舞蹈作品写点什么,说来这正是积淀在心中很长时间的冲动与愿望。因为我熟悉她,有时就像熟悉我自己;我也欣赏她,这倒胜过欣赏我自己;还有,不少隔行隔山隔日隔月的"空白"又令我常常对她感觉陌生。于是,这种相知的陌生在无形中凭添了我对她多余的理解和想

  • 标签: 舞蹈作品 长时间 欣赏 灵魂 瞬间 多余的
  • 简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与当代视觉文化异军突起的关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社会转型催生了视觉文化,另一方面视觉文化反作用于社会转型。本文以视觉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为视角,提出一种以视觉文化的中国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以大众文化、先锋艺术、草根文化和城市空间为问题域,着重考察社会转型期中视觉性的四个层面:娱乐视觉性、激进视觉性、草根视觉性和表征视觉性。视觉文化与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是通过视觉实践,建构人们的现代视觉经验和及其公民性。

  • 标签: 视觉文化 公民性 当代 社会转型 现代化转型 草根文化
  • 简介:巴尼特·纽曼(BarnettNewman,1905—1970)是抽象表现主义最重要的艺术家,生于美国纽约。他早年在康奈尔大学(1922—1926)、纽约市立大学(1927)学习艺术,也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进修过。曾于1939—1944年停止作画,深研绘画理论;1944年重拾画笔。1947年参加了在芝加哥艺术学院举行的抽象表现

  • 标签: 巴尼特·纽曼 抽象表现主义 美国 画家 艺术风格 艺术审美
  • 简介: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新科技的进步,招贴也向着多元化发展,从而运用各种风格、各种视觉语言设计的招贴充斥着受众的视觉环境。那么如何减少受众的视感平淡,赢得受众的视觉好感,实现其视觉充饥成为招贴设计人员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视觉时代,招贴设计必须去顺应受众心理需求和视觉需求的不断改变。

  • 标签: 招贴设计 视觉充饥 视觉冲击 视觉平衡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

  • 标签: 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
  • 简介:视觉数字是肉眼看视感知规律的显示,是生命物理现象的可视形态标志。它的发现与运用是扑朔迷离的"文章自天成,偶然方得之",这种艺术完美可遇不可求,只能依赖运气,在"人耶?物耶?"的非自觉情态下的拾得,变成理性推演,而必然索取,解决自古以来任何大师巨匠尚未到达的"呼之即出"的科学创作境界,为解放艺术家百思不得其解的众多困顿提供可靠的依凭。视觉数字显示的是视知觉看视过程的自然物理路线。视觉就像天体运行一样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这个规律完成的是眼光放射摄取事物外部表象形态的全过程。它的行进路线是由两划十四个数字通过组合排列来共同完成

  • 标签: 可遇不可求 画史 画中 倪云林 行进路线 画科
  • 简介:有些画就是单纯的想“画张画”那么简单。起因只是看见美的事物或者想表达某种情绪。但也有些是因为读了文字,尤其是小说、寓言故事和诗歌,油然生出把故事里情景画出来的愿望。似乎这愿望满足以后,故事中喜欢的人和风景就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活一遍。小的时候看完《西游记》原著和连环画,迫不及待就在本子上涂抹,随后看到电视剧、电影,各种影像改编版本,比静止不动的纸墨形象要鲜活炫目得多,但还是不甘,觉得心里被原著唤醒的那个东西还是没有出现,还得动手画一张,这才心满意足。

  • 标签: 文字 视觉 寓言故事 《西游记》 连环画 电视剧
  • 简介: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及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共同承办的"视觉之象——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年度展"开幕式于2011年11月15日晚7时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成功举行!出席开幕式的有西班牙皇家美术学院院长约翰·拉拉那加·阿尔多纳教授,意大利罗马那不勒斯大学马里奥·皮萨尼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法籍画家中国美

  • 标签: 具象表现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现象 当代绘画 现象学 美术馆
  • 简介:为了追随时代的潮流,为了不让自己“Out”,各路明星纷纷在微博上开创了自己的小天地。路上,后台、机场,随便哪里都是留下倩影的好地方。

  • 标签: 瞬间 隐藏 天地
  • 简介:近年来,电视节目“空洞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不说谈话类节目、娱乐性节目或公共性节目,就是新闻类节目也存在这种现象。电视节目“空洞化”的具体表现是:话题抽象,内容空泛;镜头运用常常漫无目的,讲述事实大都省略过程。新闻主要靠“说”,即使有画面也是概貌式地来回扫过。如有一则新闻,报道的是一个山区乡政府在县城修建了一栋住宅,21位乡干部每人都分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这些乡干部周一下乡办公,周五返城度周末,当起了“走读干部”。为了主题表达的需要,新闻中将乡干部的住宅与山民的土墙房进行了对比,只是这种对比并不成功,因为片中镜头重复呈现的只是一栋雪白的高楼和一排低矮的土墙房,至于乡干部住宅的“富丽堂皇”与山民土墙房的“破旧不堪”,都是由主持人说出来的。这种“有镜像而无意象”的镜头语言,显然不能产生任何“质感”,因而也就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 标签: 电视节目 新闻类节目 镜头运用 谈话类节目 娱乐性节目 主题表达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公共意识的不断增强,公共广告、公共标识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城市公共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对于当前的城市化建设、树立城市品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层面进行研究,更加应该重视它的实际运用。

  • 标签: 公共视觉传达 城市形象 公共广告 公共标识
  • 简介:玻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材料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青睐,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它的多样性及偶然性为其空间形态的塑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不同的时态和空间产生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玻璃艺术如同其它许多艺术创作一样.经历了从追求功能化到技艺化进而到艺术创作的漫长历程。本文遵循工艺发展史的时间脉络.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玻璃艺术创作进行剖析和总结。玻璃创作史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超越技艺的历史。在经历了一系列从材料到功能.从技艺到艺术的变迁,玻璃艺术走向了多元化和多样化时期.在当代艺术已经日渐成为主流艺术的今天.当代玻璃艺术家们已经摆脱了材料的束缚和对技巧的迷恋.玻璃已经成为艺术家自由表达情感和观念的全新艺术载体。

  • 标签: 玻璃艺术 发展进程 技艺 超越 观念
  • 简介:本场学术讲座的嘉宾是比尔·乔治先生,他是一位非常资深的视效专家,1981年加入工业光魔,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提名和最佳视觉效果奖。

  • 标签: 视觉效果 创作 学术讲座 奥斯卡 嘉宾
  • 简介:视觉艺术中如何诠释文学文本,这个问题具有泛美学的性质。它对于电影、电视、戏剧、歌剧、芭蕾、绘画和形式多样的艺术行为都具有现实意义。作者的诠释才是吸引我们的因素——否则就用不着去剧院或者电影院了,从书架上拿一本自己爱看的书便足矣。在我看来,主要的疑问在于:当代艺术家有没有一个大的创作理念,据之决定将言语的东西转化为视觉的东西是否必要。要知道,随着解构主义、

  • 标签: 文学文本 视觉化 视觉艺术 艺术行为 创作理念 解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