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R波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具有频散特性,⑵ 在不均匀介质中R波相速度(VR)具有频散特性,其中各图的右侧为随深度变化的面波频散曲线

  • 标签: 勘探应用 波勘探 瞬态面
  • 简介:目的:为急性期脑出血的改善循环治疗及CT在脑出血后脑血流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病24h内入院治疗的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24小时内、15天进行Xe-CT检查,采用感兴趣区测定血肿周边水肿区及其镜像区的局部脑血流量,并于发病后24小时内、15天、28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C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在发病24小时略有下降,15天时明显降低;治疗组在发病15天时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发病后15天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二组之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发病后28天时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氙气CT灌注技术对深部脑组织的rCBF探测的灵敏度高,而且方便快捷。急性期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血肿周边的缺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三七总皂甙 脑出血 局部脑血流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2007年-2010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3832例,在出生后48~72小时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结果通过3042例,未通过790例,通过率79.31%,未通过率20.69%;结论出生后48~72小时内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假阳性率高,给家长带来了心理压力。结论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检测结果受测试环境、被检测的婴儿不配合、检测时间、检测者对仪器操作熟练程度、家长的重视程度及医患沟通不畅等因素影响。

  • 标签: 新生儿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听力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综合性医院开展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仪(TEOAE)调查正常新生儿50名和高危新生儿50例听力。未通过者在生后42天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随访并转诊。结果正常新生儿接受听力筛查,未通过率4.00%;明显低于高危新生儿,未通过率24.00%。结论高危新生儿初筛未通过率高于正常新生儿。采用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快速、准确、效果好。尤其对高危新生儿灵敏度高,这将为提高新生儿尤其对高危新生儿听觉保健水平意义重大。

  • 标签: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仪 高危新生儿 听力筛查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Xe)-CT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脑血流量变化以及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流速度的关系。方法对7例在SAH后1~4d和7~14d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2次Xe—CT检查。用自动皮质6分区模式和手工画法测量大脑中动脉(MCA)等血管分布区(每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10个感兴趣区,7例患者共70个)的脑血流量。在Xe—CT检查后1h内,采用TCD检测MCA血流速度,比较MCA供血区脑血流量与TCD检测的血流速度的相关性。结果Xe—CT检测7例患者SAH后1~4d双侧MCA供血区平均脑血流量为(48±12)ml·100g^-1·min^-1,7~14d为(43±15)ml·100g^-1·min^-1。TCD检测SAH后1~4d双侧MCA平均流速为(165±73)cm/s,7~14d为(151±70)cm/s。Xe—CT检测的MCA供血区局部脑血流量与TCD检测的MCA血流速度比较,SAH后1~4d的左侧MCA的脑血流量与血流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869,P〈0.05),SAH后1~4d的右侧MCA和7~14d的双侧MCA的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均呈负相关,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e—CT能获得脑血流量绝对值,可用于动脉瘤性SAH患者的脑血流量评价。TCD检测的MCA流速与Xe—CT测得的局部脑血流量可能无明显相关性,有待于扩大样本,继续深入研究。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局部血流 血管痉挛 颅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分析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otoacoustic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auditorybraimstem-respons,AABR)联合筛查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听力障碍患儿的检出情况,评价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与TEOAE和AABR的关联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9月在我院出生因高胆红素血症转入新生儿区治疗的新生儿200例,其中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3组:A组为对照组(生理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在222μmol/L水平以下)50例;B组(血清总胆红素在222~342μmol/L水平)100例;C组(血清总胆红素在342μmol/L水平以上)50例,均采用TEOAE和AABR联合筛查,对筛查的结果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筛查出的阳性儿最终由广州市儿童医院行听力学诊断检查后出具诊断意见.结果A组TEOAE未通过2例,AABR未通过2例;最终确诊1例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听力障碍发生率为2%;B组TEOAE未通过1例,AABR未通过1例,最终确诊1例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C组:TEOAE未通过3例,AABR未通过3例,最终确诊2例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1例传导性听力下降,听力障碍发生率为6%.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听力障碍的检出有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则检出听力障碍的几率越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听力筛查时,应用TEOAE和AABR联合筛查方案可快速检出听力损失患儿,精确判断听力受损的部位,有效减少漏诊和误诊.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TEOAE AABR 联合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