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菠萝蛋白是从凤梨属植物菠萝中提取的一组复合巯基蛋白水解。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菠萝蛋白具有抗炎、抗血栓、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与其它药物配合使用时具有增效作用,在治疗各种炎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烧伤及呼吸道疾病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综述了历年来国外菠萝蛋白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成果,旨在为菠萝蛋白制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菠萝蛋白酶 药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流(LPR)在舌扁桃体肥大(lingual tonsil hypertrophy,LTH)发生发展中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因咽喉相关疾病接受手术的73例患者[男48例,女25例,年龄24~76(52.86±12.04)岁]的舌扁桃体组织,并评估其舌扁桃体分级(lingual tonsil grade,LTG)、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舌扁桃体组织中胃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双荧光检测胃蛋白和巨噬细胞的共表达情况。在体外,对胃蛋白刺激后的体外巨噬细胞进行多种细胞学实验和通路检测。免疫组织双荧光检测胃蛋白阳性的高分级LTH中巨噬细胞的通路改变。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具有临床意义的LTG 3和4级的LPRD患者44例,其胃蛋白阳性率为88.6%(39/44),而LTG 1和2级阳性率为48.3%(14/29)。LTG与RFS/RSI阳性率(χ2=23.01/19.62,P<0.001/0.001;r=0.54/0.51,P<0.001/0.001)、胃蛋白组织染色强度(H=21.58,P<0.001;r=0.53,P<0.001)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性。胃蛋白和巨噬细胞在高分级LTH中明显共定位。在体外实验中,胃蛋白促进巨噬细胞增殖(P值均<0.05)和促炎因子IL-6/IL-8产生(P值均<0.05)。胃蛋白显著上调巨噬细胞中的p38/JNK MAPK通路(P值均<0.05),并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上调巨噬细胞表达IL-6和IL-8(P值均<0.05),激活JNK通路上调IL-8(P<0.05)。p38/JNK MAPK通路在胃蛋白阳性LTH组织的巨噬细胞中高表达(P值均<0.05)。结论LPR是LTH的重要致病因素,巨噬细胞可能介导了胃蛋白诱导的炎症反应和LTH的重要发病过程。

  • 标签: 舌扁桃体肥大 胃蛋白酶 巨噬细胞 咽喉反流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基质金属蛋白(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大类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主要由结缔组织合成,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影响正常组织的再生和重建,参与恶性肿瘤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是该家族中结构最小的成员,在身体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如甲状腺、乳腺、肺部、消化道、生殖系统、肝胆系统等。近年来,MMP-7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MMP-7不仅在肝胆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和侵袭过程中高表达;在肝脏纤维化、胆道闭锁等疾病中也异常升高,甚至可以作为胆道闭锁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肝胆疾病 胆道闭锁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机制不明,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现有镇痛药物对慢性疼痛的疗效不佳且副作用较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研究发现,胱天蛋白(caspase)家族在慢性疼痛中发挥促痛觉传递作用,caspase家族有望成为慢性疼痛治疗的关键靶点。文章通过整理归纳相关文献,就caspase家族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炎性疼痛、癌性疼痛和肌肉骨骼疼痛等慢性疼痛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并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慢性疼痛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胱天蛋白酶 慢性疼痛 神经炎症 突触可塑性 脊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rd9)在胰腺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3条靶向card9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card9),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巨噬细胞的荧光强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巨噬细胞card9 mRNA表达量,筛选巨噬细胞的最佳转染效率。将5×105巨噬细胞和100 μg/ml β葡聚糖体外常规培养12、24 h后,分成阳性细胞组(巨噬细胞)、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card9-/-巨噬细胞)、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card9蛋白表达水平。取1×105巨噬细胞、1×105胰腺腺泡细胞加入Transwell小室上下层共培养120 h后,分为阳性细胞组(巨噬细胞+腺泡细胞)、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card9-/-巨噬细胞+腺泡细胞)、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取下室的胰腺腺泡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标志物CK19蛋白表达。结果siRNA-card9转染巨噬细胞24 h荧光强度最强,浓度为200 nmol/L时抑制效率最高。阳性细胞组、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培养24 h后,巨噬细胞card9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1±0.05、1.46±0.05、0.42±0.06、0.46±0.06,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较阳性细胞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腺泡细胞内CK19绿色荧光较阳性细胞组明显增强,且呈β葡聚糖剂量依赖性;而阴性细胞组、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腺泡细胞内CK19绿色荧光强度均较阳性细胞组显著降低。结论巨噬细胞card9表达水平升高可诱导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提示可能存在card9介导的胰腺癌发病机制。

  • 标签: 巨噬细胞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胰腺 腺泡细胞 导管组织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RD9)在大鼠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只)、APALI组(12只)、腺病毒干扰组(12只)。通过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造模后3、6 h处死动物。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胰腺组织及肺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时聚合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中CARD9、p65核因子-κB(p65NF-κ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转录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及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CARD9、p-p65NF-κB、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法或Tamhane’s T2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APALI组3、6 h肺组织中CARD9 mRNA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3 h(5.572±0.722)、6 h(12.588±2.008)比(0.991±0.066),F=134.738,t=15.475、14.139,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腺病毒干扰组3、6 h CARD9 mRNA水平均低于APALI组相同时间点[3 h(3.079±0.348)比(5.572±0.722)、6 h(7.945±1.538)比(12.588±2.008),F=55.899,t3 h=7.618、t6 h=4.49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3、6 h,APALI组肺组织中NF-κB mRNA、p38MAPK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F-κB 3 h(6.746±0.894)、6 h(15.116±1.939)比(0.973±0.076),p38MAPK 3 h(4.422±0.369)、6 h(6.405±0.590)比(0.973±0.536),tNF-κB=15.766、17.849,tp38MAPK=22.686、22.469,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3、6 h,腺病毒干扰组的NF-κB mRNA、p38MAPK mRNA水平分别低于APALI组同时间点[NF-κB 3 h(4.002±0.543)比(6.746±0.894)、6 h(8.771±0.805)比(15.116±1.939),p38MAPK 3 h(2.705±0.232)比(4.422±0.369)、6 h(5.372±0.401)比(6.405±0.590),tNF-κB=6.430、7.401,tp38MAPK=9.969、3.35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ALI大鼠肺组织中存在CARD9相关的NF-κB、p38MAPK信号通路,可通过抑制CARD9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对APALI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核转录因子-κB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胰腺炎 肺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protein 9,CARD9)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相关肝损伤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招募重症监护室122例脓毒症患者,将其中伴有肝损伤者设为肝损害组(66例),不伴肝损伤者设为对照组(60例)。采用TaqMan法检测患者外周血CARD9基因的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观察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计算其优势比(odds ratio,OR)。正态分布检验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χ2检验判断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损害组患者CARD9基因rs10781500位点的CC基因型分布明显增加(19与36,χ2=6.87,P=0.033),携带C等位基因的脓毒症患者诱发肝损伤的概率更大(OR=1.375,95% CI 1.024~1.846,P=0.023),CC基因型患者诱发肝损伤的风险更高(OR=2.696,95% CI 1.238~5.869,P=0.012)。肝损害组CC基因型者丙氨酸氨基转移、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明显升高[310(213,648)U/L与187(114,304)U/L,Z=3.32,P=0.001和9(6,14)分与7(5,9)分,Z=2.49,P=0.013]。结论CARD9基因rs10781500位点多态性与脓毒症相关肝损伤有关,其C等位基因可能为易感基因。

  • 标签: 脓毒症 肝损伤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2(MMP2)基因遗传变异与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在广州市城区开展横断面调查,对4 15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运动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并进行遗传变异检测。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MMP2基因遗传变异(rs243865和rs7201)、遗传风险评分(GRS)等级与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化值的关联。通过逐步法分析标化体重指数(BMI)对于GRS等级与标化血压的中介效应,并采用回归模型的相乘项评价运动与GRS等级对血压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研究共纳入4 155名中小学生,男性2 132名(51.3%)。小学二年级、初一和高一学生分别为1 401名(33.7%)、1 422名(34.2%)和1 332名(32.1%),年龄分别为(8.2±0.3)、(13.1±0.4)和(16.2±0.5)岁。调整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后,与rs243865 TT基因型携带者比较,CC/CT基因型携带者舒张压高0.461个标准差(显性模型β=0.461,95%CI 0.199~0.723)。与rs7201 CC基因型携带者比较,AA/AC基因型携带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高0.147个标准差(隐性模型β=0.147,95%CI 0.014~0.279)和0.171个标准差(隐性模型β=0.171,95%CI 0.039~0.304)。每增加1个GRS等级,收缩压升高0.151个标准差(β=0.151,95%CI 0.029~0.272),舒张压升高0.242个标准差(β=0.242,95%CI 0.120~0.363)。BMI的中介效应分别占GRS对收缩压和舒张压总效应的28.3%和12.6%。控制BMI后,GRS对舒张压的直接效应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高强度运动不足(<0.5 h/d)与GRS对收缩压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交互项β=0.518,95%CI 0.088~0.949,P=0.018)。结论MMP2基因rs243865和rs7201遗传变异与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存在关联,肥胖在其中可能具有中介作用,运动不足和MMP2基因遗传变异对儿童青少年收缩压具有正相加交互作用。

  • 标签: 血压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儿童 青少年 遗传变异
  • 简介:【摘要】基质金属蛋白(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锌依赖性蛋白家族,其可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调控相应信号通路来参与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1]。MMPs在正常关节组织中低水平表达,而在关节炎症病理状态下表达明显增高,其参与调节炎症反应的各个方面,在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基质金属蛋白与骨关节常见炎症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科研提供便利。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骨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protein 9,Card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及生长抑素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就诊的86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81名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查阅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核苷酸数据库,筛选Card9的10个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apShot微测序法检测Card9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AP患者均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Card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P患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指标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应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AP组患者Card9 rs10870077 C>G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频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34,95% CI =1.011~3.700,P=0.046)。与CC基因型相比,Card9 rs10870077 C>G中重症AP患者生长抑素治疗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明显延长[(5.64±2.06)d与(3.76±1.23)d,t=2.98,P=0.006],Card9 rs10870077 C>G重症AP患者生长抑素治疗组住院时间增加[(13.25±5.31)d与(9.00±3.68)d,t=1.51,P=0.170]。结论Card9 rs10870077 C>G是AP的易感因素,与重症AP生长抑素临床疗效的个体差异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基因多态性 生长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CRP)、弹性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牙周炎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甲硝唑药膜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两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周系统检查指标[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龈沟液生化指标[CRP、细胞内弹性蛋白(EA-p)、细胞外弹性蛋白(EA-s)]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半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χ2=6.17,P < 0.05)。治疗后,观察组GI、PD、BI、PLI、AL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01);观察组龈沟液CRP、EA-p、EA-s分别为(5.31±1.19)μg/L、(0.70±0.20)Abs/mL、(0.48±0.19)Abs/mL,均低于对照组的(7.92±1.27)μg/L、(1.15±0.52)Abs/mL、(1.12±0.31)Abs/mL(t=9.24、4.97、10.85,均P < 0.001)。观察组半年内复发率为2.63%(1/38),低于对照组的20%(6/38)(χ2=3.93,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炎安全有效,有助于下调龈沟液CRP、EA-p、EA-s水平,缓解炎症,改善牙周状况,减少复发。

  • 标签: 米诺环素 甲硝唑 药物疗法,联合 牙周炎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牙周指数 牙菌斑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S期激酶相关蛋白1(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1,SKP1)基因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模型凋亡及泛素-蛋白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降解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机制的影响。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SKP1干扰组、SKP1干扰+ MG132(UPS抑制剂)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后三组细胞先用MPP+(0.5 mmol/L)孵育24 h作为PD模型细胞,SKP1干扰组转染慢病毒SKP1-siRNA,SKP1干扰+MG132组转染慢病毒SKP1- siRNA后加入MG132(0.5 μmol/L)干预24 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KP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 light chain 3,LC3)、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LAMP2)、α-syn、泛素激活E1(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 E1,UBE1)、parkin、p27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探究SKP1与p27的相互作用。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四组细胞的自噬相关蛋白及泛素相关蛋白LC3、LAMP2、α-syn、UBE1、parkin、p27的mRNA(F=99.155,43.028,138.464,28.200,22.009,28.147,均P<0.05)和蛋白(F=245.517,157.634,315.920,2 336.472,477.429,2 350.201,均P<0.05)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KP1干扰组LC3、LAMP2、α-syn、p2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MPP+组(均P<0.05),UBE1、park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MPP+组(均P<0.05);SKP1干扰+ MG132组LC3、α-syn、p2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SKP1干扰组(均P<0.05),UBE1、park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KP1干扰组(均P<0.05)。流式细胞术和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四组间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抑制率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 749.420,171.508,均P<0.05)。SKP1干扰组细胞凋亡率低于MPP+组[(8.22±0.25)%,(15.30±0.21)%,P<0.05],而细胞抑制率低于MPP+组[(26.31±3.73)%,(55.05±3.84)%,P<0.05]。SKP1干扰+ MG132组细胞凋亡率[(9.49±0.07)%]高于SKP1干扰组,细胞抑制率[(36.06±2.85)%]高于SKP1干扰组(均P<0.05)。免疫共沉淀法结果显示,SKP1免疫沉淀后,p27随之减少。结论干扰SKP1基因后,PD细胞自噬功能降低,可能与parkin促使α-syn发生泛素化,激活UBE1/parkin介导UPS通路降解α-syn,并介导P27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帕金森病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S期激酶相关蛋白1 α-突触核蛋白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能量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对糠秕马拉色菌的细胞活性、蛋白活性及菌体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糠秕马拉色菌标准株,分别予以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0(对照组)、500、600、700、800、900 mJ能量照射,培养7 d后测量各组菌落直径及菌落数,评估菌体细胞活性,采用全脂牛奶平板法测定蛋白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菌体超微结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激光能量与菌落直径、菌落数及蛋白活性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及500、600、700、800、900 mJ组菌落直径[(4.05 ± 0.69)、(3.76 ± 0.51)、(3.28 ± 0.41)、(3.09 ± 0.72)、(2.54 ± 0.64)、(2.43 ± 0.41)mm]、菌落数(4 787 ± 597、4 287 ± 761、1 879 ± 275、1 082 ± 248、209 ± 42、72 ± 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83、231.85,P < 0.05),600、700、800、900 mJ组菌落直径、菌落数均小于对照组(均P < 0.05)。激光能量与菌落直径和菌落数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0.91,P < 0.05)。对照组、500 mJ组、700 mJ组、900 mJ组蛋白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46.60,P < 0.05),700 mJ、900 mJ组蛋白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激光能量与蛋白活性呈负相关(r = -0.94,P < 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对照组菌体结构完整,500 mJ组菌体结构较完整,600 ~ 900 mJ组结构明显受破坏,且激光能量越大菌体结构破坏越严重。结论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可影响糠秕马拉色菌细胞及蛋白活性,破坏菌体结构。

  • 标签: 马拉色霉菌属 激光,固体 Nd-YAG激光 细胞结构 细胞活性 蛋白酶活性
  • 简介:摘要TAR DNA/RNA结合蛋白43(TDP-43)是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清除异常聚集的TDP-43可能是AD潜在的治疗靶点。泛素-蛋白体系统(UPS)是TDP-43蛋白的主要清除方式之一,UPS功能障碍在AD的发病机制和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本文围绕TDP-43、UPS在AD发病进程中的作用,以及UPS介导清除TDP-43在A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TAR DNA/RNA结合蛋白43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的关键基因,为脓毒症相关性AKI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①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GSE30718和GSE53773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两个数据集记录了肾移植手术前后对移植肾进行规律性肾活检的基因芯片数据,一部分患者在肾移植后发生了AKI。对两个数据集中AKI相关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找到在两个数据集中差异一致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较高的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进行后续细胞验证实验。②细胞验证实验: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使用10 mg/L脂多糖(LPS)孵育6 h制备LPS-HK2细胞模型(LPS模型组),并设空白对照组;使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对LPS-HK2细胞中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的目的基因进行敲减(基因敲减组),并设置基因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链反应(RT-qPCR)检测HK2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凋亡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两个数据集间有325个基因呈现相同的表达趋势,其中144个显著下调,181个显著上调,而分泌性白细胞蛋白抑制因子(SLPI)在两个数据集中表达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均较大;进一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证实,GSE30718和GSE53773数据集中SLPI表达量对AKI的诊断效能均较大,AUC分别为0.83和0.92。故选择SLPI作为目的基因进行后续细胞验证实验。②细胞验证实验结果:RT-qPCR结果显示,LPS模型组细胞中SLPI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2-ΔΔCT:1.80±0.14比1.00±0.11,P<0.01),变化趋势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符。进一步敲减SLPI基因分析显示,基因敲减组LPS-HK2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上调〔白细胞介素-6(IL-6,ng/L):509.58±27.08比253.87±75.83,IL-1β(ng/L):490.99±49.52比239.67±26.9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g/L):755.22±48.66比502.06±10.92,均P<0.01〕,说明SLPI可抑制LPS诱导的HK2细胞炎症反应;基因敲减组LPS-HK2细胞凋亡关键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3(caspase-3)表达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Bax蛋白(Bax/GAPDH):1.38±0.12比1.00±0.10,caspase-3蛋白(caspase-3/GAPDH):1.44±0.15比1.00±0.11,均P<0.05〕,而Bcl-2表达显著降低(Bcl-2/GAPDH:0.83±0.08比1.00±0.05,P<0.05),说明SLPI可抑制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凋亡。结论SLPI能抑制LPS诱导的HK2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可能参与肾小管细胞在脓毒症反应中的保护机制,成为脓毒症相关性AKI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病原菌感染、微小RNA-200c(miR-200c)及血浆中抗顶体蛋白抗体(AcrAb)诊断及鉴别不孕症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9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作为不孕组,年龄(30.71±4.32)岁,年龄范围为21~49岁。另选取同期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体检科体检的190名健康女性作为健康组,年龄(30.74±4.36)岁,年龄范围为22~50岁。比较分析两组纳入者生殖道病原菌感染、miR-200c及AcrAb与不孕症的相关性。结果不孕组生殖道1种菌种感染率[76.3%(145/190)]高于健康组[26.3%(50/190)];2种及以上菌种感染率[22.6%(43/190)]高于健康组[1.6%(3/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沙眼衣原体[18.9%(36/190)]、解脲支原体[14.2%(27/190)]、滴虫率[12.6%(24/190)]和假丝酵母菌感染率[54.2%(103/190)]均高于健康组[5.8%(11/190)、4.7%(9/190)、4.7%(9/190)、12.6%(24/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miR-200c(3.17±0.70)及AcrAb水平[( 3.58±0.58)μg/L]高于健康组[(1.03±0.18)、(1.52±0.2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生殖道病原菌感染(解脲支原体和假丝酵母菌)、miR-200c和AcrAb联合诊断不孕症价值高于单一生殖道病原菌感染(解脲支原体和假丝酵母菌)、miR-200c和AcrAb诊断。继发性不孕患者解脲支原体[36.4%(32/88)]和假丝酵母菌感染率[69.3%(61/88)]高于原发性不孕[4.9%(5/102)、47.1%(48/102)];继发性不孕患者miR-200c及AcrAb水平[(2.15±0.13)、(2.80±0.24)μg/L]低于原发性不孕患者[(3.62±0.16)、(3.92±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生殖道病原菌感染风险明显增加,且miR-200c、AcrAb水平显著上升,联合生殖道病原菌感染、miR-200c及AcrAb三项指标能提升诊断及鉴别不孕症价值。原发性不孕患者解脲支原体和假丝酵母菌感染率较低,而miR-200c及AcrAb水平较高,有利于与继发性不孕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生殖道病原菌感染 微小RNA-200c 抗顶体蛋白酶抗体 不孕症 继发性不孕 原发性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组织蛋白B(CTSB)在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及其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6~8周龄,体重22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VILI组(V组)和VILI+CA074-me组(Me组)。C组和V组大鼠气管插管前1 h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e组腹腔注射CA074-me 5 mg/kg。C组自主呼吸4 h,V组和Me组行机械通气4 h,通气参数:VT 20 ml/kg,通气频率80次/min,FiO2 21%,PEEP 0 cmH2O。气管插管前和自主呼吸或通气结束后采集股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aO2,随后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取肺组织,确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HE染色法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BALF及血清IL-1β和IL-18浓度。采用qRT-PCR法检测肺组织CTSB、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caspase-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CTSB、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V组和Me组通气结束后PaO2降低,肺损伤评分和W/D比值、BALF及血清IL-1β和IL-18浓度升高,肺组织CTSB、NLRP3、ASC、caspase-1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1);与V组比较,Me组通气结束后PaO2升高,肺损伤评分和W/D比值、BALF及血清IL-18和IL-1β浓度降低,肺组织CTSB、NLRP3、ASC、caspase-1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1)。结论CTSB参与了大鼠VILI的过程,其机制与激活NLRP3炎症小体有关。

  • 标签: 组织蛋白酶B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NLR家族,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