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免充气型喉上通气道(SLIPA)与Supreme一次性双管喉(LMA-Supreme)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的70例患者,分为SLIPA组与LMA-Supreme组,其中SLIPA组37例,LMA-Supreme组33例,记录并对比置入时间、尝试次数、通气道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声门的纤维支气管镜视野分级,最大密封压、气道压峰值以及术后24 h咽痛情况。结果SLIPA组与LMA-Supreme组的置入操作所需时间、一次置入成功率、置入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以及气道压峰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IPA组的最大密封压[(25.7±4.08) cmH2O](1 cmH2O=0.098 kPa),与LMA-Supreme组[(28.5±3.14) 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对位情况方面,SLIPA组的纤维支气管镜视野评分3~4分的比例达到94.6%,明显高于LMA-Supreme组69.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咽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PA™通气道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呼吸管理,其操作简便,置入成功率及安全性高;其前端空腔结构设计可积存反流液,可降低反流误吸发生风险。

  • 标签: 麻醉,全身 SLIPA™ 喉罩 LMA-Supreme 呼吸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喉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58例使用喉的患者,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使用喉的158例患者中,喉全麻152例手术有胃肠道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小儿手术麻醉等等;用于紧急心肺复苏6例;选用3号喉31例,4号喉127例,1次成功置入131例,第2次成功置入15例,第3次用中指引导置入6例、用喉镜置入4例,2例放弃;喉放置时间平均为2.59h,发生漏气现象4例。结论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广泛,也可用于急症困难气道,喉的应用已大于气管插管,而且喉的应用使困难插管比例下降,喉的临床应用给麻醉管理带来了新的选择和新的思路。为气道管理提供了新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 标签: 喉罩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20例睫状体冷凝术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对患者入院后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引导,术后护理并随访6个月以上,通过对患者进行了科学、全面、细致的专科护理,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认为有效地护理措施对提高睫状体冷凝手术的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睫状体 冷凝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冷凝集对配血的影响,探讨对本例冷凝集的处理。方法通过抗体筛查,凝聚胺法,卡式法进行交配。结果凝聚胺交配显示凝集,通过37℃生理盐水洗涤3次,再次交配,得以通过。结论患者血中冷凝集导致交配不符影响结果,日常工作中,应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交配。

  • 标签: 冷凝集 血交配 抗体筛查 凝聚胺 卡式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全麻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实行手术并进行喉全麻的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采用喉全麻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清醒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喉罩全麻 护理对策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化工装置常见大型动设备噪音超标(超过85dBA),采用现场安装式隔音解决。本文介绍了一台大型冷冻机使用隔音的设计要点及经验总结。证实其安全可靠性好,解决噪音超标问题。

  • 标签: 大型动设备 隔音罩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冷凝集现象对血型鉴定的干扰及处理方法。方法用37℃生理盐水洗涤患者红细胞6次,镜下观察无凝集后,再进行正反定型。对于某些高冷凝集素效价的患者,必须用37℃甚至45℃的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使自身的冷凝集素消失,再进行血型鉴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结论发生冷凝集现象或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时,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克服干扰,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冷凝集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随着气温的下降,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临床病情诊断的延误,因此在临床上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防治。本文以我科室遇到的一例冷凝集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冷凝集产生的原因及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最终给出了合理的预防办法。

  • 标签: 冷凝集 血液分析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中冷凝集素的测定方法及意义。方法对30例冷凝集素标本在室温常规测定,37℃温箱孵育30分钟后测定比较血细胞结果并做不同温度下肉眼观察及涂片显微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对两次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两次测定过程变化程度由大到小变化MCH、MCHC、RBC、HCT、MCV和WBC,两测定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匀后在4℃、37℃下均无聚集。30例标本冷凝集素效价检测结果平均效价(1.070.8)与正常对照30例平均效价(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的血浆与健康成人O型RBC混合后,在4℃的温度环境下聚集,37℃的温度环境下解聚;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合后,在4℃和37℃的环境下均无聚集。结论联合MCH≥35g/L和仪器报警信息、冷凝集素试验、血清学、抗体特异性鉴定等方法共同检测血常规标本中冷凝集素有重要意义,对受冷凝集素影响的血常规标本必须置37℃温箱孵育30min消除冷凝集素影响后进行重新测定才能发出检验报告。

  • 标签: 血常规 冷凝集素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面罩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疗效的作用的观察。方法选择我院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100名,并随机分为50例使用鼻和50名使用口鼻,分别给予同型号呼吸机支持治疗、并设置相关参数。结果使用鼻患者组起PO2和PCO2及PH改善明显优于使用口鼻组患者。结论鼻连接呼吸机与患者更能有效排出CO2,缓解酸血症。

  • 标签: 鼻罩 口鼻罩 COPD 无创正压通气 II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腹腔镜麻醉过程中应用双管喉和标准型喉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择2015.06——2017.06期间本院妇科收治的7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78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标准型喉,研究组患者应用双管喉麻醉。对两组患者的肺通气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通气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应用双管喉麻醉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肺通气质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标准型喉罩 双管喉罩 肺通气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冷凝集造成血常规结果异常采取的处置方法。方法37℃水浴和血浆置换,观察血细胞分析中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前,WBC、HGB、PLT检测无异常,RBC,HCT及相关计算指标明显降低,经过水浴和血浆置换后RBC,HCT数值明显上升。结论在门诊工作中认真仔细分析病人的血常规报告,准确判断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为医生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地依据。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冷凝集 37度水浴 血浆置换
  • 简介:测定气道中非挥发性物质和炎症标志物常须创伤性技术,如肺泡灌洗、诱痰,这些方法在短期不能重复,且是创伤性技术,可加重气道的炎症反应。呼出气中冷凝物是通过冷却呼出气来收集,是一种无创检查。研究表明,呼出气中冷凝物成分的异常能反映气道管壁液体的生化改变,早在1980年俄罗斯就有人第一次研究了冷凝物中的活性成分,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从此以后,就陆续有多种炎症介质、氧化物和离子得到研究,它们与疾病的相关性有进一步的深入,现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呼出气 冷凝物 测定 炎症标志物 氧化物 哮喘
  • 简介:高压氧治疗时患者通常采用肺式氧阀(Ⅱ级减压器)吸氧。采用肺式氧阀吸氧时患者通常要克服300Pa左右的吸氧阻力。这个阻力来自肺式氧阀本身的固有结构,在目前的设备情况下这个阻力无法克服。对于普通患者来说这个吸气阻力通常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年老体弱患者、气管切开患者或气管插管患者则无法使用一般的吸氧口罩而改用氧供氧。氧通常做成65cm×65cm×45cm的长方体有机玻璃

  • 标签: 供氧方法 氧罩 气管切开患者 吸氧阻力 高压氧治疗 吸气阻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