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甘谷县城区小学生的营养监测情况,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于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抽取甘谷县城区 128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饮食习惯和行为、食品营养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总体食品营养安全知识得分为( 12.52±2.11)分,其中女生得分>男生,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甘谷县城区小学生中存在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需要加强对学生甚至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普及率,才能预防及控制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小学生 营养监测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城区某单位儿童群体的健康状况。方法2019年10—11月对北京城区某单位职工的558例0~13岁子女进行健康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耳鼻咽喉科、心肺等。对体格状况和检出率较高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将体质指数(BMI)≥P85(P为与标准化生长曲线相比的百分位数)定为超重、≥P95定为肥胖。用率和构成比来描述儿童体检各项目相关数据,用χ²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检出率较高的项目主要有:超重、肥胖、鼻炎、龋齿、包茎等。儿童体重、身高≤P10的比率分别是3.4%和2.7%,≥P97的比率分别是12.0%和7.0%,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是13.8%和13.3%;儿童总体和男童中体重≥P97、身高≥P97、BMI≥P95比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均P<0.05),男童中BMI≤P5比率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但体重≥P75比率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P<0.05);男童中体重≥P75比率显著多于女童(P<0.05)。儿童中鼻炎患病率为39.8%,其中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为14.9%;儿童总体3.0~5.9岁组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显著高于0.0~0.9岁、6.0~9.9岁组(均P<0.05),女童3.0~5.9岁组总鼻炎患病率均显著高于0.0~0.9岁、1.0~2.9岁、10.0~13.9岁组(均P<0.05)。儿童龋齿患病率(剔除0.0~0.9岁组)为26.0%,儿童总体3.0~5.9岁组龋齿患病率显著高于1.0~2.9岁、10.0~13.9岁组(均P<0.05),男童、女童的3.0~5.9岁和6.0~9.9岁组龋齿患病率均显著高于1.0~2.9岁组(均P<0.05)。男童包茎率为31.5%,1.0~2.9岁、3.0~5.9岁组比率均显著高于6.0~9.9岁、10.0~13.9岁组(均P<0.05)。未发现肥胖与非肥胖儿童的过敏性鼻炎患病率、龋齿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超重肥胖严重程度超出预期,过敏性问题日益凸显,龋齿防治亟待改进,男童包茎问题有待关注。

  • 标签: 儿童 肥胖 鼻炎 龋齿 包茎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管辖的展览路辖区登记在册的新生儿 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月 至 2018 年 12月在 北京市西城区 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 孕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城区居民伤害预防的态度与行为现状,为城区居民伤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长沙市2个城区共8个社区的504名居民,通过现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20份。结果城区居民伤害预防态度与行为得分分别为(43.35 ± 14.29)分(同意率为76.63%)、(38.92 ± 3.75)分(执行率为43.10%)。不同年龄、学历、受伤次数等背景居民的伤害预防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815、4.740、4.153,P<0.05);不同年龄、家庭年收入、运动频率、受伤次数等背景居民的伤害预防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030~8.162,P<0.01或0.05)。结论长沙市城区居民的伤害预防态度较正向,但预防伤害行为执行率低,不同背景下城区居民对避免伤害行为态度及执行不一。

  • 标签: 伤害 行为 态度 城区居民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东城区高危妊娠及管理情况,为制定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报的《孕产妇保健健康情况年报》、《北京市围产保健管理登记册》个案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8 年东城区孕产妇 14472 例,高危孕产妇 8533 例( 58.96% ),高危孕产妇管理率 98.95% ; 2015 年高危因素前 3 位为高龄、 巨大儿及瘢痕子宫, 2018 年糖代谢异常 / 糖尿病取代巨大儿进入高危因素顺位前三位; 36 例围产儿死亡中,有 23 例孕产妇在孕期存在高危因素 。结论 强化孕产妇保健意识, 早筛查、早发现高危孕产妇,提高产科服务能力,实行分级管理及随访,对孕产妇实行全程系统管理,降低辖区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 。

  • 标签: 妊娠,高危 ,围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构建的南京地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对南京市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使社区基层有统一的标准可依,更好地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方法通过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构建了南京地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标准控制体系(下称标准化质控),包含门诊和病房2个质控标准体系,2018年应用该标准体系对南京城区6个区共24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与2017年6城区同样24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标准化质控后,不含病房的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得分高于标准化质控前得分差值11.18~18.05分(t值13.38、12.96、10.75、15.40、14.68、22.09、13.05、19.01、13.21、21.20、14.10、10.37,均P<0.01);含病房的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得分均高于标准化质控前的得分差值8.03~19.17分(t值11.2、17.73、12.63、17.19、9.83、12.32、15.85、8.65、11.53、14.62、10.43、15.11,均P<0.01),标准化质控后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高于标准化质控前(均P<0.0,5)。结论构建的社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体系能有效促进社区护理统一发展,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 标签: 社区基层医疗机构 护理质量标准体系
  • 简介:安徽省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徽 池州 247100 【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池州市 2018年度流感样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汇总情况。方法 2018年流感样病例检验检测病例共 1273份,采用咽拭子标本检验检测标本,标本来源检测辖区内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阳性结果检出份额为 383例。结果 流感样病例阳性结果检出份额为 383例:( 1)乙型流感病毒 victoria阳性份额 9例,份额所占比例是 2.35%;( 2)乙型流感病毒 BY型阳性份额 195例,份额所占比例是 50.91%;( 3)甲型 H1N1( 2009)阳性份额 177例,份额所占比例是 45.85%;( 4)季节性 H3N2阳性份额 2例,份额所占比例是 0.52%。 2018年池州市暴发性疫情检验检测情况汇总:暴发性疫情检测标本共 135份,按照月份进行分类病原学检测,具体疫情月份集中在 1、 3、 12月三个月份。 1月份流感病毒以 H1N1( 2009)和 BY型为主。 3月和 12月份均是以 H1N1( 2009)为主。结论: 为了有效防控流感疫情,需要对辖区实施流感防控举措。

  • 标签: 流感病毒 流感样病例 疫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西安市空气城区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科门诊就诊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安市某综合医院逐日呼吸内科门诊就诊个案记录、空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仅发现 NO2与呼吸内科门诊量存在关联。大气污染物 NO2浓度每升高 10 μg/m3,当日内科门诊量增加 1.13%,总门诊量及分年龄、分性别、分疾病门诊量均与 NO2浓度存在统计学关联。不同性别、年龄组循环系统疾病的当日滞后效应模式与总体一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当日滞后效应模式与总体略有不同。效应值男性高于女性、≥ 65岁人群高于 <65岁人群。结论:空气污染物中仅 NO2对社区人群的内科门诊量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系统疾病存在广泛的急性效应,且男性较女性敏感、≥ 65岁人群较 <65岁人群敏感。

  • 标签: 空气污染 内科门诊 时间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现况及满意度,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6年9—10月对北京市西城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619名在岗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员基本情况,对工资收入、绩效考核、执业和办公环境、设备配备、职称晋升和培训等满意率,受尊重程度及希望改善的工作相关内容。结果显示,全科医生对工资收入、绩效考核、执业环境、办公环境、设备配置、职称晋升和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满意率为80.0%(495/619)。其中,对工资收入的满意率最低(43.5%,269/619),对培训学习的满意率最高(94.3%,584/619)。全科医生认为受患者尊重的比例93.2%(577/619),受社会尊重比例为80.0%(495/619)。全科医生最希望改善的方面是提高个人收入(95.6%,592/619)和提高工作能力(44.3%,274/619)。提示在未来的医疗改革中,要尽可能提高全科医生与其工作价值相匹配的收入,进一步提高全科医生综合满意率,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卫生服务。

  • 标签: 社区卫生中心 职业满意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促进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在儿童中的发生。方法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预防保健科对482名家长关于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家长认知和自行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认知方面,89.0%(429/482)的家长认同普通感冒不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88.8%(428/482)的家长知道抗菌药物有不良反应;82.0%(395/482)的家长知道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增加。相关知识获取途径69.7%(327/482)来自医生。在态度方面,84.1%(405/482)的家长对我国民众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表示认同;68.2%(405/482)的家长认同孩子患病应听从医生方案不向医生提要求;30.7%(148/482)的家长认为自己足够了解抗菌药物知识;24.7%(148/482)的家长在孩子患病时愿意使用价格比较贵的抗菌药物。在行为方面,13.9%(67/482)的家长会自行购买抗菌药物;35.7%(172/482)的家长在家里备有抗菌药物。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高的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抗菌药物(OR=2.619,95%CI:1.431~4.793);家长在家里备有抗菌药物(OR=4.713,95%CI:1.964~11.309),自行购买过抗菌药物(OR=2.768,95%CI:1.237~6.194)都会增加自行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结论塘桥社区家长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普及儿童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以促进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儿童 家长 城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PCR法,对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3家哨点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标本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结果803例样本中,呼吸道感染总阳性率为28.27%(227/803)。肺炎病例和门诊病例中,下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x2=7.332,P=0.007;x2=13.698,P<0.01)。病原体感染前5位依次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支原体。急性呼吸道感染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8月和12月,不同病原体的季节特征各不相同。14岁及以下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x2=12.411,P<0.01);14岁以上人群流感病毒和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较高(x2=10.306,P=0.001;x2=6.470,P=0.011)。结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支原体为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不同病原体有各自的季节特征,且不同年龄组病原谱不同。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城区食盐销售场所及周边人群碘缺乏病(IDD)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知信行)现状,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在杭州城区按照东、西、南、北、中方位划分5个调查区域,每个调查区域抽取1个食盐销售场所为调查点,对调查点及周边人群开展IDD知信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对碘缺乏危害的认知、获取IDD防治知识的途径、对预防IDD方法的认知和对食盐加碘及非碘盐的态度,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对991人开展IDD知信行有效调查,其中有80.8%(801/991)认为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有41.7%(413/991)认为缺碘可引起不同程度智力损害;有62.1%(615/991)从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途径获取IDD防治知识;有76.8%(761/991)认为食用碘盐是预防IDD的最佳方法,有8.9%(88/991)认为食用海鲜是预防IDD的最佳方法;有50.9%(504/991)认为食用碘盐不会导致碘过量,但有56.5%(560/991)认为食用碘盐与患甲状腺结节等有关;有56.2%(557/991)认为应该开放非碘盐供应。结论杭州市城区食盐销售场所及周边食盐覆盖人群IDD防治知晓率偏低,对食盐加碘的认识存在偏差,获得防治知识途径较少,应在食盐销售环节加强主动宣教。

  • 标签: 缺乏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我国城区0~6岁儿童的家庭内意外伤害环境量表,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方法经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和预调查等确定量表相关内容后,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城区抽取1 104名0~6岁儿童,问卷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发生意外伤害和家庭环境情况等内容。采用Cronbach′s α和分半系数评价量表信度;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法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根据是否发生家庭内意外伤害将儿童分为两组,采用t检验分析量表的区分效度。结果量表共包含6维度54条目;共回收有效问卷1 074份,男童554名(51.6%);<3岁儿童519名(48.3%);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18.34%(197名),家庭内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0.71%(115名)。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分半系数为0.82,达到信度0.70以上的标准。量表各维度和总量表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3~0.84之间,P均<0.001。总量表的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8.34%,54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30;量表的近似误差均方根、比较拟合指数和拟合优度指数分别为0.07、0.61和0.71。家庭内意外伤害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所研制的中国城区0~6岁儿童家庭内意外伤害环境量表信、效度均较好。

  • 标签: 儿童 城市 事故,家庭 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就诊居民"1+1+1"签约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为提高签约率及完善"1+1+1"签约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中心城区、郊区分层抽样为原则的多中心横断面问卷调查法,于2017年9—11月抽取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定点带教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区、郊区各3家,对其中574例60岁以上的老年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是在课题定性访谈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对"1+1+1"签约知晓及签约情况等。结果574份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564份,有效率98.25%。其中,城区292例,167例(57.2%)已签约;郊区272例,133例(48.9%)已签约。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状况、中心就诊次数、中心满意程度、健康知识关注状况、长期服药、首诊意愿、转诊意愿、签约知晓与否对城区居民签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05、8.51、13.89、10.76、6.26、12.98、24.73、76.77,均P<0.05);年龄、自评健康状况、此次至中心目的、体检情况、患慢性病种类、长期服药、首诊意愿、转诊意愿、签约知晓与否对郊区居民签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56、14.26、13.83、18.30、18.65、11.96、5.99、5.46、83.44,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状况、"1+1+1"签约知晓情况对城区居民签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签约知晓情况、此次至中心目的、体检频率对郊区居民签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区居民因关注自身健康和对签约知晓率较高,"1+1+1"签约率高于郊区,建议政府重视郊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1"签约制度的建设

  • 标签: 分级诊疗 家庭医生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庆市主城区无偿献血者商业保险的理赔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于重庆市主城区参加无偿献血的311 558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献血者年龄为18~60岁;男性献血者为147 070例,女性为164 488例。由重庆市血液中心作为投保人,所有献血者均统一参加献血商业保险。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调查获得保险理赔的无偿献血者中,不同保险责任、就诊方式、理赔金额的分布。不同保险责任理赔金额的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研究311 558例无偿献血者中,获得保险理赔者为155例,理赔率为0.05%(155/311 558)。其中,按照保险责任划分,献血7 d内发生局部献血不良反应者最多,为59例(38.1%,59/155),献血3 d内意外身故者最少,仅1例(0.6%,1/155)。按照就诊方式划分,住院治疗者为131例(84.5%,131/155),门诊治疗者为23例(14.8%,23/155),意外身故者为1例(0.7%,1/155)。②本研究获得保险理赔的155例献血者中,不同保险责任的理赔金额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223,P=0.125);住院医疗理赔金额为5 000~10 000元者最多,为79例(60.3%);门诊治疗理赔金额为600~1 000元者最多,为11例(47.8%)。结论目前,重庆市血液中心施行的无偿献血商业保险及理赔制度,切实可行,能够保障献血者利益,并且有利于无偿献血队伍的招募和稳定。

  • 标签: 献血者 保险,责任 保险范围 保险赔偿费 保险,无偿献血 关爱服务,无偿献血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调整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城区2013-2019年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共报告病例80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9.18/10 万;3-8月为季节性高峰(占63.14 %),病例集中在10岁以下,占69.61 %,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占64.88 %,6-10岁发病数最高为285例。结论 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力度及防病工作管理将是我区疫情防控的重点。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指南提出的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贵阳城区40~79岁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高血压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REACTION)研究贵阳分中心的10 140名40~79岁居民,根据糖尿病病史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IFG+IGT组、既往诊断糖尿病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计算在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及2017年ACC/AHA的高血压指南标准下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在JNC 7标准下,贵阳城区40~79岁血糖正常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人群的高血压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8.19%、9.57%、8.19%。在2017年ACC/AHA标准下,高血压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20.27%、16.35%、11.59%。相比之下,以血糖正常及IGT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最为显著。新增的高血压患者共1 739例,其中25.8%需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贵州省人口数据,估计贵阳市40~79岁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新增的高血压患者约12.3万人,新增需治疗人数约2.0万人;糖尿病人群中新增高血压患者约6.8万人,新增需治疗人数约2.1万余人。结论2017年ACC/AHA高血压指南会使贵阳市城区40~79岁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高血压人群的需治疗比例也会相当高,社会医疗负担加重。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高血压 指南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联合检测对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萎缩性胃炎(AG)的价值。方法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居住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377名,根据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表现分为无萎缩性胃炎(NAG)组、轻至中度萎缩性胃炎(MAG)组和重度萎缩性胃炎(SAG)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GⅠ、PGⅡ、胃泌素17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Z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胃泌素17和两者联合检测(联合预测因子)对SAG的预测价值。结果373例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中,NAG组146例,MAG组136例,SAG组91例,3组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的性别、年龄、BMI和H.pylori免疫球蛋白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G组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的血清PGⅠ、PGR和胃泌素17水平均低于NAG组和MAG组[PGⅠ:92.73 pmol/L(20.39 pmol/L,119.28 pmol/L)比133.69 pmol/L(103.44 pmol/L,183.70 pmol/L)、120.64 pmol/L(23.37 pmol/L,173.91 pmol/L)。PGR:7.40(1.63,9.52)比13.71(12.38,16.73)、10.06(4.49,15.87)。胃泌素17:2.31 pmol/L(0.59 pmol/L,3.24 pmol/L)比4.59 pmol/L(1.96 pmol/L,10.86 pmol/L)、12.51 pmol/L(11.96 pmol/L,15.60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PGⅠ=8 262.500、3 360.000,P=0.024、P<0.01;UPGR=4 999.000、2 377.500,P均<0.01;U胃泌素17=3 748.500、1 688.000,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GR(β=-0.423,OR=0.655,95%CI 0.516~0.885,P<0.01)和胃泌素17(β=-0.509,OR=0.601,95%CI 0.415~0.859,P<0.01)均是避免SAG发生的保护因素,血清PGR和胃泌素17对SAG的联合预测因子L=3.621-0.423×PGR-0.509×胃泌素17。血清PGR、胃泌素17和两者联合预测因子预测SAG的ROC AUC值分别为0.714、0.655和0.859,预测SAG的灵敏度分别为91.11%、100.00%和100.00%,特异度分别为83.56%、95.74%和99.29%;联合预测因子预测SAG的ROC AUC值高于PGR和胃泌素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354,P<0.01;Z=6.116,P=0.031)。结论监测社区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的PGR、胃泌素17和两者联合均可用于预测SAG,且两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较PGR或胃泌素17单独检测更高。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胃肿瘤 胃蛋白酶原类 胃泌素17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0-36月儿童神经心理筛查和随访结果。 方法 本文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8月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过DDST、神经心理筛查的0-36月儿童为研究对象,共909人。以标准化量表DDST及预警征象为工具在关键年龄点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迟缓筛查。每个年龄点有四个筛查能区,包括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个人社交4个能区,最后对筛查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909例筛查的儿童中,筛查阳性37例,阳性率为4.07%,转上级妇幼保健院确诊发育迟缓6例,发生率为0.66%。 结论 我社区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异常以高危儿童较为多见,发育异常以语言能区异常为主。在今后的体检工作及宣传指导中要给予针对性关注及指导。

  • 标签: 0-36月儿童 神经心理筛查 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