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泥鳅,也称黄板鳅,是市场上非常走俏的优质泥鳅种类,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还具有食疗滋补价值,很受消费者欢迎。泥鳅人工养殖备受渔民关注,以下介绍其池塘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应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的池塘,以土池为好。池塘面积最大不宜超过10亩,底质以黏壤土为佳,不宜为沙质土。池深1m以上,底层淤泥15~20cm,水深保持在50~80㎝。

  • 标签: 池塘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 营养丰富 人工养殖 池塘条件 保水性能
  • 简介:为将泥鳅鱼苗培育至3cm左右的夏花,夏花培育成5-6cm的规格鳅种,总结了鳅种培育池的准备、鳅苗放养、夏花阶段培育、规格鳅种培育、鳅种捕捞与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 标签: 泥鳅 大规格苗种 培育技术
  • 简介:泥鳅属Misgurnus广布在欧亚大陆,多生活在淤泥之中,我国各地都有,因所处的环境不同故其形状也受影响,即使在同一地区内,也常因所处环境的肥瘠而有差异。我国南方以细泥鳅M.mizolepis为主要品种。现将其形态特征、生活繁殖习性及其饲养管理简述如下。

  • 标签: 泥鳅 饲养管理 南方 形态特征 主要品种 繁殖习性
  • 简介: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清淡鲜美,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高于一般的淡水鱼类,具有滋补药用功能,所以历来为人们喜食.稻田养殖泥鳅是目前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的一条好途径,鱼稻共生、互惠互利.……

  • 标签: 泥鳅稻田 生态养殖 稻田生态
  • 简介:<正>泥鳅是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且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水产品,是养殖户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泥鳅放养的最佳时期,一般在4下旬至5月上旬,水温稳定在15℃左右的时候。把握好鳅苗放养的技术要点,是泥鳅养殖的关键之一。本文就春季鳅苗的投放技术做一总结,以供从业者参考。1清塘清淤投放鳅苗前,要对养殖池进行一次清塘,清除水中杂物和淤泥。养殖池一般选择池塘面积667m2~

  • 标签: 泥鳅苗 泥鳅养殖 养殖池 出口创汇 密眼网 水泥池
  • 简介:泥鳅是出口创汇的产品,国际市场需求量非常,现在国内的泥鳅市场价格也居高不下,所以泥鳅是一种市场潜力、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但是近年来由于过量抓捕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泥鳅养殖技术简单,具有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资金回笼快等特点,是适合广大渔民养殖的好品种。

  • 标签: 池塘养殖技术 泥鳅 养殖品种 市场需求量 出口创汇 市场价格
  • 简介:泥鳅富合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l、维生素B2和烟酸等营养物质。它可以补脾利湿,可以起到减轻水肿和减少自蛋白丢失的作用,对肝炎及低蛋白血症的肝硬化腹水以及肝癌晚期的严重腹水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所以肝病患者可以多食用。

  • 标签: 泥鳅 养肝 煲汤 维生素A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B2
  • 简介:泥鳅,又名鳅鱼,是一种分布广泛、群体量大的小型鱼类。它体前端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长8~11厘米:眼小,头尖,口小,口部有5对须;极细,身粘滑;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并有许多小黑斑点;腹部淡黄或白色。

  • 标签: 泥鳅 群体 小型鱼类 尾部 分布 斑点
  • 简介:泥鳅又称鳅、鳗尾泥鳅、真泥鳅等,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是主要的经济淡水鱼类之一。它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近年来,由于市场的需求量增大,泥鳅的养殖“方兴未艾”。但大规模人工养殖时,常由于管理不善使泥鳅极易发病,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了养殖的积极性。下面将北方地区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叙述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一般发病率是很低的。但由于泥鳅通常采用静水饲养,水质容易恶化,

  • 标签: 泥鳅 常见疾病 防治
  • 简介:近来,中国产活泥鳅在韩国市场很受欢迎,畅销不衰。尽管去年底韩国政府对进口中国活泥鳅采取了限制措施.使进口暂时受阻,但进入今年以来产品供不应求。

  • 标签: 中国 畅销 韩国市场 供不应求 产品 进口
  • 简介: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系底层鱼类,杂食性,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泥鳅品质佳,肉味美,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喜欢,是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水产品,且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市场潜力很大,是淡水养殖中不可多得的名优经济鱼类。养殖泥鳅具有投资少、产量高、见效快、效益显著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养殖前景。

  • 标签: 健康养殖技术 泥鳅 商品 池塘 东南亚国家 水产品
  • 简介:泥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有"淡水参"之美誉,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水产品之一.每年7-8月,市场货源充足,价格极低,因此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收购泥鳅暂养,不仅可以调济市场,又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门路.2003年6月,我们利用鱼苗池,对泥鳅进行了暂养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暂养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池塘 暂养技术 泥鳅 食用价值
  • 简介:一、泥鳅简介我国的鳅科鱼类约有100多种,大部分都是小型鱼类,生长缓慢,没有养殖价值。目前养殖的泥鳅种类主要是泥鳅泥鳅泥鳅、北方泥鳅和黑龙江泥鳅组成了泥鳅属的三兄弟,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有5对须,

  • 标签: 大鳞副泥鳅 稻田养殖 鳅科鱼类 小型鱼类 生长缓慢 黑龙江
  • 简介:泥鳅属硬骨鱼纲、鳅科,是温水性鱼类。泥鳅体延长,亚圆筒形,长10多cm;伴黄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点;口小,颌下有须;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泥鳅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其中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每百克鱼肉达22.6g,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对环境适应力很强,容易养殖,运输方便,生产成本低,目前市场价格已经达到每千克30元以上,是很好的人工养殖品种。

  • 标签: 人工饲养技术 硬骨鱼纲 泥鳅 蛋白质含量 池塘 养殖品种
  • 简介:泥鳅养殖是水产养殖新型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分析了池塘健康养殖成鳅的关键技术:池塘建造、清塘消毒和天然饵料培育;总结了泥鳅常见病虫害(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并提出了常用的捕捉方法:迷魂网箱捕捉法、地笼捕捉法、冲水捕捉法、干塘捕捉法,以及运输方法:鱼篓运输法、泡沫箱运输法、活鱼运输车运输法。

  • 标签: 泥鳅 池塘养殖 病害防控 捕捉 运输
  • 简介:泥鳅又名鳅,体肥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同时又有补中益气、壮阳利水的作用,在国际市场上销路甚广.泥鳅是小型杂食性鱼类,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高,因此发展泥鳅养殖已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产业.

  • 标签: 泥鳅 水霉病 赤鳍病 气泡病 车轮虫病 打印病
  • 简介:本文通过优化泥鳅催产药物配方、采用人工催产、自然受精、反冲式流水孵化方式,研究了本地泥鳅产卵和孵化技术。结果表明:催产药物(LRH-A2)4μg/kg、(DOM)2.0mg/kg和(HCG)400IU/kg,三者混合注射。将亲鱼放入产卵网箱,自然产卵。药物效应时间10-14h,催产后18h,将亲鱼移出,收集受精卵,采用反冲式微流水孵化桶孵化。孵化水温24℃-26℃,鱼胚胎发育30-35h出膜。采用本方法,催产率为91.0%,受精率为95.3%,孵化率为89.9%;产后亲鱼存活率为90%,同比人工受精存活率提高了50%。

  • 标签: 泥鳅 人工催产 自然受精 繁殖
  • 简介:泥鳅鱼为鲤形目鲤科泥鳅属,是一种分布广的常见淡水小型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目前深受人们欢迎的水产品种之一.为提高东北地区池塘饲养泥鳅鱼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池塘养殖泥鳅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型鱼类 试验报告 池塘养殖 东北地区 泥鳅 营养价值
  • 简介:在水温22℃下研究了不同浓度(2.5、3.0、3.5和4.0mg/L)的孔雀石绿致体质量10~13g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datu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鳅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的形成率随孔雀石绿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由对照组的4.194‰增至最高浓度的33.487‰),提示孔雀石绿对水产生物有明显的遗传毒性。这些水产品对人体的安全性值得重视。

  • 标签: 孔雀石绿 遗传毒性 泥鳅 外周红细胞 微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