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晚清时期的中外条约关系具有畸形法律性质,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不平等属性之外,还附带某些平等属性的内容。其中整体性平等条约,分为综合性和具体事项两大类别,均在强权政治的大背景下昙花一现。各不平等条约中又有着平等性质的条款,在权利义务的约定方面,或给对方规定相应义务以维护中国的利益,或作对等规定予以中方某种权利。还有符合近代国家关系及其交往规则的条款,或承诺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或对国家问的交往方式和规则作了规定。另有司法互助、海难救助、中立性质等方面的条款。这些内容居于附属地位,未能改变不平等条约关系的本质属性,但反映了中外关系的发展趋向。

  • 标签: 晚清 条约关系 平等内容
  • 简介:本文主要对四卷本《徐氏红雨楼书目》集部的“宋诗”、“元诸家姓氏”、“明初诸家姓氏”、“明集诸家姓氏”、“明诗选姓氏”五部分悬疑内容展开论述,指出这五部分内容并非徐氏藏书目录,而是分别抄自明曹学佺《石仓十二代诗选》中宋、元、明诗选部分所收录的诗人、诗集目录和当时所见的一种或几种明诗选本中的作者(包括作者简介)而编成,并通过与七卷本《徐氏家藏书目》相关部分的对比,说明七卷本当为原本,四卷本多误字,原先当是一个残本,缺失宋、元、明诗文集部分,後人以徐氏部分藏书目加上《石仓宋诗选》《石仓元诗选》《石仓明诗选》中所选诗人名目及他书相关内容拼合而成。

  • 标签: 《徐氏红雨楼书目》 集部 悬疑内容 《石仓十二代诗选》
  • 简介:《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内容层次中,总叙中论述学术文化发展的部分与叙述各部类学术源流的小序构成了一篇学术文化史。总叙中论述历代图书整理的部分与反映历代各类图书聚散的小计构成了一篇图书目录学史。《经籍考》的解题融汇诸家精华且内容丰富,其中仅辨伪一项就可归纳为20种方法,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经籍考》著录书目共3938条,考虑到数书一录和一书重见的情况,可知共收录约4200余种书籍。统计书目在各部类的分布可知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集部、子部、史部、经部。经部以易类、春秋类、小学类为最多,史部以传记类、地理类为最多,子部以小说家类、医家类、儒家类为最多,集部以别集类、诗集类为最多,反映了宋代各部类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

  • 标签: 《文献通考·经籍考》 马端临 目录学 辑录体 学术史
  • 简介:本文结合专业(行业)年鉴的编纂出版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专业(行业)年鉴编纂必须突出年鉴的记述重点,适当突破题材的时空范围,增加二次文献的品种和数量,进一步规范条目编写。

  • 标签: 专业年鉴 质量控制
  • 简介:夏鼐《〈敦煌石室画像题识〉后记》一文原载《文物周刊》第93期,《夏鼐文集》未收,学界基本上未曾给予关注。《夏鼐日记》中记载了该文的撰写缘起及发表始末。整体而言,夏鼐对史岩《敦煌石室画像题识》一书评价不是很高,但对向达抄录的题识评价甚高。该文采用“互证”的研究方法,对《敦煌石室画像题识》进行补正,力求得出客观、正确、全面的结论,反映了夏鼐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该文为相关研究提拱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如敦煌洞窟编号等重要问题,夏鼐文中提出的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该文的主要材料是抗日战争期间夏鼐在敦煌考察、发掘所得,反映了他不怕困难、忠于学术的精神,亦反映了他与向达、劳斡交谊的点滴。作为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夏鼐对敦煌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敦煌石室画像题识 夏鼐日记 夏鼐 敦煌洞窟编号
  • 简介:文章以青海省两市六县婚姻登记档案为例,通过1994-2015年间城镇居民民族通婚的登记结婚与离婚数据,尝试分析青海省世居城镇居民的“互嵌”情况,并附以田野调查数据加以验证,研究当地居民的民族通婚情况与意愿,以期对当前青海省主要世居民族城镇居民的族际关系质量和族际社会整合程度作一判断。

  • 标签: 民族通婚 青海 民族互嵌
  • 简介:为做好太仓万丰村半泾河古船的脱盐保护工作,本研究检测了半泾河古船的第6、7隔舱板和第8隔舱龙骨及船板下淤泥样品中主要元素和离子的含量,并用电导率仪测量样品在脱盐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木材和淤泥中的主要元素含量高于对照样品,且主要以可溶性盐的状态存在;木材腐蚀程度也与其离子含量有关,腐蚀程度愈严重,样品的离子含量也愈大;经过脱盐处理后,脱盐溶液的电导率值降低至较低水平.测试数据将对今后古船脱盐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古船木材 无机盐 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