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疟疾是一类恶性的虫媒传染病,有典型的周期性发作特征。为了减缓疟疾患者病情发展进程,应对发热疑似疟疾患者尽早进行疟原虫临床检验,以确保抗疟治疗工作开展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疟原虫临床检验方法进行探究,希望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发热 疟原虫 临床检验 疟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7-02摘要恶性疟原虫是死亡率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由于长期抗疟药的使用,目前恶性疟原虫对主要抗疟药物普遍产生抗药性。(现不少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青蒿素类药物的敏感性也逐步下降,提示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及衍生物的抗药性正在形成。)疫苗的开发及使用成为重要的预防策略,恶性疟原虫疫苗主要有。本文将对恶性疟原虫病原学、流行病学、所致疾病、疫苗研发进展及疫苗使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恶性疟原虫 疟疾 多期联合疫苗 佐剂
  • 简介:摘要疟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也是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各国。我国经过积极开展疟疾防治工作,现基本已无当地病例,但近年来四种疟疾均有输入病例。2013年3月、2014年7月在我院发热门诊分别检出一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通过镜检能够及时发现疟原虫。本文简要讲述了薄血膜和厚血膜的制作方法,并陈述了疟原虫类型及疟原虫临床分期,最后疟原虫镜检及鉴定需要注意的事项,旨在提高疟原虫镜检及鉴定水平。

  • 标签: 疟原虫 镜检 鉴定方法
  • 简介: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患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可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的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极易漏诊、误诊。现报告我院1例感染恶性疟原虫而被误诊的患者。

  • 标签: 疟原虫 发热 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阿米巴原虫病是由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组织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度致病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自1875首次在人体发现该原虫以来,该病已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对阿米巴原虫病的实验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溶组织内阿米巴 实验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疟原虫胶体金试剂条法与血涂片法在疟原虫检测中的结果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本院院2012年5月至2016年5门诊及住院收治发热并怀疑疟原虫感染患者86例,抽取血液标本,分别采用疟原虫胶体金检测卡与血涂片法进行疟原虫筛查,比较2种方法用于疟原虫检测诊断价值。结果全部患者血涂片法检出疟原虫阳性例数为8例,阴性78例,阳性率为10.3%;胶体金试剂条法检出疟原虫阳性例数为10例,阴性76例,阳性率为11.6%;胶体金检测卡用于疟原虫检测灵敏度为100.00%(10/8),特异度为97.43%(76/78)。结论胶体金试剂条法与镜检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筛查疟原虫更具有操作简便,诊断速度快及技术要求低等优势,适用于基层医院和大规模普查。

  • 标签: 疟原虫 胶体金试剂条法 镜检法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 碘 液染色法 、 体外培养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用于诊断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检出率差异及优缺点。方法收集云南腾冲某二 级甲等医院住院病人粪便样本 507 份, 采用卢戈氏碘液染 色法、 Jone's 液体外培养法、 PCR 核酸检测法检查人芽囊原虫。 结果碘液染色

  • 标签: 人芽囊原虫 碘液染色法 体外培养法 PCR
  • 简介: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疟原虫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省出入境单位收集到的已经镜检法证实为恶性疟疾的全血样本32例、镜检为阴性的全血样本1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中均提取DNA并加入RT-PCR检测试剂进行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显示:恶性疟疾全血样本23例、间日疟疾全血样本11例,阴性全血样本11例,诊断符合率95.6%。复检结果显示:2例标本通过PCR扩增、序列对照,发现其测序结果与公布的疟原虫序列一致,确定均含有疟原虫。结论: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疟原虫的应用价值高,能够敏感、可靠的检出疟原虫DNA。

  • 标签: 荧光定量PCR仪 疟原虫 疟疾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疟原虫患者全血细胞计数中白细胞散点图及红细胞直方图异常的探讨。方法抽取12例疟原虫阳性患者,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ysmexXE-2100分析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结果12例患者中,9例为白细胞散点图异常,3例为疑有核红细胞报警。有4例结果提示红细胞直方图异常。结论注重血常规的复检,注重异常的散点图和直方图,可以为疟原虫的筛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标签: 疟原虫 血细胞 散点图 直方图
  • 简介: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人体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我国间日疟较常见,恶性疟次之,但对人体危害较间日疟严重,三日疟偶尔发现,卵形疟已无病例报告。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也不断增加,

  • 标签: 瑞氏染色法 姬氏染色法 疟原虫 镜检
  • 简介:摘要:牛羊血液原虫病属于牛羊常见疾病,一旦患有该种疾病,不仅牛羊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而且牧民经济效益也将受到影响。因此为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本文针对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研究,以期可以为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牛羊血液原虫病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当患者发热,怀疑疟疾时,除认真做好疟原虫检查外,同时,对患者血涂片做瑞氏染色人工镜检的必要性。方法对持续发热或间断发热不退的患者,在认真做血常规、疟原虫检测的同时,对患者血涂片做瑞氏染色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并计数和观察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果所研究对象中,疟原虫检出率甚低,甚至于消除疟疾。而瑞氏染色血涂片镜检,多数患者可见异常病理细胞,如异型淋巴细胞、幼稚细胞等。结论对于发热患者怀疑疟疾时,除认真做好疟原虫检查外,血涂片人工镜检以便发现病理变化,查明发热其它原因是不容忽视的。

  • 标签: 疟原虫检查 发热 人工镜检 异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增高和散点图异常,综合镜检筛检疟原虫。方法对XE-2100提示EO比值增高的样本制片染色镜检,若E0无异常,则关注红细胞,筛查疟原虫。结果仪器300例报警EO+增高样本中,镜检有4例EO与仪器报警不符,最终确定疟原虫感染。结论用XE-2100进行血常规分析时,如仪器示“EO+”而镜检不符者,提示感染疟原虫的可能性大。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疟原虫 嗜酸性粒细胞
  • 简介:例1,男,31岁,半年前前往印度工作,回国后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2009年8月来我院检查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17×109/L,中性粒细胞0.843,嗜酸粒细胞0.014,红细胞4.53×1012/L,血红蛋白134g/L,血小板46×109/L,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感染患者 疟原虫 实验室检查 测定 2009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榕江县疟原虫镜检站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政府加强公共卫生投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及描述性研究。结果榕江县疟原虫镜检人员年龄结构较年轻化,且绝大多数受过中等专业教育。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镜检人员在年龄、学历和从事镜检年限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级别越高的医疗卫生机构的镜检人员人力资源构成更加合理和专业。结论基层镜检站需要进一步加强镜检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规范镜检队伍,确保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在榕江县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人力资源 疟原虫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胶体金法快速筛查疟原虫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近六年在我区中心镜检站就诊有发热症状疑似疟原虫感染和病例复核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涂片及胶体金法筛查疟原虫抗体,观察该100例患者经胶体金法筛查疟原虫抗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研究发现,胶体金法筛查出疟原虫阳性患者有12例,阴性患者3例。血涂片法筛查检出疟原虫阳性患者5例(均为出国务工人员输入性感染),阴性92例;胶体金检测法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4.12%。阳性预测值为70.59%,阴性预测值为96.39%。结论胶体金法在快速筛查疟原虫抗体中具有重要价值,能提高疟原虫的检出率,提倡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胶体金法 快速筛查 疟原虫抗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甘肃省文县、迭部县两个犬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犬利什曼原虫感染现状,为当地制定有效的内脏利什曼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采用入户调查方法,在甘肃省文县、迭部县以往内脏利什曼病病例较多的村,收集犬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并采集犬静脉血,采用PCR法检测利什曼原虫小环DNA。结果共调查537只犬,PCR检测阳性率为41.15%(221/537),其中文县和迭部县犬阳性率分别为64.63%(95/147)和32.31%(126/390),文县高于迭部县(χ2=46.044,P < 0.05)。有内脏利什曼病临床症状的犬35只,PCR检测阳性率为74.29%(26/35),其中文县和迭部县有症状感染犬的阳性率分别为84.62%(22/26)和4/9,文县高于迭部县(P < 0.05);无症状犬502只,PCR检测阳性率为38.84%(195/502),其中文县和迭部县无症状犬的阳性率分别为60.33%(73/121)和32.02%(122/381),文县高于迭部县(χ2=39.982,P < 0.05)。结论甘肃省文县和迭部县犬利什曼原虫感染率较高,无症状感染犬PCR检测阳性率较高,提示当地居民和犬感染利什曼原虫风险高,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居民主动防护意识,并加大控制犬感染利什曼原虫的力度。

  • 标签: 利什曼病 犬感染利什曼原虫 PCR检测 甘肃
  • 简介:摘要本研究报道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人芽囊原虫感染的病例。该例患者有脓血便症状,在外院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疗,入院后行粪便寄生虫检查,为溶组织内阿米巴和人芽囊原虫双重感染,提示临床面对HIV感染者抗炎无效时,应警惕寄生虫感染,为临床正确诊疗提供思路。

  • 标签: HIV 溶组织阿米巴 人芽囊原虫 寄生虫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