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全媒体融合时代是一种新型的媒体理念,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我院在医院文化宣传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现象级媒体产品4个,浏览量过万的产品有1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宣传。

  • 标签: 全媒体融合 医院文化宣传 队伍建设 实践与探索
  • 简介:摘 要  作为医院,面临如今的全媒体时代,医院文化的建设和探索已经不是办好院报杂志,更多的考量应该是如何顺应发展,搭载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质,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在不断增强医院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达到对医院品牌和医院文化的深度推广。

  • 标签:   全媒体时代 医院文化建设 新媒体 传统媒体 “四全”媒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案例式立体教学(cas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CTTM)融合媒体在肝脏传染病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25名肝脏传染病实习生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25名实习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进行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试验组进行CTTM融合媒体教学,两组均带教4周。比较两组教学后肝脏传染病相关理论和实践出科考核成绩、教学前后核心能力改变、教学认可度。运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教学后肝脏传染病相关理论[(92.45±7.23) vs. (81.21±7.11)]和实践[(93.27±6.68) vs. (81.23±6.26)]出科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教学前两组核心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教学后两组自主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医患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评分均高于教学前,且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实习生对教学能提高学习主动性、能巩固理论知识、能增强实践能力、能提高学习效率的认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脏传染病实习生带教中采用CTTM融合媒体教学,不仅可提高出科考核成绩,增强核心能力,还可提高实习生对教学的认可度。

  • 标签: 三位一体案例式立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 肝脏 传染病 实习生
  • 简介:当心维生素中毒,保健食品非药品,达仁堂一药品广告猛“贴金”,心理咨询前的准备,移植胰岛细胞和胰脏效果一样,当孩子得了糖尿病。

  • 标签: 维生素中毒 保健食品 心理咨询 糖尿病
  • 简介:中国过去30年里的男女比例失调恰好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同步,这种巧合具有误导性。从更久远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国的男女比例是在过去200年的很长时间内渐渐严重失调的。

  • 标签: 媒体 计划生育政策 比例失调 误导性 中国
  • 简介:摘要要做好医院宣传工作,必须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待媒体,就是要充分重视媒体,做好媒体采访的服务工作,建立与媒体沟通的长效机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媒体监督。善用媒体,就是要主动借助媒体宣传医院与发布信息,开展健康宣教,进行舆论引导。

  • 标签: 媒体 医院 宣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媒体技术辅助下PBL(问题为基础教学)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9月至2014年03月期间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8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名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40名实习生则采用PBL联合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泌尿外科实习中的学习兴趣及对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泌尿外科实习中的实习兴趣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中采用PBL联合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值得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PBL 多媒体技术 泌尿外科 实习 教学
  • 简介:摘要我院从2008年6月~2013年6月,对38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后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的手术治疗,复位满意,融合优良率达到95%。

  • 标签: 腰椎滑脱 椎弓钉系统 椎间融合器 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是教师把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体现,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则要把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适用性、操作简易性、针对性和互动性,并有完美的形式。为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建立自己的软件资料库和多媒体素材库。

  • 标签: 多媒体课件 制作 效果
  • 简介:【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宣传渠道广泛、宣教方式多样化、宣传反响好是机遇;由于措辞不慎或者由于读者的理解有偏差,容易引发负面舆情是劣势。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新媒体可扩大无偿献血的影响力,引导良好的社会舆论风向,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献血工作中。在使用新媒体时,需要规避网络的不良影响,这就要求进行无偿献血宣传的同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能力做好新媒体危机公关。采供血机构需与新媒体机构紧密合作,有效利用新媒体宣传的优势,采用微信、直播等多种形式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提升群众的无偿献血知晓率和参与率;有效避免新媒体宣传的劣势,把控好新媒体宣传的正确走向。

  • 标签: 新媒体 特性 无偿献血 微信公众号 微直播 微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73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其中男33例,女40例;年龄(66.80±7.94)岁(范围:39~85岁)。病变部位位于L3/45例,L4/568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组:采用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斜外侧组);采用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后路组)。对比斜外侧组与后路组的基线资料,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斜外侧组与后路组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比例、病史时间及病变部位的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38例斜外侧组手术时间为(99±8.96)min,35例后路组为(96.8±9.5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斜外侧组术中出血量(80±24.72)ml,后路组(261±52.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1,P<0.05)。7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5±2.58)个月(范围:12~24个月)。斜外侧组术后72 h腰部切口VAS评分(1.21±0.55)分,后路组(1.70±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3,P=0.028);后路组ODI指数由术前的48.6±6.1恢复至末次随访10.2±2.2,斜外侧组由术前49.0±5.7恢复至9.3±1.8,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2,P<0.05;t=9.211,P<0.05)。斜外侧组与后路组的组内手术前后的椎间孔面积有统计学差异(t=10.753,P<0.05;t=11.631,P<0.05);椎管面积亦有统计学差异(t=9.152,P<0.05;t=9.344,P<0.05);两组术后椎间孔面积和椎管面积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椎间隙高度:斜外侧组与后路组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92,P<0.05;t=8.443,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且与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2,P<0.05;t=5.291,P<0.05)。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或椎间融合器前后向、横向移位。后路组融合率为97.1%,斜外侧组融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22.86%,斜外侧组发生率2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斜外侧椎间融合与后路减压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前者优势更为明显,包括出血少、神经损伤风险低、良好的椎管间接减压,可作为部分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较好选择。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以"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腰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沉降""并发症""椎弓根螺钉""终板损伤""骨质疏松""微创融合术"和"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interlumbar fusion""cage""subsidence""complications""pedicle screw""end plate damage""osteoporosis""minimally invasive fusion"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20年3月之前发表的OLIF在治疗脊柱退变疾病术后融合器沉降发生情况的相关文献856篇,剔除内容不符、无法获取全文、重复性研究或存在设计缺陷的文献,对最终纳入的30篇文献有关融合器沉降的发生情况和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OLIF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发生率为4.38%~27.90%。发生融合器沉降的原因主要为缺乏有效的钉棒系统固定、融合器型号选择不佳、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板损伤、骨质疏松等。结论OLIF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发生情况较高,原因较多,如何采取措施预防融合器沉降仍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斜外侧腰椎融合术 腰椎 融合器 沉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总结了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和弊端,认为多媒体教学具有课堂容量大、生动直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优越性,也容易出现学生难于作笔记、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难于调动学生思维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建议。

  • 标签: 多媒体教学优越性弊端建议
  • 简介:摘要本文从多媒体教学具有的直观性、条理性和灵活性及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举证了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医学高等教学中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同时,对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多媒体教学中的过多注重形式不重实际、不当利用多媒体教学造成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等弊端进行分析,同时论证其改进方法。

  • 标签: 多媒体教学 医学 优势 弊端
  • 简介:1、频发的校园性侵案2013年5月8日,海南万宁市一小学校长陈在鹏和房管局工作人员冯小松带6名小学女生开房,两人涉嫌强奸罪被提起公诉5月15日,记者获悉潜山县某小学校长杨某在12年里先后性侵9名女童,

  • 标签: 校园 综述 媒体 小学校长 小学女生 工作人员
  • 简介:药理学是医药院校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是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药理教学中去,利用多媒体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辅助教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对提高药理教

  • 标签: 多媒体教学 CAI课件 药理学教学 课件制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cage)内固定治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6月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因出现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而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54.15±8.60)岁(范围41~68岁)。责任节段包括C2,3 1例,C3,4 3例,C4,5 9例,C5,6 6例,C6,7 7例。采用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术(零切迹组)12例,颈前路减压钛板cage内固定术(钛板组)1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吞咽困难Bazaz分级、植骨融合Eck等级、C2-C7 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33.38±21.26)个月(范围12~71个月)。零切迹组手术时间为(95.83±5.47) min(范围89~105 min);较钛板组的(121.28±8.24) min(范围106~131 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2,P=0.000)。零切迹组术后1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较钛板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126.000,P=0.022);术后3个月两组均无残留吞咽困难患者。零切迹组JOA评分由术前(9.50±1.31)分增至术后3个月(14.00±1.21)分、末次随访时(14.33±0.78)分,钛板组由术前(9.14±1.79)分增至术后3个月(14.29±1.07)分、末次随访时(14.71±0.73)分,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7.343,116.448,P=0.000)。零切迹组VAS评分由术前(5.33±1.67)分降至术后3个月(1.42±0.51)分、末次随访时(0.83±0.72)分,钛板组由术前(5.43±1.55)分降至术后3个月(1.86±0.66)分、末次随访时(1.43±0.76)分,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355,88.500,P=0.000)。零切迹组NDI由术前43.62%±9.31%降至术后3个月15.38%±3.23%、末次随访时14.99%±3.26%,钛板组由术前43.76%±8.47%降至术后3个月14.35%±4.61%,末次随访时14.22%±4.59%,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4.358,99.307,P=0.000)。零切迹组C2-C7 Cobb角由术前8.26°±2.92°改善至术后3个月15.69°±4.06°、末次随访时14.80°±4.18°,钛板组由术前5.53°±9.04°改善至术后3个月15.51°±6.75°、末次随访时14.68°±6.89°,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014,53.315,P=0.000)。随访期间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及食管损伤。结论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和钛板cage内固定术治疗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及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零切迹椎间融合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及术后早期吞咽困难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颈椎 脊髓压迫症 脊柱融合术 再手术
  • 简介:患者,男性,13岁,回族,因发现盆腔包块半年余,孤立肾术后14h,于2001年8月3日转入我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一约12cm×10cm大小肿物,元疼痛及尿急、尿频、血尿等症状.

  • 标签: 盆腔 异位融合肾 病例 肾位置异常
  • 简介:1911年Hibbs和Albee首次将脊柱融合术应用于脊柱外科以来,脊柱融合术已逐渐成为脊柱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依据是,通过坚强固定,限制脊柱节段间异常活动,缓解由此带来的相关症状。但随着对脊柱生理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

  • 标签: 脊柱外科 非融合技术 脊柱融合术 治疗方法 脊柱节段 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