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健康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健康关系着我们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证【1】。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直承担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首要职责。大数据,作为重要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手段,可以实现对全部信息的整体把握, 并从中挖掘出重要信息。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应用给疾病预防知识的传播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以大数据的优势发现在疾病传播途径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介绍。

  • 标签: 疾病知识传播 大数据 短视频
  • 简介:摘要城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中主要涵盖了规划审批、管线辅助设计、数据入库与保存、竣工测量、数据维护等流程,通过先进的开发工具和软件对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进行设计,保证技术设计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动态管线数据库的构建,使管线数据的使用和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管线规划和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就其数据组织和系统集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城市 地下管线数据组织 系统集成
  • 简介:摘要训练软组织损伤是军人在军事训练中很容易出现的伤病情况,对于我国官兵的身体健康与训练水平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部队要重视对训练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保证我国官兵的健康情况。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中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中医同样可以帮助人们解除疾病,调养身体,我国部队应该将中医药治疗方式运用于军事训练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让中医为我国官兵服务,在新时代体现出它的价值。

  • 标签: 中医 军事训练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组织蛋白与核酸损伤较小的合适的甲状腺脱钙方法。方法甲状腺钙化标本30例分成6组,每组5例,首先分析比较常规10%硝酸溶液过夜脱钙与表面脱钙之后,标本在伊红-苏木精(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核酸质量及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几个层面的区别;第二,比较多种脱钙液(10%硝酸、20%甲酸-盐酸、PLANK液、氯化钠盐酸甲醛液等)表面脱钙的效果是否不同。结果与过夜脱钙相比,表面脱钙之后各组HE染色质量、细胞角蛋白(CK)7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免疫组织化学着色效果、DNA浓度与质量均明显提升(P<0.05)。各表面脱钙液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病理检测需求的甲状腺钙化标本,表面脱钙可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脱钙方式

  • 标签:
  • 简介:至2006年被提出以后,关联数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图书馆领域也不例外。本文对关联数据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并认为关联数据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可以在资源发现服务、资源推荐服务、数据融合、增值服务、语义标签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

  • 标签: 关联数据 关联数据应用 图书馆
  • 简介:目的分析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产生的影响。方法统计本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进行血液检验的心血管患者共178例,同期平均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晨起空腹、午饭后,以及午饭两小时后,这几种时间段进行血液采集,对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对血液检测的影响。干预组采用不同的采血方式进行血液检查,分别为静脉血液采、集动脉血液采集和末梢循环血液采集。结果对照组中,不同的采血时间,其显示的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数量不同,且晨起空腹检验比午饭后,午饭两小时检验各指标有着明显的减少。干预组,动静脉血液采集相比末梢循环血液采集,其红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但血红蛋白数量无较大变化,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都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故在血液采集中,统一采血时间和采血方式,以便于降低差异性。

  • 标签: 采血时间 采血方式 血液采集 心血管疾病血液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秒钟负压抽吸法和BardMagnum切割针自动切割法经皮穿刺肝活检的优缺点。方法在3322例次住院肝病患者肝活检中,分别采用抽吸法3059例次和切割法263例次。对抽吸法获取的标本长度小于1.5cm或为碎片组织的病例行2次或3次肝穿刺;切割法为经皮肤上同一针孔、肝内不同部位连续2次以上肝穿刺,即"一孔多点切割法"。结果抽吸法和切割法肝活检第一针穿刺标本平均长度分别为2.06±0.62cm和1.29±0.50cm(t=17.089,P=0.000);在221例抽吸法获得碎片组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肝硬化者184例(83.26%),对不能诊断为肝硬化的37例患者再行"一孔多点切割法"肝活检,结果35例(94.6%)为肝硬化。结论抽吸法较切割法获取的肝组织多,应作为肝活检的首选方式,肝组织呈碎片标本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多是肝硬化,"一孔多点切割法"几乎能检出所有的肝硬化患者。

  • 标签: 经皮穿刺肝活检 取样误差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之一,内容多,学时长,而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要求,也远远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各科目的联系,更加信息化,要求我们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使所学科目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快速、方便,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结合临床,所学知识实用临床。

  • 标签: 教学 多媒体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对两种不同组织方式的医学在线教学视频的学习体验进行分析,为医学在线课程视频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2月,以某医学院校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课堂实录组和教师融合组。课堂实录组教学采用课堂实景组织方式设计的视频;教师融合组教学采用虚拟场景组织方式设计的视频。通过眼动指标、测验成绩、认知负荷测验比较两组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课堂实录组学生和教师融合组学生的注视类眼动指标比较,兴趣区注视时间[(57.65±43.74)分比(81.39±43.49)分,P=0.047]、兴趣区注视次数[(159.00±38.10)分比(90.89±44.48)分,P=0.006]、兴趣区平均注视时间[(17.26±4.18)分比(28.65±8.95)分,P<0.001]等均小于教师融合组学生。课堂实录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验成绩[(5.92±1.16)分比(6.92±1.04)分,P=0.012]及认知负荷测验结果[(13.47±0.94)分比(15.76±0.97)分,P<0.001]均低于教师融合组学生,但实操测验成绩高于教师融合组[(7.06±1.56)分比(5.85±1.56)分,P=0.031]。结论学生对不同组织方式在线视频的学习体验不同,在线教学视频的组织方式应切合课程类型并与教学内容特征相适应。

  • 标签: 医学在线教学视频 眼动追踪技术 在线学习体验
  • 简介:目的比较组织液常规抗酸染色与经3种试剂处理后再行抗酸染色的效果及细菌检出情况。方法分别用低浓度酸碱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处理12例麻风患者及15例康复患者皮肤破损(皮损)组织液,涂片经抗酸染色观察。结果3种溶血剂处理后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与常规抗酸染色在细菌形态上无明显差异,菌体被染成红色,组织细胞染成蓝色,但在背景上差异明显。经3.5%HCL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偏浅红色;经5%NaOH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偏浅蓝色;经HiCN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呈蓝色。与菌体呈红色的麻风杆菌对比明显。15例康复患者中4例患者报告发现麻风杆菌,菌量在+~++之间。并经临床医生确认。结论麻风患者皮损组织液经HiCN处理后抗酸染色可增强细菌与背景间对比效应,查菌效率优于常规染色。

  • 标签: 抗酸染色 麻风杆菌 溶血剂
  • 简介:目的:建立我国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数据库,规范和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水平。方法:根据全国统编教材内容和要求,使用NanoZoomer2.0-HT扫描系统,挑选典型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切片进行单层和分层扫描。结果:完成78张教学切片的扫描,其中磨片10张,软组织和软硬组织联合切片68张,初步建立了能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切片数据库。结论: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数据库的建立和推广使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并推动教学改革及信息化进程。

  • 标签: 口腔组织病理学 数字切片
  • 简介:人弓蛔虫病遍及全球,由犬蛔虫,犬弓蛔虫或猫蛔虫,猫弓蛔虫的幼虫感染所致。人类是弓蛔虫的偶然宿主(图1),在人类宿主中弓蛔虫不能进一步发育,不会达到成熟期。感染表现为2个主要的综合征——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眼幼虫移行症。

  • 标签: 内脏幼虫移行症 弓蛔虫病 线虫 组织 偶然宿主 犬弓蛔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刺激条件下,小鼠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s),并分析其在棕色化过程中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模型,一组为低温刺激,另一组为腹腔注射CL316-243,通过HE染色和产热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等,确定皮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模型的建立。通过RNA测序得到不同条件下皮下白色脂肪组织的miRNAs表达谱并筛选出两组内差异表达趋势相同的miRNAs,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NAs靶基因,并通过qRT-PCR进一步验证其表达水平。结果冷刺激和CL316-243均能诱导皮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同时皮下白色脂肪组织的miRNAs表达谱在诱导前后存在明显差异。经差异表达miRNA筛选后,检测不同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诱导条件下,miR-30e-3p表达均升高,miR-181a-5p表达均下降。经靶基因预测及验证,Cdk6和Sirt1分别是miR-30e-3p和miR-181a-5p参与调控皮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潜在靶点。结论冷刺激及CL316-243处理小鼠皮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后miRNA表达差异明显,其中miR-30e-3p和miR-181a-5p分别可能通过靶基因Cdk6和Sirt1参与调控皮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过程。

  • 标签: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冷刺激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微小RNA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及CEU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患者69个结节均于术前进行TI—RADS分类、CEUS,观察并分析其CEUS表现。采用VTQ测定结节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获得swV的曲线下面积及最佳临界值。计算3种方法单独及两两联合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69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37个,恶性32个。3种方法单独诊断时,VTQ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最高E87.50%(28/32)],CEUS特异度最高E9a.89%(34/37)],两两联合应用时,VTQ和CEUS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最高[93.75(30/32)]。swV以2.55m/s为最佳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P<0.01)。结论3种方法均对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一定价值,VTQ联合CEUS的敏感度最高,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可靠检查手段。

  • 标签: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声触诊组织量化 造影剂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广度与数量的爆炸性增长给数据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新时期的数据科学家,企业管理人员,普通职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数据科学,数据处理,数据驱动决策等领域的认识加深将有效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给企业赢取竞争优势。

  • 标签: 大数据 数据科学 数据驱动决策
  • 简介:背景:鹿茸是惟一可以周期性再生的哺乳动物类器官,其软骨组织内富含血管。研究鹿茸血管化的软骨,对于揭开鹿茸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骨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有重要的意义。目的:综述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及机制探索、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为组织工程中骨组织的修复提供医学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与CNKI数据库。在PubMed中的检索词为deerantler,Bonetissueengineering,vascularizedcartilage;在CNKI数据库中的检索词为鹿茸,骨组织工程,鹿茸血管化软骨。纳入涉及鹿茸组织学与形态学、鹿茸软骨、血管化软骨以及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相关文章,排除与内容无关和重复文章。结果与结论:(1)通过初检与筛选共纳入51篇文献;(2)鹿茸是一种可以周期性再生的软骨/骨组织,与关节软骨不同鹿茸的软骨组织内含有丰富的血管,且生长速度极快可达2.7cm/d;(3)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鹿茸软骨组织的血管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探讨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与机制,以及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对利用鹿茸软骨组织血管化机制在临床上进行工程软骨血管化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细胞因子类 软骨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 简介: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应用不同足趾不同部位的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组织缺损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损伤部位:食指13例,中指7例,拇指5例,环指3例。其中甲根部以远指体缺损9例,部分甲床及侧方缺损7例,指腹缺损6例,指体中部节段性组织缺损4例,脱套伤2例。指腹及侧方缺损面积为1.2cm×3.0cm~1.5cm×3.5cm。

  • 标签: 手指组织缺损 移植修复 组织瓣 游离 足趾 指腹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合计100例纳入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50,开展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50,应用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了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后,疼痛VAS评分、压疮愈合PUS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更短、换药次数更少,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应用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者的创面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穿支皮瓣移植 足踝软组织缺损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Oncomine数据库中关于P16的信息,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P16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6项研究,包括2211个样本,涉及P16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的比较。与正常组织比较,P16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p

  • 标签: 卵巢癌 P16 Oncomine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