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探索引进和发展伊斯兰金融模式,伊斯兰金融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商务界和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宁夏是我国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地,具有同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相同的宗教信仰和高度的文化认同。同时,宁夏丰富的穆斯林产业也为宁夏深化中阿交流奠定了基础。本文总结了当前伊斯兰金融的主要模式和业务发展趋势,重点从伊斯兰金融的角度探讨了宁夏深化中国与阿拉伯地区金融的可行模式和有效路径。

  • 标签: 伊斯兰金融 中阿金融合作 宁夏
  • 简介:在世界货币体系中,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独具特色:它是15个国家的共同货币,其多年实行同法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的制度,保证了这些国家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各参与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按照地域的不同,非洲l金融共同体法郎又分为西非金融共同体法郎和中非金融法郎。本文将要讲述的是中非金融法郎。

  • 标签: 金融合作 法郎 中非 世界货币体系 共同体 共同货币
  • 简介:随着近年来中国“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主导的海外金融活动在欧美市场尤其是美国资本市场遭受歧视性金融政策,阿拉伯国家则由于宗教和地缘政治因素同样遭遇不公正的对待。争取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展空间、权力资源分配和公平待遇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同的利益诉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提供了新空间,也是中阿双方开辟抵制金融民族主义、金融保护主义、更好地实现“走出去”和互利共赢新路径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金融市场结构和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发掘中阿在主权财富基金和伊斯兰金融领域的合作潜能并从中探索中阿金融新路径。

  • 标签: 中国-阿拉伯国家 主权财富基金 伊斯兰金融 新路径
  • 简介:按语:2012年4月27-28日,“山——人类学的视野”国际学术工作坊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公馆老街民族志展览馆举办。此次学术工作坊由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召集,活动由安仁镇公馆老街民族志展览馆承办,由北大蒙养山学社和西南民族大学他山学社协办、,工作坊旨在开拓和深化人类学关于山的研究,基于理论方法和个案考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拓展人类学视野作一次讨论。工作坊的核心部分,由三个讲话构成。,工作坊召集人王铭铭教授,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教授、韩国文化人类学学会会长文玉杓及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日本学国际研究中心访问教授大贯惠美子,分别就中、韩、日的山形象作了论述。这些讲话涉及东亚文明中的山之历史民族志与比较研究,颇具新意。三个发言由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菲菲、马浪、贺乐、兰婕、胡冬雯根据录音整理、汤芸副教授校对,现刊发于此,以供参考。

  • 标签: 东亚文明 历史民族志 西南民族大学 人类学家 威斯康辛大学 国际学术
  • 简介:2003年第3期《民俗研究》刊登了曲彦斌煌鞍山端午节“克仗斗石”民俗探析》一文。文章基于踏实的田野调查,对东北某地端午节械斗性“克仗斗石”做了非常详尽、生动的介绍,读来如临其境,让我们对这一今天已经很难找到的古俗孑遗有了很详尽的理解,这是我们要深深感谢的。这篇论文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斗石”之俗的流行范围问题上提供了新的线索。因为直到目前仍然有外国学者认为“克仗斗石”只流行于中国的华南地区。

  • 标签: 民俗研究 东亚国家 田野调查 范围问题 外国学者 “克仗斗石”
  • 简介:东亚共同体的建构过程中,东亚人有必要重新审视东亚史.尽管东亚各国在力图把握自己的命运时,民族国家利益、社会生活习惯、宗教文化传统以及长期沿袭的成见根深蒂固,全球化新阶段的挑战和国际关系格局模式的转换加剧了已有的隔阂与矛盾,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东亚人有着共同的命运、经历过共同的历史.无论东亚概念何时起源,东亚人的自觉早已孕育在东亚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中了.

  • 标签: 东亚多元一体 东亚共同体 建构过程 东亚史 律令制度 铜钱货币
  • 简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邓聪博士主编的《东亚玉器》厚厚三大本,合装在一个装帧精致的封套内,奇迹般地在“香港国际东亚玉器研讨会”召开之际,放在了每一个与会者的面前。笔者因缘与会,并亲眼目睹其成书过程,其中价值判读,观念区别,制度不同所形成的认识...

  • 标签: 玉器 东亚 博物馆 中国考古 艺术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 简介:第五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河南开封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50多位专家、学者。根据中、日、韩三国实学会商定,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每隔两年,分别由中、日、韩...

  • 标签: 研讨会综述 现代东亚文明 21世纪 国际学术研讨会 实学思想 中国实学
  • 简介:世纪交替之际,以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为背景,东亚区域统合问题陡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政治家和学者在谈及这一话题时,普遍意识到在不同政治体制和存在严重历史纠葛的东亚国家间建立共同体的难度,认为这种东亚共同体的形成将是很遥远的事情.同时,一些以中日两国国民间相互认识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也常常得出彼此间存在严重不信任的结论,而罕有亲和之意.但吊诡的是,人们对这一'遥远目标'的热情却未因其实现艰难而减弱.相反近年来关于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政坛峰会和学界论坛络绎不绝,这显然与全球化的历史大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

  • 标签: 全球化 民族国家 东亚认同 区域统合 区域“空间分裂” 区域认同
  • 简介:在“东亚”成为流行语汇的历史研究中,“朝贡体制”常被用作一个统摄性的概念使用。然而“朝贡体制”在清代,主要体现中国与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的关系,其中尤以中朝关系最为密切,并不覆盖“东亚”。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史料,呈现清代中国与朝鲜封贡关系的特点,其中包括敕封、给印、颁历、参与常态礼仪活动、日月食救护、赈济灾伤、常态互市,朝鲜人参与八旗等等,不仅凸显中朝关系近于中国与其他封贡国、无藩封关系的其他朝贡国之间的关系,更反衬出中朝关系与地处“东亚”而与清无邦交的日本之间关系的差别。由于中、朝、日在“东亚”区域的国际关系中皆具有重要性,前述考察提示,17至19世纪中叶的“东亚”国际秩序并非笼罩在任何单一制度化体制之下,“朝贡体制”或“朝贡贸易体制”不能涵盖该时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和秩序格局,对相关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反思。

  • 标签: 清代 中朝关系 中日关系 朝贡体制 东亚
  • 简介:唐朝后期新罗张保皋的海洋活动带有海权性质,其形成的政治原因是多元的。唐朝的国策导致其战略上重视内陆,放弃海上开拓的地缘政策的形成。淄青镇李氏集团曾一度割据海疆,构成海上影响力,但被唐宪宗平定。此后,唐朝便默许张保皋海洋势力的兴起。

  • 标签: 张保皋 海权 地缘政治 海上力量 东亚
  • 简介:东亚,①是前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作为世界历史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前重要的区域历史单元(regionalhistoricalunit)之一,其内部的历史发展具有很强的统一性特征.即,在这一地区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之间具有互相解释的意义.

  • 标签: 东亚文化传统 多元化 统一性 中国儒家文化 佛教
  • 简介:在现代东亚国际体系建构时期(在本文中指16世纪至1945年),战争、结盟和军备竞赛等成为东亚区域安全演进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区域安全结构从传统的等级制向无政府状态过渡。在现代东亚国际体系建构早期,东亚区域安全具有刚性帝国(刚性帝国是一个实在的人类共同体,其更加强调帝国体制的正式性、严密性以及制度性,等级制特征明显)的特征,在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东亚区域安全又呈现出松散的国际共同体(松散的国际共同体强调构成国际体系的诸单位之间的相对平等状态)的特征,二战期间,东亚区域安全短暂地回归刚性帝国的特征。

  • 标签: 国际体系 东亚 安全模式 现代 人类共同体 无政府状态
  • 简介:东亚传统民居由于共同承袭了悠久的儒家、佛家、道家及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的传统,今日仍被中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所重视。而今日东亚建筑学者及建筑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传统民居中珍贵而有价值的原则,融入现代住宅,尤其城市中的现代高层集合住宅之中:本文提出了三种重要原则,探讨其对未来现代住宅的应用和意义;

  • 标签: 合院 中性空间 可变性
  • 简介:东亚文明产生于中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文明产生之后,随即不断地向周边地区传播,并持续地产生着影响,逐步形成了中华世界.在东方首先接受中国文明的是朝鲜半岛,接着便是日本.

  • 标签: 东亚共同体 日本 中国 国际关系 日语汉字 文字功能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韩学术年会",2016年4月22日在韩国首尔成均馆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会议主题为"东亚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相互认识"。中韩学者围绕"认识与东亚""交流与东亚""海洋与东亚""出土文字资料与东亚"四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研讨,其中关涉清朝时期论题者占相当大的比例。此次中韩学术年会,不仅主题集中、问题意识强,而且所涉时限自先秦至19世纪,视野非常开阔;尤其是通过比较研究与互动,进一步增进了双方学者对一些问题的共同兴趣,以及对新议题的展望。

  • 标签: 东亚 文化交流 相互认识
  • 简介:商朝人用作货币的子安贝与用于占卜的龟甲,相当一部分来自南洋;周人则自称'肃慎、燕、毫,吾北土也.'[1](P1320)证明远在商周时期,北起肃慎人居住的长白山、南至南洋群岛的东亚广大地区,就已经存在内部互动,正在逐渐结合成一个独特的世界.

  • 标签: 中国 日本 东亚共同体 互动模式 冷战时期 意识形态
  • 简介:东亚同文书院是日本东亚同文会1900-1945年间在中国上海开办的一所特殊学校,它从日本各地招收学生。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它和日本政府关系密切,受日本政府支持和管理。它的学生以旅行调查的名义,长期在中国活动,收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报,上报给日本政府,抗日战争期间,它的学生有的作从军翻译,有的在日伪机关服务,直接参与了侵华战争。

  • 标签: 上海 东亚同文书院 近代 日本 侵华活动 日本东亚同文会
  • 简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中国在东亚的地位虽不是一成不变,但处于核心位置的时间还是相当之久。《东亚秩序变迁中的中国角色转换》一书就从中国古代开始追溯,梳理中国在东亚秩序中的地位变迁,并对当前中国在东亚秩序中如何自处进行分析。本文将就此书内容略谈感受,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 标签: 东亚 中国 秩序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