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蕲蛇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复方丹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蕲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蕲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可观,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蕲蛇酶 脑梗塞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蕲蛇及其伪品的鉴定,杜绝伪品,保证临床用药。方法运用基源及性状、显微鉴别其真伪。结果通过鉴定,去伪存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结论运用常用的鉴定方法能够鉴别蕲蛇的伪品。

  • 标签: 蕲蛇 伪品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蕲蛇与脉络宁静脉滴注联合治疗脑血栓疗效。方法对72例脑血栓患者临床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蕲蛇与脉络宁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单用脉络宁静脉滴注。结果两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蕲蛇与脉络宁静脉滴注联合治疗脑血栓疗效较明显,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蕲蛇酶 脉络宁 静脉滴注 联合治疗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蕲蛇合并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组两组对照组(单独使用蕲蛇)45例和观察组(蕲蛇联合通心络)45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蕲蛇组(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蕲蛇与通心络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蕲蛇酶 通心络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蕲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优化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8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胞二磷胆碱和蕲蛇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再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和蕲蛇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ND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ADL指数评分,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实验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4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33,P<0.05;②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7天、14天、21天患者神经缺损程度ND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发生明显变化,但是观察组变化更明显,观察组治疗后7天、14天、21天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4天、21天神经缺损程度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蕲蛇治疗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改善血流动力学与血管病变,恢复缺损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方案。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 蕲蛇酶 急性脑梗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蕲蛇样品真伪鉴别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从蕲蛇正品、混伪品中提取DNA,进行引物扩增,并通过Cq值和扩增曲线对样品真伪进行判断。结果3批蕲蛇正品的Cq值均低于30,曲线有明显的指数增长期;2批混伪品无Cq值,曲线为一直线。结论本方法鉴别蕲蛇操作简单,准确率高,重现性好,可行有效。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 PCR 蕲蛇 鉴别
  • 简介: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DNA-蛋白质结构,其主要作用为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维持细胞的复制能力.端粒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构成的,能够延长端粒的一种特殊反转录.端粒激活见于大多数的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而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端粒活性.因此认为端粒激活对于维持多数肿瘤组织细胞增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端粒也成为肿瘤化学治疗的新靶点.抑制端粒的策略不少,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端粒RNA的模板作用就是一个切入点;抑制端粒催化蛋白亚单位则可能是抑制其活性的另一手段.另外,一些可能的端粒抑制剂亦已见报道,例如,核苷类似物,蛋白激酶C抑制剂,细胞分化诱导剂等.尽管不少机制尚待明确,但前景依然光明.

  • 标签: 端粒 端粒酶 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抑制剂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分别利用胃蛋白、胰蛋白、胰凝乳蛋白、弹性蛋白对蜈蚣粉进行解并选取最佳用来制备抗肿瘤多肽。方法利用4种对蜈蚣粉进行解,采用MTT体外抗肿瘤实验方法,以蛋白质的水解度及解提取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为指标,同时以蜈蚣粉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标准,评价4种对蜈蚣粉的解效果并筛选出最佳用。结果胃蛋白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10.44%;胰蛋白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28.29%,在0.125mg·mL~(-1)及0.25mg·mL~(-1)的较小浓度下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但随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增大,在0.5~2mg·mL~(-1)浓度时,胰蛋白在4种中达到最大抑瘤效果;胰凝乳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水解度分别为50.45%、44.16%,当浓度〉0.5mg·mL~(-1)时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5m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2.86%、36.37%,且随浓度增大抑制率增大。结论蜈蚣粉解工艺最佳用为胰蛋白,其次是胰凝乳蛋白和弹性蛋白,而胃蛋白活性较低可以去除。

  • 标签: 蜈蚣粉 蛋白酶 水解度 乳腺癌MCF-7细胞株 细胞抑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乳酸脱氢同工(LDH-1)测定相对乳酸脱氢(LDH)在心脏疾病与非心脏疾病的的差别,从而阐述乳酸脱氢同工(LDH-1)检测相对乳酸脱氢(LDH)在心脏疾病诊断方面的优越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例心肌炎患者、及19例冠心病患者和42例非心脏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化学抑制法检测乳酸脱氢同工(LDH-1)含量及采用乳酸丙酮酸法检测乳酸脱氢含量(LDH);进行组间差异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结果LDH-1含量在心肌梗死组、心肌炎组、冠心病组和非心脏疾病对照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H含量在心肌梗死组、心肌炎组、冠心病组和非心脏疾病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从实验结果统计分析,LDH-1相对于LDH检测对于临床鉴别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炎、冠心病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可作为实验室诊断心脏疾病灵敏可靠的生化指标.关键词乳酸脱氢同工;乳酸脱氢;检测;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46-02

  • 标签:
  • 简介: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它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多种硒蛋白的组成,在体内发挥消除自由基、抗氧化物等作用。硒的抗衰老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是通过它对端粒的作用而实现的。研究端粒的调控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已成为人类肿瘤研究的新热点。

  • 标签: 端粒酶 衰老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脂肪(LPS)+淀粉(AMY)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6例。A组给予LPS+AMY诊断,B组给予AMY单纯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对于轻度AP与重度AP患者的检测值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诊断灵敏度为99.71%,特异度为86.67%,准确性为99.16%,B组分别为92.04%,23.53%和88.76%,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AP患者行LPS+AMY诊断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且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全羧化合成缺乏症(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 deficiency,HCSD)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不及时治疗,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本文报道1例以气促起病的新生儿HCSD,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予生物素治疗,随访至3岁,智力运动及体格发育追赶至同龄儿正常范围。

  • 标签: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 生物素 基因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凝血(DF--521)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70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DF—521治疗组(38例)和脉络宁一肠斯匹林一潘生丁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内及5天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4%和9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8%和59.4%,P<0.01。DF—521治疗后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应用DF—521对频发的TIA疗效是显著的,且起效快。

  • 标签: 凝血酶样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端粒RNA(hTR)和反转录(hTERT)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银屑病皮损hTR、hTERT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j-67抗原表达,并对hTR、hTERTmRNA的表达与Ki-67抗原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TR表达在基底细胞、棘细胞、颗粒层细胞和所有有核细胞的胞浆,与细胞的增殖情况无关;其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率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hTERT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状态有关,主要表达在基底细胞层和棘细胞层下方,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率要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5)。Ki-67抗原主要表达在细胞生发层和分裂旺盛的组织;它的表达与hTERT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4,P〈0.01);而与hTR(r=-0.295,P〉0.05)无关。结论hTERTmRNA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与细胞增殖活性有关。hTR的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无关。

  • 标签: 银屑病 端粒酶RNA 端粒酶HTERT KI-67
  • 简介:目的鉴定血清乳酸脱氢(LDH;EC1.1.1.27)同工检测中出现的第6条带“LDH6”蛋白性质,探讨其活性升高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正常人肝组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与血清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提纯“LDH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再经免疫印迹验证其抗原性。并检测37例患者中LDH6活性占LDH总活性有百分比。结果肝级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的“LDH6”与血清“LDH6”为同一物质,为醇脱氢同工Ⅱ(alcoholedhydro-genase,LDH:EC1.1.1.1),相对分子质量为80kD,34例ADH活性≥LDH总活性7.9%的病人一周内即死亡,死亡率达91.9%(34/37)。结论LDH6即为ADH,ADH活性在血清中上升可能是一种新的“濒亡标志物”。

  • 标签: ADH酶活性 死亡 血液 “濒亡标志物” 醇脱氢酶同工酶 鉴定
  • 简介:目的:我们通过服用西甲硅油联合链蛋白后胃镜下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间及早癌检出率的变化,研究二者在早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640例,随机分成研究者及对照组,每组320例。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前10分钟口服10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研究者在检查前20分钟加服链蛋白及西甲硅油。由内镜室高年资内镜医师进行胃镜检查,可疑病变活检送病理,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清晰度、检查时间、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结果:研究组视野清晰度A+B级达90%,对照组视野清晰度A+B级6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为(6.05±1.59)min,常规组操作时间为(6.88±1.64)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期胃癌的检出率45.4%,对照组早期胃癌的检出率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甲硅油联合链蛋白胃镜检查前口服可以使检查时的视野更加清晰,避免不良干扰.增加了内镜下诊断的准确性,提高了检查效率及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西甲硅油 链霉蛋白酶 胃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理论K值和校准品K值所测活性结果差异,使血清活性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方法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用理论K值和校准品的K值测定同一质控物的6种活性,进行偏差比较和可接受性判断。结果除AST外,其它5种的校准K值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都明显小于理论K值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理论K值测定结果,AST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γ-GGT、ALP、AST、ALT、CK和LDH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校准K值测定结果,γ-GGT和LDH结果相对偏差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ALP、ALT、AST和CK相对偏差均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结论建议临床实验室使用适合生化检测系统的校准品K值测定血清活性。

  • 标签: 酶活性 理论K值 校准品K值 酶活性测定
  • 简介:现在,我们工作忙了,应酬常了;朋友多了,聚会密了;生活好了,饭桌丰富了。这样一来,难免萼消化不良。,这时候,多片就派上用场了。

  • 标签: 多酶片 肠胃 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