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在室温及DCC(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存在下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甘氨肼二基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油菜Brassicajuncea和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讨论了其结构与除草活性的关系。

  • 标签: 甘氨酸 2 4-二氯苯氧乙酸 5-取代苯基-2-呋喃甲酸 酰肼 除草活性
  • 简介:通过芳氧乙(丙)酸与O,O′-二烃基硫代磷肼的缩合反应合成了8个未见报道的标题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3a、3b、3g和3h对单子叶植物稗草和双子叶植物油菜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油菜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其效果接近、有些甚至优于对照化合物2,4-D.

  • 标签: 芳氧羧酸 硫代磷酰肼 合成 除草活性 除草剂
  • 简介:选用环虫肼5%悬浮剂1800mL/hm2,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150mL/hm2,阿维菌素1.8%乳油1500mL/hm2进行药效对比试验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环虫肼5%悬浮剂1800mL/hm2,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150mL/hm2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效,两者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1.3%、90.2%,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时,用环虫肼5%悬浮剂1800mL/hm2或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150mL/hm2于水稻稻纵卷叶螟1龄幼虫高峰期兑水6750L在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 标签: 药剂 稻纵卷叶螟 田间药效
  • 简介:3月29日,第九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议评审通过31个新农药产品并予以公示。其中,河北兴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95%甲氨基嘧磺隆原药和3%甲氨基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将在我国首次获得登记,毒性均为低毒。制剂登记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茎叶喷雾,有效成分用药量为80~120毫升/亩。

  • 标签: 甲酰氨基 嘧磺隆 评审委员会 一年生杂草 农药产品 农药登记
  • 简介:为了避免加工中使用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而带来的危害,生产出无板坞,实验分别以硝基血红蛋白、天然色素红曲红色素、柠檬酸铁作为发色剂,以VC作为抗氧化剂和助色剂制作板鸡,先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感官评定,然后以3种发色剂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得出,当硝基血红蛋白0.6%,红曲红色素0.001%,柠檬酸铁0.05%制作的板鸡,产品外观和口感都最佳。用3种发色剂综合使用,代替亚硝酸盐用于板鸡生产是可行的。

  • 标签: 板鸡 无硝 亚硝基血红蛋白 红曲红色素 柠檬酸铁
  • 简介:脲类除草剂是一类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其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展极快,出现了针对不同作物田的多个品种。目前该类除草剂已应用于多种作物地,有些产品已成为一些作物田的除草剂当家品种,而且新的品种还在不断地商品化。

  • 标签: 磺酰脲类除草剂 发展前景 品种 作物 商品化
  • 简介:<正>苯噻草胺(mefenacet2-(1,3-并噻唑-2-基氧-N-甲其乙酰替苯胺)是用于稻田的高效杀稗剂。50%苯噻草胺可湿性粉剂及与苄嘧磺隆复配的混剂已先后在日本、韩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注册登记,对解决稻田杂草的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底丹东市农药总厂完成了苯噻草胺的中试生产,50%苯噻草胺可湿性粉剂(除稗特)剂型加工及分析工作。为拓宽杀草谱,又开发出水稻田一次性除草剂——53%苯噻·苄可湿性粉剂(赛龙)。

  • 标签: 苯噻酰草胺 可湿性粉剂 稻田杂草 混剂 剂型加工 一次性除草剂
  • 简介:据世界自然基金(WWF)2007年3月23日消息,哥伦比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公园,以扩大对马孙流域动植物种群的保护。Casacabel国家自然公园位于马孙山脉的西南部,占地面积65858hm^2,拥有各种各样的森林,也是许多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如安第斯山熊和山貘。

  • 标签: 哥伦比亚 保护区 亚马孙地区 自然公园 亚马孙流域 国家公园
  • 简介:2006年波治全国幼鸽赛结束后,中国鸽友最关注的一场幼鸽赛就是2006年精顿全国大赛了。由于这场大赛的空距大约在500公里左右,也正是中国公棚决赛的空距数,因此倍受重视。

  • 标签: 冠军鸽 国家赛 幼鸽组
  • 简介:1996年以来,江苏省姜堰市种植马铃薯面积增加到4500亩(1亩=1/15公顷),每亩纯收益在1700~2500元,是大宗粮油作物的3~4倍.但是不同种植地区产量及收益差距较大,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面积扩大.本试验旨在探索影响马铃薯的需肥种类和特点,为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 标签: 硫酸镁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需肥种类
  • 简介:2003年对diflufenzopyr和trifloxysulfuron两种抑芽剂对烟草腋芽生长的抑芽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两种抑芽剂与抑芽敏(汽巴-嘉基,氟节胺,1×)或者与马来肼(MH)的降低使用剂量(1×、0.5×和0.25×)结合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抑芽剂可以抑制所有部位的腋芽,其单独使用均达不到抑芽效果。两种抑芽剂与马来肼结合使用,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抑芽效果,即使马来肼的剂量降低,

  • 标签: 烟草抑芽剂 马来酰肼 应用 残留量 抑芽效果 比较试验
  • 简介:为科学评价除草剂三唑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唑草胺在吉林黑土、江西红土和安徽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唑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条件下三唑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6.5、106和91.4d;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06、130和127d;水稻田厌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162、219和188d。研究表明,三唑草胺在水稻田厌氧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明显慢于其他2种试验条件下。

  • 标签: 三唑酰草胺 土壤 降解 三唑啉酮类除草剂 风险评估 生态安全
  • 简介:用烯吗啉对辣椒疫病(phytophthoracapsiciLeon.)进行了室内生测及田间效果试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烯吗啉对辣椒疫病的EC50为1.01mg/L,EC90为4.84mg/L,毒力回归方程为Y=4.9940+1.8806x。田间试验效果表明:该药剂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有效成分用量为150g/hm2、225g/hm2、300g/hm2时,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分别为73.89%、83.33%、86.67%。

  • 标签: 烯酰吗啉 辣椒疫病 室内生测 田间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