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金融市场遭到破坏和失序,上海金融业为自身基本权益及行业生存,也为市场稳定和尽可能减少同业与客户损失,围绕金融市场秩序重构各个方面,与日伪当局进行了折冲交涉,其中虽然有过妥协、退让乃至合作,但也不乏拒绝和抗争。整体而言,上海华商金融业是日伪统治下的受难方,对于他们的历史评价,应力求客观公允。

  • 标签: 太平洋战争 上海金融业 市场秩序 日伪统治
  • 简介:21世纪以来,法国金融监管体系经历了三个改革阶段,刚果(布)则相对保持稳定。法国在朝着统一监管方向改革的同时,仍保留了二元监管特点,刚果(布)则一直采取分业监管模式,这与各自所处的经济、金融的不同发展水平相关。总体来看,金融监管的趋势是立法先行,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相结合,打破国家主权,向全面、系统、集中监管转变。监管重点从加强监管权力向加强风险监管与问题处置并重转变,由此给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带来启示。

  • 标签: 金融监管体系 法国 刚果共和国 改革 启示
  • 简介:全面抗战初期,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受制于公债价格下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及省外银行紧缩放贷、回笼资金的影响,曾爆发了严重的金融风潮。在平息危机的过程中,重庆银钱两业公会、四川省政府与国民政府之间围绕“汇划证”问题一度存在严重分歧。分歧的解决,表明国民政府在维持内地金融市场稳定上,并非执着于政策的划一,而是参酌本地现实,显示了其政策的灵活性。同时,从长远来看,此次风潮的平息,特别是“代现券”的发行,维持了重庆金融秩序的稳定,为其日后承接各地金融机构的内迁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抗战初期 重庆 金融风潮 金融救济
  • 简介:1944年7月1日至22日,包括中国在内的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小镇上举行了联合国家货币与金融会议(UnitedNationsMonetaryandFinancialConference),即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WoodsConference)。是时中国抗战正面战场局势十分严峻,内政和外交也颇多困难,但国民政府仍派代表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为战后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构建作出有益贡献的同时,确立了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中的地位。中国围绕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展的各项外交活动,也有助于缓和当时中关两国间的矛盾冲突,巩固与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盟国的关系。

  • 标签: 布雷顿森林会议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中国 战时外交
  • 简介:2017年9月29日,由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天津财经大学承办的“近现代中国金融业发展与城乡经济”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围绕中国近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与演进、金融业与城乡经济发展两大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城乡经济发展 金融业发展 近现代中国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
  • 简介:旅游小企业已成为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以阳朔西街、镇江西津渡、琼海博鳌3个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差异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探究影响旅游小企业创业的目的地环境因素,并对比了不同类型的旅游小企业主所关注的目的地创业环境因素有何不同。研究发现,旅游小企业主创业时关注的目的地环境因素主要有人居环境、生活氛围、行业发展、自然环境、支持条件、社会网络。根据创业动机与扩张意愿的不同,本文将旅游小企业分为多目标型、商业型、生活方式型和维持生计型4种类型。各类型旅游小企业主在创业过程中对目的地环境的评估重点存在差异:多目标型旅游小企业主对目的地各环境因素的重视程度最高,创业过程中对目的地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商业型和维持生计型旅游小企业主较为注重目的地创业环境中的行业发展因素;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主注重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氛围因素。

  • 标签: 旅游小企业 创业 创业环境 生活方式型 商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