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经验及手术指征.方法统计本科1年来开颅清除颅内血肿及穿刺除颅内血肿的总数、治疗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1年来共手术治疗颅内血肿45例.开颅治疗27例,治愈18例,好转6例,死亡3例.穿刺治疗18例,治愈9例,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血肿开颅清除与穿刺除各有其优缺点,应掌握指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适宜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颅内血肿 开颅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住院医师对其岗位胜任力的自情况,为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10月,以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3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组织其对医师职业素养、教学与科研、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信息与管理、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8个维度的岗位胜任力进行自。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比较多组之间总评分和各维度评分的差异,采用Bonferroni秩和检验进行多组间评分的两两比较。结果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总评分是141.0(28.0)分,其中,医师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评分(满分15分)相对最高,均为15.0(2.0)分,教学与科研(满分20分)、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能力(满分15分)评分相对较低,分别是17(4.0)分和13(3.0)分。第三年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总评分和除医师职业素养之外的7个维度的评分均比第一年住院医师高[总评分:145.5(21.8)分比133.5(31.0)分;如教学与科研能力维度:19.0(4.0)分比16.0(5.0)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总评分[142.0(27.0)分、143.5(24.5)分、136.0(26.5)分]均高于本科学历的住院医师[总评分130.0(37.5)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能够多方位提升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具有研究生培养经历的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自评分数更高,但各维度的岗位胜任力发展不够均衡,要重视住院医师的教学与科研、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能力的培养。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岗位胜任力 自我评估
  • 简介:目的了解纳曲酮抗复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方法,分析145例阿片类药物依赖后自愿戒断者使用纳曲酮脱瘾及抗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纳曲酮对于有固定职业、戒毒愿望强烈、家庭关注较多和个人支持系统相对较好者抗复疗效好,能明显延长探亲时间,减少吸毒冲动,觅药行为,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纳曲酮在抗复中有很好的运用前景.

  • 标签: 纳曲酮 海洛因依赖 抗复吸
  • 简介:目的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CCL)组织的室间质活动并总结分析质结果,监控实验室分析性能,发现可能存在的误差,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促进质量改进。方法对该科室免疫组在2011~2014年参加NCCL组织的室间质活动的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A、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C、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完成27项检测指标990个检测结果,966个符合NCCL标准,合格率达97.6%。内分泌、肿瘤标记物、HbA1c室内质控变异系数(CV)满足总误差要求。结论该实验室室间质合格率较高,应当继续参加室间质活动,坚持做好室内质控,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从而达到全面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室间质量评价 感染 血清学标志物 内分泌 肿瘤标志物 糖化血红蛋白
  • 作者: 李玉华迪丽努尔(新疆哈密地区中心医院检验科839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7期
  • 机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不断地引进检验工作中,促使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同时对实验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医师也越来越多地依靠实验室的帮助来进行诊断和掌握治疗进程,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更直接地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就显的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生物化学的检验质量,保证其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性能的过程中,我科认真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并积极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生物化学室间质评活动。现就将2001年——2008年来参加生物化学室间质评活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参加的省临床检验中心微生物室间质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省临床检验中心所发放的质控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并开展药敏试验、页数药敏试验等,依照报告结果对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质控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统计发现,我院检验科在10年间接收到微生物室质控品150份,其中分离鉴定细菌共计148株,有12株鉴定结果错误,鉴定结果正确率为91.9%;通过药敏试验发现,接受药敏试验的35株菌株中,共计接受221种药敏测试,正确210种,药敏试验结果正确率为95.02%。结论:参加室间质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微生物实验室中常见致病菌的鉴定符合率,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省临床检验中心 微生物室间质评 临床价值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为保证实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不同实验室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我室本年度2次将无室间质计划的检验项目5’NU、CYSC、ACE、HCY、TBA、CHE、ADA与广西科技大学一附院检验科进行比对,R>0.975,结果TBA、ADA比对不通过,其他项目两家医院具有可比性,TBA、ADA下半年比上半年的差距有所缩短。

  • 标签: 室间比对 无室间质评计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近两年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案例结果,分析案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措施。方法从2016、2017年开展的全国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案例结果中,抽取135份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样案例在主体、证据、程序、法律适用和文书质量五个方面存在不少共性问题。结论加强案例结果的指导作用,提升执法人员办案能力。

  • 标签: 卫生计生监督 案例评查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我科2008~2010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EQA)的成绩,探讨稳定和提高临床化学检验质量的因素,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的9次EQA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和变异指数移动总均值(OMRVIS)表示。结果3年内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常规生化EQA活动成绩均为优秀,年平均VIS均<80%,3年优秀率分别为80%、100%和100%,OMRVIS从56下降至32。结论通过参加EQA,发现不足,制订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提升实验室检验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 标签: 室间质量评价 常规化学 变异指数得分 变异指数移动总均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创脂手术系统分区法在双侧大腿脂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到怡脂医疗美容整形科要求大腿脂患者868例,男2例、女866例,年龄18~56(29±12)岁。根据解剖及美学形态特点,将大腿部细分为12个区域,不同区域用不同方式进行脂肪抽吸,平均脂肪抽吸量2 154.4 ml,平均手术时长156.8 min。结果723例(83.3%)患者手术当天离院,术后血清肿14例,皮肤感觉异常7例,切口延迟愈合4例,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18(4.6±1.7)个月,双侧大腿线条流畅,大腿周径明显缩小;801例患者表示满意,占92.3%;并发症24例,占2.8%;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低创脂手术系统分区法将双侧大腿脂技术流程化、标准化,脂手术易掌握,减少并发症,达到了较好的美学效果。

  • 标签: 门诊外科手术 吸脂术 分区法 大腿
  • 简介:由于传统的保留灌肠与不保留灌肠一样,使用灌肠筒(工或一次性灌肠器)、肛管等,利用重力作用进行灌肠,保留灌肠时使用传统灌肠器存在许多弊端:一是肛管插入深度不够,且肛管的型号与硬度都取决其不易插入或插入时会给病人带来相对较大的痛苦;二是小量保留灌肠灌入量较小,再加上插入相对较深,单靠重力不能便为液充分灌入肠内。现就此将痰管的巧用介绍如下。

  • 标签: 吸痰管 肛管插入深度 不保留灌肠 一次性灌肠器 重力作用 灌入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简称质控)中心体外分析室间质结果,以进一步加强体外分析实验室的检测质控及管理。方法对2004至2018年参加上海市核医学质控中心室间质活动的41家单位的质结果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分别计算历年所有项目[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总体合格率和单项指标合格率。结果2004至2018年,室间质所有项目的总体合格率依次为84.0%(356/424)、90.1%(381/423)、94.8%(399/421)、94.8%(291/307)、96.6%(308/319)、97.2%(280/288)、96.6%(224/232)、97.8%(225/230)、98.7%(224/227)、100.0%(221/221)、99.5%(218/219)、98.6%(215/218)、99.5%(217/218)、99.5%(189/190)、100.0%(90/90);各年单项指标合格率也呈上升趋势,但仍有体外分析实验室室间质未达"合格",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潜在风险因素。结论2004至2018年上海市核医学体外分析室间质项目合格率逐年上升,对质结果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实验室潜在的风险,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 标签: 临床实验室技术 质量控制 核医学 上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两类不同核酸提取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样本的成果,开展效果对比。方法 搜集2022年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估样本15份,运用两类常规核酸提取方式(磁珠法、核酸释放剂法)开展质物复孔核酸提取与扩增。结果 依据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回馈,15份质样本内,囊括9份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样本,6份阴性样本,分别复孔进行核酸提取与扩增,遂共18份阳性样本检测,12份阴性样本检测。磁珠提取法检出率为100%,释放剂法检出率为83.33%。取复孔的平均Ct值进行分析,磁珠法的OR1ab基因和N基因的Ct值均显著优于核酸释放剂法,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另两种方法OR1ab基因相差Ct值为(5.64±1.45 ),N基因相差Ct值为(4.46±1.28)。结论 不同核酸提取法对质样本检验成果不同,核酸释放剂法的核酸提取效果有待提升。

  • 标签: 不同核酸提取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