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入"十二五"后,文物保护领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其中,科学和技术成果转化问题受到了高度关注,成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目前,由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的特殊性和相关领域科技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供给与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应建立激励评价体制,促进文博系统内外的合作,保证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科技成果转化 供给 需求
  • 简介:在1961~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业的基础地位凸现出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重视。在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较差的山西,省委对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进行了积极扶持和鼓励,科学技术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试图对此做一初浅探讨。

  • 标签: 山西 农业科技 农业生产 农业产业结构 农民收入
  • 简介:古淮、泗水交汇处的淮泗口,又称泗口、清泗口、清口,公元1194年黄河夺泗夺淮以后,这里又成为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处,成为大运河上最难治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成为历代水利专家从事科技创新、展示聪明才智的最佳场所。清口作为历史久远的水利枢纽,在这里施行了三项国际公认的古代世界水利科技创新成果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比的。

  • 标签: 水利科技成果 古代 科技创新成果 水利专家 水利枢纽 交汇处
  • 简介:中国农业博物馆是全国唯一农业专业的国家级博物馆。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内筹建中国农业博物馆。1986年9月13日。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开馆。多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肩负着宣传农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承担着抢救、保护和收藏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 标签: 中国农业博物馆 现代农业科技 设计理念 文明传播 古代农业 陈列
  • 简介:随着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工作的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新体系正在形成,其最大特征就是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中国丝绸博物馆2017年举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突破以往展品题材上的限制,将展品从单一纺织品拓展到丝路文化遗产的全领域,从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成果的视觉角度,讲述科技在丝路古道上探索出的新故事,并通过组织一系列相关体验和教育活动,实现宣传历史文化的同时,拉近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与观众之间距离的目标。

  • 标签: 博物馆 陈列展览 科技考古 文物保护
  • 简介:三峡工程淹没区的文物多达1200余处,三峡文物的保护和抢救性发掘是20世纪世界最大的文物工程。目前,135米蓄水区的文物考古成果已经全面验收。众多的考古成果不仅为认识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新的视野,也为三峡旅游开发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以考古学新证据揭示三峡文化的深层结构,提出了考古成果向旅游产品的转化途径,对新三峡遗产廊道的时空构建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三峡 文物 旅游产品 转化途径 遗产廊道
  • 简介:1989年4月,清镇县被列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新西兰政府与中国合作的“贵州草地农业系统项目”试验示范县。项目预定在1990年至1994年5年间,通过引进以新西兰为主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在清镇红枫湖区建立科研、培训、生产三结合的草地奶牛系统。

  • 标签: 草地农业 新西兰政府 红枫湖 清镇县 天然草地资源 人工草地
  • 简介:曲靖市地方志工作自1983年开展以来,在原地委、行署,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经过全市地方志工作者辛勤耕耘,取得了可喜成绩,为促进曲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回首往事,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深感修志任重道远,要代代相济,永不断章,让地方志这棵常青树花开似锦,硕果满枝。

  • 标签: 曲靖市 地方志工作 中国 云南 年鉴 地情资料
  • 简介:本届修志,是一次空前的地情调查,不论范围之广宽、规模之宏大、动员人力之众多,耗资之巨额,均属前所未有,是一项全社会关注的文化建设工程。佛山的修志事业始于80年代中期,经过广大修志人员10多年的艰辛努力,已经硕果累累。迄今已出版市、县志书、专业志书、地情志书、旧志点注本、年鉴、族谱、文艺期刊、简报、小册子等多种(本)。这些志书和年鉴,

  • 标签: 读志用志 佛山市 地情信息 新方志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地方志
  • 简介:<正>一、教材《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

  • 标签: 教学参考书 王永兴 中学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 陈寅恪先生
  • 简介: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著的《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由科孥出版社(北京)于2002年10月出版,正文166页,彩色图版4页,黑白图版24页。除发表了遗址的考古学研究外,着重介绍了在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所进行的地质地层与考古学文化层的对比研究以及古环境信息的收集和研究成果,以崭新的角度深层次地揭示了洛阳皂角树遗址先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农业经济状况。

  • 标签: 洛阳市 考古工作 皂角树遗址 《洛阳皂角树》 书评
  • 简介:詹天佑是中国近现代史与民国史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出洋留美的幼童学生之一,是学习西方、追求科技真理的先驱,是中国近代铁路事业与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中国刚刚起步的铁路事业。他不仅参与了中国早期几乎全部重要铁路的建设工程,而且首创中国独立自主建造铁路干线的奇迹──主持建成艰巨异常的京张铁路,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中国赢得了荣誉。他积极倡导与主持建立各项工程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为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詹天佑是一位铁路巨擘、科技先驱,更是一位向往民主、与时俱进、品德高尚的伟大爱国者。为这样一位历史伟人作传,无疑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

  • 标签: 詹天佑 民国人物 中国近代 铁路工程 史料 科学技术思想
  • 简介:<正>大西南,包括川、滇、黔、桂四省区和重庆市。面积一百三十七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四点三。人口二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十九点六。解放以后,大西南的经济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水平还很低。一九八五年,这个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10.86%,人均只占全国人均55.4%。特别是工业产值人均只有382元,相当于全国人

  • 标签: 西南地区 民族地区 财政收入 加强管理 国民收入 开发大西南
  • 简介:宋朝政府购买资金的调拨采取了实物运输、信用汇兑、异地结算、截留上供、动用系省封桩钱物等多种手段,并且分别表现出了实物调运的"轻赍"化,便钱汇兑和异地结算的信用化,截留上供、动用系省封桩钱物的本地化等趋势性特点.这些情况,既体现了财赋周转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制度取向,也反映出宋朝的财政分配不仅在收支方面与商品货币经济联系密切,而且在调拨周转方面也对市场交换、信用制度的发展及商业资本的运营有很多依赖.

  • 标签: 宋朝 财政 政府购买 资金调拨
  • 简介:由于欧风东渐,西方近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方式传入我国,而国内经济体制亦不得不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势;同时,近代社会消费水平相对从前来说有所提高,传统商品和消费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在此情况下,武汉的一些旧式行业走向衰落,新型商业行业和店铺出现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崭露头角.这种变化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

  • 标签: 新型企业 经营方式 企业制度 人身依附关系 资本主义企业 消费水平
  • 简介: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改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开序幕,并在民国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如设立各级农业改良机关,新品种的引进与培育,病虫害的科学防治,等等。在农业改革过程中,各机关不仅采取特约农户、示范推广的方式,使改良、推广与农民的生产相结合,而且注重将新品种的推广与提供优质工业原料相结合,注重与各方面的合作。这时期安徽的农业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和交通发达地区或示范区,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在全省有效推广。

  • 标签: 安徽省 农业试验 农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