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舟骨切除月头关节融合术治疗Ⅱ、Ⅲ期舟骨骨折不愈合进行性塌陷(scaphoid nonunion advanced collapse,SNA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我科接受舟骨切除月头关节融合术的9例Ⅱ、Ⅲ期SNAC患者的临床资料,Ⅱ期SNAC 2例,Ⅲ期7例。术中均完整切除舟骨,切除部分桡骨茎突,月骨与头状骨植骨融合。术后记录月头关节融合体骨性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握力、静息和发力后腕关节疼痛情况;末次随访采用腕关节功能Krimmer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术后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98个月,平均4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0周。末次随访所有患者静息时腕部疼痛消失,3例在重体力劳动时感觉腕部疼痛,休息后缓解。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握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按腕关节功能Krimmer评分评定: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舟骨切除月头关节融合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Ⅱ、Ⅲ期SNAC,能减少融合腕骨间关节,保留未受累关节,增加腕关节术后活动范围。

  • 标签: 舟骨 骨折,不愈合 进行性塌陷 关节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排筏螺钉联合Jail螺钉治疗胫骨平台外侧塌陷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36例胫骨平台外侧塌陷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34~68岁[(48.6±5.8)岁]。Schatzker分型:Ⅱ型28例,Ⅲ型8例。患者均采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排筏螺钉联合Jail螺钉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2 d及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后倾角(PSA)、胫骨平台内翻角(TPV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术后2 d及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2个月[(19.5±3.1)个月]。手术时间为56~82 min[(68.5±9.1)min]。术中出血量为40~100 ml[(75.6±10.2)ml]。骨折均Ⅰ期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8~15周[(12.5±1.3)周]。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由术前(15.5±4.2)mm恢复至术后2 d及1年的(0.7±0.3)mm、(1.0±0.2)mm(P均<0.01);PSA由术前(21.2±2.1)°恢复至术后2 d及1年的(8.9±0.8)°、(9.2±0.6)°(P均<0.01);TPVA由术前(100.2±3.7)°恢复至术后2 d及1年的(88.9±1.8)°、(87.2±1.6)°(P均<0.05);Rasmussen解剖评分由术前(7.8±1.8)分恢复至术后2 d及1年的(17.1±0.9)分、(16.3±0.7)分(P均<0.01)。与术后2 d比较,术后1年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距离、PSA、TPVA及Rasmussen解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HSS评分为(92.8±3.2)分,明显高于术后2 d的(74.8±3.5)分(P<0.01)。术后2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愈合,无深部感染发生。结论胫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排筏螺钉联合Jail螺钉治疗胫骨平台外侧塌陷骨折,可有效防止关节面继发性塌陷,骨折解剖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的输液管理在骨科腰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骨科腰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IVC-CI>40%作为阳性反应指导输液管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输液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腰麻手术患者治疗中,通过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指导腰麻前的输液能有效降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促使患者的循环系统更稳定。

  • 标签: 输液管理 骨科腰麻手术 下腔静脉 塌陷指数
  • 简介:【摘要】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囊肿型痤疮与寻常痤疮相比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 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现代西医治疗囊肿型痤疮以口服异维A酸为主要治疗途径,但异维A酸存在皮肤或黏膜干燥、脱屑等副作用,并且有明确的致畸作用;李领娥教授采用火针、复方黄柏涂剂及痤疮净胶囊三联疗法联合治疗囊肿型痤疮,起到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的作用,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标签: 囊肿型痤疮 三联疗法 火针 复方黄柏液涂剂 痤疮净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抗冠状病毒的活性及其机理方法。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感染冠状病毒(COVID-19)患者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36),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的为研究组(n=36),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主要症状与其他症状消失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头疼、胸闷、腹泻等其他症状消失率差异对比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咳痰、发热、气促和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药 连花清瘟颗粒 冠状病毒 活性 机理方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结合"栅栏"螺钉技术治疗涉及外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结合"栅栏"螺钉技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1例涉及外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19例;年龄(47.4±11.5)岁(范围22~69岁);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8例、Ⅴ型14例、Ⅵ型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1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但均无神经和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2±3.4)d(范围4~17 d)。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及数字化建模,以3D打印制作1∶1实体大小的骨折模型,设计截骨导板和"栅栏"螺钉预置导板;术中按截骨导板行胫骨外髁截骨,复位后以"栅栏"螺钉预置导向器辅助置钉固定骨折。术后依据膝关节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4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5.8)个月(范围6~26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均提示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14.1±1.2)周(范围12~17周)。术后1年膝关节Rasmussen评分为(17.4±1.6)分(范围13~19分),其中优31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5%(39/41);HSS评分为(87.3±5.6)分(范围68~95分),其中优30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8%(40/41);膝关节活动度126.8°±3.8°。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发生腓总神经损伤、腘血管损伤、术后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结合"栅栏"螺钉技术是治疗涉及外后髁塌陷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使用定制化截骨导板截骨更精准,损伤更小,使用"栅栏"螺钉预置导向器可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 标签: 打印 三维 胫骨骨折 截骨术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参汤为主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的作用机理。方法:病例选取均源自我院接收的虚寒性胸痹心痛患者(时间:2019年1月-2020年2月),共纳入66例,以扑克牌分组法进行随机分组,均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干预;后者予以人参汤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可比(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比(P<0.05)。结论:对于虚寒性胸痹心痛患者的治疗采取人参汤为主的治疗方式具有显著效果,可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参汤 虚寒性胸痹心痛 作用机理
  • 简介:摘要:失眠为社区常见疾病,其根本病因在于心、肝、肾三者之间的气机运动失常,导致机体升降失司,阴阳失调。运用祖国医学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临床中发现,根据中医气机升降的理论,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基础方加减,配合耳穴压丸法应用于失眠患者,可达到通调三焦气机,交通心肾阴阳的目的,最终可改善失眠的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失眠 中医 气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耳穴压丸治疗
  • 简介:摘要:我国高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保养不周,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加。本文立足于古代医家及近现代医家的理论的基础,以阴阳学说为纲,以治病求本为基,从阴阳的离合制治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高尿酸性肾病的发病及诊疗机理

  • 标签: 尿酸 肾病 阴阳 求本
  • 简介:摘要:“肺与大肠相表里”是重要的中医药基础理论,这一机理反映出肺与肠在生理功能上的密不可分,折射出脏与腑的紧密联系、阴阳的互根互用,并且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络学说。本文梳理了基于该机理的生理功能联系、脏腑联系、阴阳关系、经络学说四大方向的临床诊疗思路,并建议关注肠道菌群与肺部疾病的关系。

  • 标签: 肺 大肠 表里关系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损伤患者因药物损伤的原因,提出其相应针对措施。方法 对我院2021年10月1日以来收治的因药物性肝损伤而住院治疗的3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研究造成其肝脏损伤的药物类型,以及临床症状和预后情况。结果 引起患者发生肝脏损伤的药物类型主要包括中成药、抗病毒物以及解热镇痛消炎药物等,其原因以中药的过量使用为主,其次为镇痛消炎类药物,由于患者及医护人员对药物机理了解不全面,导致药物的滥用,进而致使患者发生以恶心、疲惫、尿黄和黄疸为主要类型的肝脏损伤。绝大多数患者进行针对性孩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预后效果。结论 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药物,对症治疗,医护人员应增强能力,了解药物机理,肝爽颗粒对药物性肝损伤治疗有着显著效果。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病因机理 肝爽颗粒
  • 作者: 杨静茹 王立伟 闫莉 王凯 刘莹 朱璇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徐州 221004 徐州市睢宁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徐州 221200,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徐州 221004 徐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徐州 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徐州 221009,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徐州 221004,徐州市睢宁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徐州 2212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collapse index, IVC-CI)指导补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睢宁县人民医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与干预组(E组),每组60例;根据入室时IVC-CI值是否小于35%对C组和E组进行再分组,C1组(22例)、E1组(24例)为IVC-CI<35%,C2组(38例)、E2组(36例)为IVC-CI≥35%。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按照4-2-1法则补充术前液体生理需要量,C组患者的超声结果对补液不产生影响,E2组则通过加快补液将IVC-CI值降至35%以下再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E1组与C组维持10 ml·kg-1·h-1补液速度不变,扩容30 min后对患者实施麻醉。比较4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比、年龄、BMI、心功能分级、ASA分级、基础IVC-CI分布情况、高血压病史、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尿量)。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T0)、蛛网膜下腔麻醉前(T1)、麻醉后1 min(T2)、麻醉后5 min(T3)、麻醉后10 min(T4)、麻醉后30 min(T5)时MAP、心率。比较4组患者T0、T1时刻IVC-CI水平,蛛网膜下腔麻醉后30 min内低血压发生率,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例数,蛛网膜下腔麻醉前、麻醉后30 min内输液量以及T0、术毕时刻乳酸(lactic acid, Lac)及PaCO2。所有纳入研究患者根据低血压定义分为低血压组(46例)与正常血压组(74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IVC-CI在预测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发生低血压的诊断效能。结果4组患者一般资料中性别比、年龄、BMI、心功能分级、ASA分级、基础IVC-CI分布情况及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MAP、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刻比较,各组MAP在T2~T5时刻均有所下降,心率在T3时刻有所上升(P<0.05);与T1时刻比较,各组T2、T4、T5时刻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刻,C1组、E1组IVC-C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1组比较,C2组在T0、T1时刻,E2组在T0时刻,IVC-CI水平增高(P<0.05);与C2组比较,E1组在T0、T1时刻,E2组在T1时刻,IVC-CI水平降低(P<0.05);与T0时刻比较,E2组T1时刻IVC-CI降低(P<0.05)。麻醉后30 min内,C1组与E1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1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E2组(P<0.05);与C2组比较,C1组、E1组、E2组低血压发生率均降低(P<0.05)。C2组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患者多于C1组、E1组及E2组(P<0.05)。E2组患者麻醉前输液量高于C1、C2及E1组,麻醉后30 min内输液量低于C1、C2及E1组(P<0.05)。T0、术毕时刻4组患者Lac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1时刻患者的IVC-CI是影响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比值比2.53,P<0.05),心率为影响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IVC-CI为35%时预测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敏感度为66.79%,特异性为84.72%,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对IVC-CI≥35%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前通过IVC-CI<35%为目标导向补液可以降低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IVC-CI为35%时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低血压 蛛网膜下腔麻醉 目标导向补液 高血压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病的机理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脾胃病患者中选取80例,根据掷硬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字面)40例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花面)4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各组的中医症候积分、血清学相关指标、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中医症候积分(1.96±0.37)分以及CRP(4.05±0.57)mg/L、WBC(7.06±1.10)×10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33、9.880、12.232,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5.000、6.135,P<0.05)。结论:对脾胃病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安全有效,能够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及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脾胃病 半夏泻心汤 机理
  • 简介:摘要:该文章指明电子烟对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理。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象,电子烟虽对人体也存有一定的危害,但相较于传统烟草来说,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其能够促进患者PH、HS-CRP、MDA、SOD等指标的恢复,危害性要远低于传统烟草,研究结论仅供理论参考,考虑到电子烟的危害性,目前无法进行实践推广。

  • 标签: 电子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用机理
  • 简介:摘要:“阳化气,阴成形”源于《黄帝内经》,通过阐述阴阳的运动特点,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依存的作用,其根本是阴阳关系的运用体现。蛋白尿多属于中医学“尿浊“范畴,“阳化气,阴成形”关系失常是出现蛋白尿的发病基础,蛋白尿的治疗主要分为补和通两部分,补则扶正固本,温阳化气,通则活血化瘀,排浊解毒。

  • 标签: 蛋白尿 阳化气 阴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被确诊为白内障的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探讨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期间选取的1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将患者按照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统计与常规护理相比,为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的应用优势。结果:(1)在心理状态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案心理状态更加优异,差异显著(p<0.05);(2)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指标,值得提倡。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白内障 老年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骨水泥渗漏和伤椎再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97例单节段OVCF行PK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7例,女230例;年龄60~92岁[(69.5±8.2)岁]。根据是否出现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36例)和非渗漏组(261例),根据是否出现伤椎再塌陷分为再塌陷组(40例)和非再塌陷组(257例)。记录各组性别、年龄、骨折节段、骨折类型、骨折严重程度、骨皮质破坏、椎体裂隙征、术前及术后局部后凸角、后凸角纠正值、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形态、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PKP术后骨水泥渗漏和伤椎再塌陷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KP术后骨水泥渗漏和伤椎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折严重程度、骨皮质破坏、骨水泥注入量与骨水泥渗漏相关(P<0.05或0.01);性别、年龄、骨折节段、骨折类型、椎体裂隙征、术前及术后局部后凸角、后凸角纠正值、骨水泥分布形态、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与骨水泥渗漏不相关(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椎体裂隙征、骨水泥分布形态、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与伤椎再塌陷相关(P均<0.01);性别、年龄、骨折节段、骨折类型、骨折严重程度、骨皮质破坏、术前及术后局部后凸角、后凸角纠正值、骨水泥注入量与伤椎再塌陷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重度骨折(OR=4.23,95%CI 1.52~11.81,P<0.01)、骨皮质破坏(OR=3.29,95%CI 1.52~7.13,P<0.01)、骨水泥注入量>8 ml(OR=2.31,95%CI 1.09~4.92,P<0.05)与骨水泥渗漏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椎体裂隙征(OR=2.10,95%CI 1.03~4.30,P<0.05)、骨水泥团块状分布(OR=2.56,95%CI 1.25~5.27,P<0.05)、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OR=3.06,95%CI 1.46~6.40,P<0.01)与伤椎再塌陷显著相关。结论对于OVCF患者,重度骨折、骨皮质破坏、骨水泥注入量>8 ml是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椎体裂隙征、骨水泥团块状分布、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是PKP术后伤椎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入选的7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情况、饮食控制、自我保健、疾病预防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时机理论 家庭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80人,均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40人、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的专项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差值低,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帕金森病 保护动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