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采取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人数各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90%,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P<0.05)。结论在骨科老年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护理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预防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纳入2017.6-2018.6期间我院骨科诊治的14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预防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86%高于研究组4.29%(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预防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调节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骨科 老年患者 围手术期 肺部感染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骨科老年患者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骨科老年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骨科 老年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实施全身麻醉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59例展开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术中保温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影响。结果在两组患者初入手术室以及入手术室10分钟后的时候,其体温变化不明显,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开始60分钟和手术完毕后,对照组的体温变化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呈现临床不均衡性,且在对照组中发生术中寒战的有8例,发生率为27.59%;观察组中发生术中寒战的有1例,发生率为3.33%,观察组的发生几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术中保温护理后,能够减少发生寒战的几率,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术中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老年骨科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救治的96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4.17%和16.67%,观察组明显更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降低了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干预 预防 老年骨科 手术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进行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患者短期认知功能情况。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2017年2月实施骨科手术的16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组(各80例),全身麻醉组实施全麻开展手术,硬膜外麻醉组则实施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MSE评分以及手术之后患者短期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实施麻醉之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发生波动,即评分均有限下降后又恢复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两组患者在麻醉之后的24小时开始,全身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27.4±0.9)低于硬膜外麻醉组患者(28.5±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6h、12h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别为20例、23例,硬膜外麻醉组患者6h、12h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别为11例、9例。全身麻醉组患者发生功能认知障碍的比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当中,患者接受全麻的短期认知功能受到的影响明显超过实施硬膜外麻醉方式。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骨科手术 老年患者 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3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意识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上述两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相比,腰-硬联合麻醉下,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意识恢复时间较短,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神经损伤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选取研究对象68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名),研究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语言表述时间皆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少,且研究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比较全身麻醉而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使用椎管内麻醉可以减少麻醉使用量,缩短手术时间等,降低对患者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科手术 老年 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麻醉方式分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全麻,研究组40例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如不良反应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虽低于对照组12.50%,但P>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骨科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94例.全身麻醉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认知情况.结果: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30min及手术完成时,全身麻醉组患者动脉血压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12h,24h及72h时硬膜外麻醉组的MMSE评分均高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实施硬膜外麻醉和全麻的均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生命体征,并且硬膜外麻醉还可以降低POCD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 骨科手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静吸复合麻醉以及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为35例,观察组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使用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压以及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骨科手术老年患者中,使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能够提高麻醉效果以及生命质量,因此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老年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4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h、12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更大。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手术 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因老年骨折患者体质虚弱,需长期卧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疾病的康复十分不利,从护理的角度,总结分析我们骨一科室老年患者的护理经验,进一步讨论与研究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和护理方法,为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一科 老年患者 护理措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唤醒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每组48例。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唤醒时间以及唤醒后5min、唤醒后10min和唤醒后20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瑞芬太尼组唤醒时间显著少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唤醒后5min、唤醒后10min的OAA/S评分显著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唤醒后20min的OAA/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唤醒后5min、唤醒后10min、唤醒后20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唤醒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 唤醒时间 唤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管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对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椎管麻醉的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麻醉治疗之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的幅度小,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治疗。结论实验组患者使用椎管麻醉的方式进行骨科手术治疗,其相对于常规全麻的方式来说在对人体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影响更小。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椎管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能否正确地安置手术体位是判断一个医生是否合格的最低标准,体位安置的正确性会直接会影响到手术的成功。骨科手术对正确安置手术体位的要求比其他手术还要高,他的目的是让病人感觉到舒服以及安全,以免遭受意外损伤。由此看来正确的安置骨科手术体位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体位安置 平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