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综述国内外报道法林与常用中药的相关文献,为临床安全应用法林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法林与常用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情况及对可能发生的仙湖作用及机理归纳分析。结果 部分中药会影响法林的抗凝作用。结论 多种中药与法林存在相互作用,提示在临床应用法林的同时,重视中药对抗凝作用的影响,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华法林 中草药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综合医院急诊科法林相关致命性出血患者抗凝病因、出血易感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室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法林相关致命性出血患者,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其抗凝病因、出血易感因素和临床特点。根据出血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分为INR超范围组和INR未超范围组,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INR超范围组和非超范围组各项指标的差异。Wilcoxon秩和检验和t检验用于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特点分析。结果共纳入114例法林相关致命性出血患者。①法林相关致命性出血分别占急救病例的0.36% (114/32 040)、服用法林病例的9.84% (114/1 158)。②抗凝病因: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相关77例(67.5%),与心瓣膜置换术后相关32例(28.1%)。③出血易感因素:HAS-BLED评分4.0 (3.0, 5.0)分,既往使用药物史84例(73.7%),年龄> 65岁77例(67.5%),不定期监测INR 65例(57.0%),近期增加剂量29例(25.4%)。④出血部位:消化道出血40例(35.1%),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最低,HAS-BLED评分最高;脑出血21例(18.4%),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最短,INR最低,Hb最高,HAS-BLED评分最低。⑤临床预后:死亡(或病危放弃治疗) 12例(10.5%),其中脑出血6例、消化道出血5例、咯血1例。⑥INR超范围组(n=86)与INR未超范围组(n=28)比较,在既往抗血小板治疗、近期增加剂量、HAS-BLED评分和出血部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华法林相关致命性出血患者中,AF和心瓣膜置换术后是法林抗凝的主要原因,INR超范围与既往抗血小板治疗、近期增加剂量和HAS-BLED评分高相关。消化道出血最常见,该组患者Hb最低、HAS-BLED评分最高;脑出血次之,该组患者PT最短、INR最低、Hb最高。法林服用致相关致命性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 标签: 华法林 致命性出血 消化道出血 脑出血 急诊科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索临床药师借助法林用药清单是否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上海市同仁医院出院带药法林的147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5例,干预组7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饮酒史、吸烟史、科室分布、血栓栓塞性疾病种类、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常规法林用药教育,干预组出院时临床药师使用法林用药清单对其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及有针对性的用药教育。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内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监测时间和数值,及法林相关不良事件。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法林服药依从性与法林用药清单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干预组随访规律性优于对照组(χ²=34.3,P<0.001),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χ²=38.6,P<0.001)。法林用药清单中华法林治疗时间(R=-0.275,P=0.027)、合并疾病种数(R=-0.335,P=0.004)、出血风险(R=-0.433,P<0.001)与法林服药依从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采用法林用药清单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法林治疗时间、合并疾病种数及出血风险呈显著负相关,临床药学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法林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用药结果,可能对慢性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有帮助。

  • 标签: 华法林 服药依从性 临床药师 用药清单
  • 简介:摘要:江柏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是正气不足,邪气入侵所致,且与风、痰、瘀等病理因素相关。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主,根据患者个人体质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一人一方,同时注重小儿生长发育,从整体角度论治过敏性鼻炎。选取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 标签: 小儿过敏性鼻炎 辨治思路 名家医案
  • 简介:【摘要】手部因创伤、肿瘤、感染等原因而造成软组织缺损,需要最大程度地恢复手部结构的完整性,否则必将严重影响手的外形和功能。皮瓣移植是目前修复手部伴有骨、关节、肌腱外露创面最常用的方法。用于修复手部创面的皮瓣有很多,主要取决于伤口的大小和位置、损伤的复杂性、周围组织的状况、重要结构的暴露,但具体选择何种皮瓣为宜,需权衡利弊,选择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对供区影响小且成功率高的皮瓣。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手部皮肤缺损修复的特殊要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桥梗死后脊髓勒变性致痉挛性截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其发生过程和机制。方法报道2例脑桥梗死后脊髓勒变性致痉挛性截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合解剖及文献复习系统分析脑桥梗死后脊髓侧索华勒变性的产生机制、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特点。结果例1为65岁女性,例2为58岁男性,分别于2018年12月7日和2019年6月23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例患者均表现为脑桥梗死数月后缓慢起病并进展的双侧肢体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符合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的痉挛性截瘫,例1是在脑桥梗死后8个月出现,例2在脑桥梗死后6个月出现。磁共振成像均可见脑桥病灶以下连续的双侧锥体束等T1、长T2信号,例1表现为延髓、颈髓、胸髓侧索病变,例2表现为延髓、颈髓侧索病变。对2例患者均行肌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排除运动神经元病及代谢性疾病,1例行脑脊液检查排除炎性脱髓鞘疾病。根据其症状、体征及磁共振成像所示与原发病灶相连且与锥体束走行一致的连续条状异常信号,最终诊断为脑桥梗死后脊髓勒变性。随访发现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进行性加重。结论脑桥梗死后脊髓勒变性致肢体痉挛性瘫痪是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疾病预后相关,充分认识其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可以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 标签: 脑梗死 华勒变性 脊髓 磁共振成像 痉挛性截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高危肺栓塞治疗中联用法林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效果。方法: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取样73例,接诊时间为2020.03-2021.03,随机分为常规组(n=37,法林钠片)和联合组(n=36,法林+银杏达莫注射液),观察血气指标变化,对比症状缓解用时、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联合组症状缓解用时比常规组短,PaCO2(39.72±3.81)mmHg,比常规组(42.77±4.65)mmHg低,PaO2(82.77±6.35)mmHg,比常规组(76.26±6.58)mmHg高,总有效率97.22%比常规组81.08%高,P<0.05。结论:急性高危肺栓塞治疗中联用法林与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提升治疗有效性,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缩短其症状缓解用时,值得借鉴。

  • 标签: 急性高危肺栓塞 用药方案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FMEA模式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法林抗凝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心外科收治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HFMEA模式风险预警干预;记录HFMEA模式干预前后,预防患者抗凝治疗质量降低的各失效模式RPN 值变化;利用《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通过《法林抗凝知识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抗凝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研究期间患者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INR值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实施HFMEA模式预防患者抗凝治疗质量降低后,各项失效模式RPN值均<100分;干预前,两组患者抗凝知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法林药理作用、INR监测、法林不良反应、食物及生活习惯对华法林的影响、其他药物对华法林的影响、抗凝知识总分分别为(2.88±0.73)分、(1.36±0.54)分、(2.57±1.28)分、(2.13±0.84)分、(1.66±0.92)分、(11.12±2.20)分,均高于对照组(2.24±0.52)分、(1.02±0.39)分、(1.81±0.94)分、(1.58±0.76)分、(1.00±0.78)分、(7.63±1.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监测、按量按时服药、长期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总分分别为(3.78±0.54)分、(3.86±0.43)分、(3.90±0.71)分、(3.84±0.62)分、(3.89±0.67)分、(31.52±2.93)分,均高于对照组(3.14±0.39)分、(2.97±0.38)分、(3.42±0.48)分、(3.41±0.44)分、(3.22±0.53)分、(25.93±2.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INR 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FMEA模式应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法林抗凝管理过程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和抗凝知识认知,预防控制抗凝不良事件,从而达到手术预期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HFMEA模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管理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应用法林治疗的安全性和转归。方法选择2011至2020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1支冠状动脉血管内发生多个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内发生血栓的患儿共2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应用法林治疗,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范围控制在2.0~3.0。在治疗开始时,治疗后1、2、3、4周及2、3、6、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瘤直径、数量、部位和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变化,并监测INR、心电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实施规范的法林出血风险培训与管理,并根据家长实际落实情况,分为落实组和未落实组,比较2组患儿出血的发生情况。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1例患儿男15例、女6例,发病年龄为2月龄至6岁。入组时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为Ⅱ级有4例、Ⅲ级有7例、Ⅳ级有7例、Ⅴ级有3例。10例发生血栓的患儿临床发现血栓的时间为病程第4天至4个月。应用法林治疗后,其剂量分布在0.06~0.10 mg/(kg·d),INR为1.80~2.59,10例有血栓的患儿有8例消失,2例未消失的Ⅴ级患儿的血栓有不同程度机化。治疗后,4例Ⅱ级病变患儿的冠状动脉均恢复正常;7例Ⅲ级病变患儿中有3例冠状动脉瘤消失,4例无改变;7例Ⅳ级病变患儿中5例冠状动脉瘤缩小为Ⅲ级,2例无改变;3例Ⅴ级病变患儿瘤体无改变。治疗后均没有新发血栓及新冠状动脉瘤出现。21例患儿治疗前后心电图无特殊改变,治疗前后肌钙蛋白I和CK-M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7(0~3.01)比0.04(0~0.29) μg/L,20.6(11.2~58.2)比29.0(16.7~47.0)U/L,Z=0.932、1.906,均P>0.05]。法林出血风险管理落实组患儿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落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比4/6,Fisher值=5.689,P=0.031)。结论应用INR 2.0~3.0为目标范围,结合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瘤的严重程度来调整法林剂量,并予以规范而严格的管理与培训,可增加川崎病患儿法林治疗的安全性,改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治疗血栓及预防新血栓,降低出血风险。

  • 标签: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华法林 冠状动脉瘤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法林与利伐沙班在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肺栓塞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其中参照组实施法林治疗,研究组实施利伐沙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参照组更高,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服用法林的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服用法林的依从性现状,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服用法林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服用法林依从性得分为(6.52±1.48)分,服药信念得分为(7.54±1.86)分,自我效能得分为(6.49±1.39)分;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均收入、付费方式、居住地、社会支持、病程、抗凝知识掌握水平、是否术前服用法林、其他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康复程度均为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服用法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均为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服用法林依从性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服用法林依从性受年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2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收集121例患者的相关信息,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同时总结出影响因素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老年患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有利于提升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围术期优质护理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循证干预在口服法林住院患者抗凝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方法,于2019年8月1日至12月31日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及心血管内科478例患者作为基线审查组,2020年2月1日至5月31日494例患者作为后效评价组。成立多学科团队,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为理论框架,结合证据综合及临床实践制订循证方案,比较抗凝干预前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处于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及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采用多学科循证干预前后,患者TTR平均值分别为(51.67±31.04)、(64.34±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958,P<0.01);出血及栓塞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94、0.268,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循证干预可提高口服法林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的强度和稳定性。

  • 标签: 护士 多学科协作 循证护理 抗凝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患者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HVR)后早期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MHVR的老年患者210例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时间为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采用面对面问卷填写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法林抗凝知识水平、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影响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总体水平较好,服药依从性好者占99.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依从性好者占99.0%,均高于生活方式依从性好者92.1%。抗凝知识水平和年龄是影响患者依从性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宁波地区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好,相关分析提示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抗凝知识的宣教以及更加关注高龄老年人的抗凝依从性。

  • 标签: 心脏瓣膜 华法林 抗凝药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