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扫描量热(DSC)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乳香、没药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炮制法的乳香、没药,考察升温范围、升温速率、粒度大小3个因素对DSC试验条件的影响,并在该条件下应用扫描量热仪对乳香、没药进行热图谱扫描、分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20批乳香、没药进行扫描与对比分析。结果得到DSC试验的最佳条件:升温范围30~600 ℃,升温速率30 ℃/min,粒度100目。乳香、没药的DSC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在297 ℃附近只有乳香各炮制品出现吸热峰,没药各炮制品此温度区间无特征峰;二者在326 ℃放热峰位置接近,但焓值差异较大;100 ℃附近的吸热峰位置和峰形大小接近。FT-IR图谱显示,波数2 925、1 710、1 454、1 371、1 242、1 029 cm-1乳香、没药均出现吸收峰,强峰位置相近。没药波数1 029 cm-1的特征峰强度较乳香特征峰大。结论乳香、没药的DSC谱图存在明显差异,特征峰数量不同,焓值不同;乳香、没药FT-IR谱图二者差异较小,采用DSC鉴别树脂类中药材优于FT-IR,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量热法,差式扫描 谱学,傅里叶变换红外 中药鉴定 乳香(中药) 没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简便快捷的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用于鉴别不同胶类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方法采用DSC,样品粒度100目,以铝坩埚为参照物,氮气为气氛,流速100 ml/min,考察最佳升温范围和升温速率。以优化后的DSC试验条件,鉴别42批次的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饮片及配方颗粒。结果DSC试验最佳升温范围30~500 ℃,升温速率30 ℃/min。DSC谱图显示,阿胶饮片、鹿角胶饮片、龟甲胶饮片分别有4、3、2个特征峰,且三者特征峰峰形、位置均有明显不同;鹿角胶配方颗粒与龟甲胶配方颗粒均有2个放热峰数,但两者特征峰位置不同,阿胶配方颗粒只有1个放热峰。鹿角胶的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在325 ℃左右共同出现一放热峰,可作为鹿角胶的特征峰。结论DSC具有操作简便、用量少、无需试剂、测量快速、重现性好、谱图易解析等优点,可通过DSC谱图中特征峰数量、位置、峰形和焓值大小等快速鉴别区分各种胶类饮片及配方颗粒。

  • 标签: 量热法,差式扫描 阿胶 鹿角胶 龟甲胶 配方颗粒 中药鉴定
  • 简介:本文用一阶导数脉冲极谱(FDDPP)对链霉素、青霉素G、土霉素,用二阶导数脉冲极谱(SDDPP)对氯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进行了定量研究。链霉素、青霉素G、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分别在200~700μg·ml-1,35~210μg·ml-1,10~60μg·ml-1,32~192μg·ml-1,150~900μg·ml-1,80~480μg·ml-1的范围内与导数脉冲极谱峰幅值呈极为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链霉素、青霉素G、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的峰电位、检测限分别为0.100V,5.6×10-8mol·L-1,-1.400V,8.0×10-9mol·L-1,-1.536V,6.9×10-7mol.L-1,-0.060V,60×10-9mol·L-1,-0.370V,4.6×10-8mol·L-1,和-0.105V,7.2×109mol·L-1。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

  • 标签: 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DDPP) 链霉素 青霉素 土霉素 氯霉素 卡那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对口内扫描扫描精度的影响,为临床消毒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个未经使用的口内扫描仪(Trios,3Shape,丹麦)扫描头,经1、20、40、60次高压蒸汽灭菌后扫描同一标准牙列石膏模型,获得灭菌1、20、40、60次组数据,每个扫描头每次灭菌循环后重复扫描模型5次。使用模型扫描仪(D2000,3Shape,丹麦)扫描标准牙列石膏模型,将扫描数据作为对照组。用游标卡尺及测量软件分别测量石膏模型和4个灭菌组模型跨弓长度(上颌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的距离)和牙弓前后长度(上颌右侧中切牙舌隆突至上颌右侧第一磨牙颊尖的距离)。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个灭菌组数据测量结果分别与石膏模型测量结果的差异;将所有扫描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比较灭菌组和对照组结果的三维偏差,将拟合对齐后得到的均方根估计值作为正确度,将每个灭菌组中每个扫描头重复测量结果的标准作为精密度,用方差分析比较4个灭菌组正确度值和精密度值差异。结果4个灭菌组跨弓长度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与石膏模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弓前后长度与石膏模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4个灭菌组正确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度由高至低依次为灭菌1次组[(114.85±3.75) μm]、灭菌20次组[(124.65±3.85) μm]、灭菌40次组[(131.45±3.04) μm]和灭菌60次组[(144.64±3.34) μm];4个灭菌组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可影响口内扫描扫描结果的正确度,且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扫描的误差也呈增大趋势,灭菌次数对扫描的可重复性无影响。经高压蒸汽灭菌60次后口内扫描数据精度仍可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牙科印模技术 灭菌 消毒 数字化口内扫描系统 正确度 精密度
  • 简介:目的建立食品中甲醛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利用甲醛与盐酸苯肼生成盐酸苯腙衍生物的反应,用二阶导数单扫描波极谱法测定生成物.结果生成物在-700mV产生一个极为灵敏的二阶导数还原波,利用该极谱波测定甲醛,无须除;检出限为0.003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85%(n=6),采用此方法对16种食品中的甲醛作了测定,回收率在96%~102%之间.结论二阶导数单扫描波极谱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所测16种食品中甲醛的含量在0.592mg/kg~112mg/kg范围内.

  • 标签: 二阶导数单扫描示波极谱法 食品检验 甲醛含量 原生质毒物 致癌作用 联氨衍生物
  • 简介:目的为了达到满意的增强效果,有效减少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8000多例增强检查的患者通过加强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增强扫描前、增强检查时和扫描后的系统护理,使患者顺利安全接受CT检查。结论应用相匹配的高压注射器配合高质量的护理是获得各时期优质图像的关键。

  • 标签: 高压注射器 增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对于在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本文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来我院进行实习的学生80名,开展了辅助教学模式,并将实习生进行分组,命名甲组和乙组两小组,甲组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段,而乙组采用辅助教学,对比不同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在实习期后各项考试成绩及对护理临床教学法的评价,发现乙组成绩更好且评价更高(P

  • 标签: 基础护理 实验操作学 示错法 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对于在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本文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来我院进行实习的学生80名,开展了辅助教学模式,并将实习生进行分组,命名甲组和乙组两小组,甲组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段,而乙组采用辅助教学,对比不同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在实习期后各项考试成绩及对护理临床教学法的评价,发现乙组成绩更好且评价更高(P

  • 标签: 基础护理 实验操作学 示错法 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增强CT扫描对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30例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组成对照组,检查时间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对比两组患者CT扫描结果,以及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门静脉CT图像结果中显示多分布与食管、胃底以及前腹壁位置,对照组受检者门静脉主干走向自然、分支均匀且无迂曲和扩张,显示清晰,逐渐变细。观察组患者经过增强CT扫描后诊断准确率为93.33%,与手术探查结果100.00%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中应用增加CT扫描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通过CT检查结果差异去准确辨别门静脉高压,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增强CT扫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的应用,提高造影检查的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本院630例运用高压注射器造影检查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①严格掌握适应症的禁忌症;②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穿刺,常选用肘正中静脉;③做好碘过敏试验;④造影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预防过敏;⑤选择计量和速度成人100ml,速度2.5-3.0ml/s;;⑥做好各种不良反应的应急准备工作,如出现副作用,按常规处理。结果第一次穿刺成功率96.6%(609/630),增强结果达到诊断要求98%,出现轻度不良反应13例,中度不良反应4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死亡0例。结论充分的预防和准备工作、高度责任心、正确的床前护理,能够提高CT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的成功率。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CT增强扫描中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使用高压注射器,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支持。方法对235例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器做增强扫描,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结果使用高压注射器做增强扫描的患者235例,231例注药顺利,完成增强扫描,占总数的98.3%。1例因对比剂外渗,扫描途中停机重新穿刺、注药完成扫描,占总数0.42%。2例因注药过程中留置针侧孔脱开,致药液外漏,重新注药后扫描成功,占总数0.85%。1例因高压注射对比剂后,CT装置未及时触发,错过设置的扫描时相致增强失败,占总数的0.42%.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高压注射器,可获得更为精准的诊断资料,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应用体会
  • 简介:在进行护生教学时,除了要让护生具备非常广泛且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在护生学习过程中极大的提高其操作水平,使其具备更加准确、规范的操作动作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当中,但目前我国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常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护生实践动手能力下降,甚至出现静脉穿刺屡次失败的问题。我校作为培养护生的专业学校,在实践教学当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我校2014级护生进行分组教学,总结在护生实验操作教学当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

  • 标签: 护理教学 示错法 常规教学 效果探究 实验操作
  • 简介:目的探讨理想的胃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方法.方法前瞻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确诊的5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染料组(20例)、核素组(20例)和联合法组(19例),分别或联合注射专利蓝和^99Tc^m进行SLN检测.采用t检验和Х^2检验分析SLM的检出情况及SLN判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结果染料组共检出SLN38枚,平均1.9枚/例;核素组共检出SLN31枚,平均1.6枚/例;联合法组共检出SLN56枚,平均2.9枚/例.联合法组中同时被染料和核素标记的SLN为46枚,单独被染料和核素标记的SLN分别为6枚和4枚.3组SLN检测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P〈0.05).其中联合法组SLN的检出数目明显多于染料组和核素组(t=4.21,3.54,P〈0.05).染料组、核素组和联合法组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5%(19/20)和5%(1/20)、90%(18/20)和10%(2/20)、100%(19/19)和0,其中联合法组的准确率最高(Х^2=163.01,P〈0.05),假阴性率最低(Х^2=170.14,P〈0.05).结论联合染料和核素标记物是检测胃癌SLN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胃肿瘤 前哨淋巴结 示踪法 染料 核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高压注射器进行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方法通过高压注射器对经过敏测试的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152例患者进行高压造影剂注射实现CT增强扫描,依次按扫描前、中、后三阶段采取对应的护理方案。结果152例患者中,148例获得质量较好的增强扫描图像,检查配合度98.03%,检查满意度91%,护理满意度97%。结论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检查部位及诊断要求等选用合适的高压注射法并分阶段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高压注射器 增强扫描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