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家族修谱,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以一种表、谱、图的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重要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特殊文献,记录和保存了包括家训等在内的大量珍贵的人文资料。家训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治家核心价值理念的体现,是家族成员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其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是客观评价一个家庭或家族风气优劣的重要标准。良好的家风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 标签: 广东省人民政府 家风 家训 家谱 办公室 地方志
  • 简介:清末设立民政部,开始中国现代民政行政的探索。到南京国民政时期,内政部是管理民政行政事务的全国机关,其基本职权和内设机构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变化性。内政部不同时期施政重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南京国民政的工作重心。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民政行政机关 职权演变
  • 简介:南京国民政时期的工会,是在历史上工会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得以重新组建的。南京国民政时期工会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1929年《工会法》颁布施行后的建立阶段,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阶段,及复员后的异常膨胀以致最终消亡阶段。工会组织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从对系统分级、组织规模、职员设置、内部组织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知工会组织系统十分完善,且各组织均有较严格的会议制度、监督制度和经费制度。国民党关于工会法令的每一次出台每一次修正,无外乎一个目的,即要谋求从法律上保障其对工人运动的控制,使各阶级民众在党的领导之下决不至流于阶级斗争,以破坏其联合战线并分散其革命力量。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工会结构 会议制度 监督制度 经费制度
  • 简介:1938年11月13日,长沙市因军警负责者举措慌张而酿成火灾,大火延烧三四日之久,致繁盛市区损失重大。此组史料出自本馆所藏国民政监察院档案,包括监察院程永言、高一涵及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等人有关长沙文夕大火的系列调查报告与善后处置记录。

  • 标签: 长沙火灾 监察院 张治中 善后
  • 简介:1925年,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为领袖的"新桂系"统一广西,从此开始长达25年之久的"新桂系"统治时代。在此期间,柳州在时任广西建设厅厅长伍廷飏的主持下,开始了以改造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为内容的生产增收改革。这场农事改革运动(本文将柳州的这场变革称为"柳州农事改革运动"以区别于当时流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以为两者虽然存在交集,而现实上还是存在在很多差别。)既有新桂系军事割据的现实需要,也有深厚的以国民政为中心的地方自治政策背景。这场改革运动既立足于广西割据的现实,实际上又超越了军事割据的局限。

  • 标签: 民国时期 新桂系 农事改革 地方自治
  • 简介:1943年初,英、美两国先后对战后国际货币经济秩序提出设想,中国成为第一批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国家。国民政组织专家对英、美方案仔细比较、反复权衡之后,得出英案较为有利的结论。并准备相应的交涉提案,旨在最大限度争取战后利益。当年7月,国民政派代表团赴美参加专家讨论会,促成了《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联合声明》。以此为基础,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顺利召开,44个成员国正式达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为战后国际货币经济秩序作出重要制度安排。

  • 标签: 国民政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战后国际货币金融秩序
  • 简介:1937年12月至1949年10月,在民族多难、国家危亡的背景下,九世班禅圆寂后的致祭、部属安置、法体返藏、灵童寻访和十世班禅坐床不仅是西藏地方和国民政关注的重要问题,西藏地方因班禅方面与达赖系统、噶厦的分歧、斗争而出现复杂的情况,相关事务涉及青海、西康等邻近省份及其地方势力,而且英帝国主义也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干预。在这一背景下,国民政在九世班禅圆寂后把致祭、转世等事务置于治理西藏、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大方略"之中,有关政策、措施与当时中央政府有关治藏、安边的其他政策、措施相互协调,努力稳定西南边疆局势、维护国家统一。而且,国民政在九世班禅圆寂后把褒扬、奖励与法制约束结合起来,对于爱国的班禅系统给予明确支持、有力保护,又不放松管理,从而有效地激励了西藏地方的爱国力量。在处置九世班禅灵童寻访、十世班禅坐床时,国民政坚持把宗教仪轨与历史定制结合起来,坚决维护中央政府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变化中有力地维护了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的权威。

  • 标签: 九世班禅圆寂 致祭 坐床 国民政府 治藏政策
  • 简介:1942年奉蒋介石手令,国民政教育部、经济部、中央研究院、兵工署等筹备成立国防科学技术策进会,以加强和推动战时国防科技研究以及相关人才储备。本组史料选自本馆所藏国民政教育部档案,反映了蒋介石指示相关机构发展完善国防科学运动以及充实储备工业科学人才等情。

  • 标签: 国防科学运动 国防科学技术策进会 蒋介石 教育部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领导的抗战引起中外各界广泛关注,而当时南京国民政把不抵抗和向国联申诉作为处理中日冲突的基本政策,《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机关报,其对马部抗战的态度是南京国民政对日政策演变的缩影。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中央日报》对马部抗战的报道来透视南京国民政对日政策的走向及在新闻舆论的引导和抗战动员宣传方面的策略和作用。

  • 标签: 《中央日报》 马占山抗战 不抵抗政策 申诉外交政策
  • 简介:由奥地利中央银行行长克拉尼斯特(W.Kranister)主编的《国际钱币制造者》一书,从艺术设计和印刷技术两个方面,在世界范围内选取八个国家的钱币,加以研究介绍。这八个国家依次是澳大利亚、奥地利、中国、英国、德国、西班牙、瑞典、美国。其中亚洲只有中国的人民币(第二、三、四套)入选。这标明人民币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已经达到国际水准。为此,我走访了第二至四套人民币总设计师罗工

  • 标签: 国际水准 拉尼斯 印刷技术 人民银行 中央银行行长 二至
  • 简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和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此时。罗炳辉率“追击军”“援西军”先后两次进入彭阳,宋时轮率援西军同时进入彭阳,这两支红军和彭阳人民一起在彭阳广大农村开展热火朝天的抗日救亡运动,呈现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同谱彭阳敌后抗战曲的生动局面。

  • 标签: 敌后抗战 彭阳 人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战争
  • 简介:众所周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会议提案称为“国际政治合作的奠基石”,苏联大元帅斯大林认为这次会议是“联合国家战线的鲜明标志”。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4年8月21日至9月28日,美英苏三国参加,就战后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基本达成协议;第二阶段从1944年9月29日至10月7日,中美英三国参加,就联合国组织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本组史料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顾维钧在会后向国民政外交部呈报的《参加国际和平安全机构会议代表团报告书》,详细描述了会议的经过、会议讨论的要点及其结果。

  • 标签: 敦巴顿 顾维钧 国际和平安全机构会议 报告书
  • 简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腐败的清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剖让台湾给日本。台湾同胞听到剖台消息,十分沉痛,同仇敌忾,聚哭于市,严正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他们在台湾开展英勇斗争,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从“台湾民主国”、云林事件、西来庵事件到雾社事件,从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到台湾共产党、台湾农民组合,武装的与非武装的,进行了长达50年的反抗斗争,其间牺牲了65万人,坐牢者更不计其数,其时间跨度之长、斗争之残酷、牺牲之巨大,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的斗争史上都是少见的。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此,台湾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 标签: 台湾人民 抗日战争 英勇 日本侵略者 述略 《马关条约》
  • 简介:人民币收藏可以分为券种收藏和冠字号收藏两种形式。券种收藏就是收藏每一套人民币发行的券别,冠字号收藏就是收藏每一套人民币各券种的冠字序号。

  • 标签: 人民币收藏 字号 人民币发行
  • 简介: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日报》恢复了党中央机关报地位,华国锋找胡绩伟谈话,让他回《人民日报》,收复失地。这时的胡绩伟,已决心放弃他为之奋斗了半个世纪的新闻工作,安安稳稳地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做研究工作。面对党的最高领袖,他不能直接拒绝,只能找借口,说自己没有能力,谢绝回《人民日报》。华国锋说:“难道你不如那个草包?”“草包”指的是“四人帮”时期领导《人民日报》的鲁瑛。他被华国锋这句话激回了《人民日报》。

  • 标签: 《人民日报》 拨乱反正 粉碎“四人帮” 政策研究室 华国锋 新闻工作
  • 简介:本文通过梳理明末广东和福建官府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间的几次颇具戏剧性的接触,一方面看到明末沿海地方官事实上已经比较深入地同欧洲人接触,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人如何在想象与务实之间应对“朝贡体系”有效范围之外的人群。这些事例足资考察和反思不同观念体系——欧洲国际秩序观念与中国朝贡观念——之间的碰撞。

  • 标签: 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 朝贡体系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大型现代泗州戏《一罐黄金》自己创作实践的思索和总结,充分论述了现代戏创作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贴近现实、表现当代生活,才能把民族戏曲薪火相传遗韵不绝;把握时代精神,传递人文关怀,完成与当代情感的对接,讴歌真善美,文艺才富有力量和价值,也才能熠照时世、烛照人心,成为精神的火炬和心路的航标,也才能把对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和对人民的热爱熔铸到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去,从而让优秀的艺术创作洋溢感人的精神、情感的力量。

  • 标签: 泗州戏 皖北淮河 当代题材 “城中村”棚户区改造 农民变市民 传承发展
  • 简介:“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 标签: 抗战 鬼子 故事 人民 福州 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