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小叶锦鸡(CaraganamicrophyllaLain.)多年生落叶灌木。幼枝有棱,灰色至黄灰色。偶数羽状复叶。花单生、浅黄色。荚果条形,较短。耐干旱、耐瘠薄、抗严寒、耐高温、喜光,不耐庇荫,根系发达,具根瘤菌,在黄土区主根可深达10cm。萌芽力强,耐牲畜啃食。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区),一般多分布生长在海拔1000m~2000m的黄土地区,沙漠绿洲以及山地等。

  • 标签: 小叶锦鸡儿 水土保持植物 落叶灌木 黄土地区 沙漠绿洲 多年生
  • 简介:金雀锦鸡属于豆科(Leguminosae)锦鸡属(CaraganaLam.),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及水土保持植物。通过对金雀锦鸡的播种育苗技术的介绍,旨在为今后对该植物的栽培和应用提供指导。

  • 标签: 金雀锦鸡儿 播种 育苗
  • 简介:锦鸡(Caraganaarborescens(Amm.)Lam.)为豆科锦鸡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度可达6米,小叶8~12枚,倒卵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1~2.5cm,有小突尖,幼时表背面均有毛,枝条具有托叶刺,幼枝有毛。花1~4朵簇生,黄色,花期5月,果熟期7月。

  • 标签: 树锦鸡儿 城市绿化 应用 锦鸡儿属植物 小乔木 果熟期
  • 简介:位于层峦叠嶂南疆山脉的中国林科院大青山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驻守着广西边防某部二连哨所的5名官兵。他们长年累月在这里站岗、执勤、巡逻、训练,与成百上千只锦鸡和睦相处,成了锦鸡的“保护神”。锦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避免误伤锦鸡,让锦鸡有一个宁静的生存环境,哨所曾三易靶场,移到两公里以外的凹地。战士们用饲料合上米饭,让锦鸡自由地觅食。他们还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到旅游点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并与当地派出所、实验中心联合成立了巡逻小组,4年来官兵们阻止不法分子捕杀锦鸡近百次,救活锦鸡182只,抓获不法分子53名。

  • 标签: 锦鸡 保护神 实验中心 《野生动物保护法》 二级保护动物 广西边防
  • 简介:小叶红豆是制作高档家具及美术工艺品的优良用材,宜作椅类、床类、沙发、顶箱柜、餐桌等高级仿古工艺家具.其木材坚硬、结构细匀、花饰美观、色泽漂亮,为国产商品材中颜色较美丽者,与蚬木、金丝李、格木等同属广西特类用材,深受群众珍视,有“广西紫檀”的美誉.

  • 标签: 紫檀 广西 红豆 小叶 高档家具 工艺品
  • 简介:小叶龙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小叶龙竹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整地造林、抚育管理以及笋材的收获,为小叶龙竹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小叶龙竹 造林 抚育 丰产栽培
  • 简介:仅产于长江三峡两岸的小叶蚊母(又名红花果),是我国稀有灌木树种。在湖北省,特别是在荆州地区,小叶蚊母是众多盆景爱好者制作树桩盆景的首选树种之一。八十年代初,沙市的盆景爱好者就开始试用小叶蚊母制作盆景。经十多年广大盆景爱好者的小断探索与实践,终于使小叶蚊母继对节白蜡之后成为荆州盆景的又一当家树种。

  • 标签: 小叶蚊母盆景 制作技术 养护方法 灌木树种
  • 简介:概述了小叶龙竹的野生资源分布和生长习性,重点介绍了扦插育苗的繁殖技术,为小叶龙竹的引种和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叶龙竹 扦插技术 埋节
  • 简介:通过对小叶黄杨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扦插繁殖效果比较好,生根率高,宜采用;扦插时用河沙做基质,有利于扦插生根;作业时温度保持在20℃-30℃,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为宜;用30ppm的ibaⅠ号生根粉处理插条最佳,生根率、根量和根长均有增加.

  • 标签: 小叶黄杨 扦插繁殖 生根率
  • 简介:红叶藤与小叶红叶藤是两种可用于立体绿化和生态恢复的良好乡土木质藤本,对其形态特征、繁殖技术、栽培技术及在立体绿化与生态恢复工程中的应用优势进行阐述,以期为华南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红叶藤 小叶红叶藤 繁殖 栽培
  • 简介:小叶罗汉松为罗汉松的一个变种,呈小乔木或灌木状,叶短而密生,枝叶婆娑,苍古矫健,姿态动人,是一种上等的盆景制作材料,尤其是制作微型盆景的首选对象。一、小叶罗汉松的硬枝扦插每年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小叶罗汉松发新梢之前,树液刚开始流动之时,选取4~8年生的母树中下部一年生、发育充分、生长健壮的枝条,剪成长约15cm的插穗,留芽2~3枚,下端就芽的基部斜切,最好带踵剪下,以利生根。切口力求平滑,防止木质部及皮部受伤,以免影响成活。扦插床土应选择深厚、肥沃、保水力强的沙质壤土。把截制好的插穗用清水浸泡或激素处理,按12cm的株行距插入苗床,插入

  • 标签: 微型盆景 制作 小叶罗汉松 扦插苗
  • 简介:为寻找较好的播种覆盖物,提高播种出苗率和育苗灌溉节水,在海南海口对小叶榄仁种子大田育苗进行不同的播种覆盖物试验,分析不同播种覆盖物对播种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处理下小叶榄仁种子出苗率差异显著,影响出苗率大小的处理依次是A2、A1、A3、A4、A5,出苗率分别为76%、68%、62%、54%、52%。同时,该研究还对不同覆盖物的5种处理的最早发芽时间进行排序:A2(12d)>A4(13d)>A1(15d)>A3(16d)>A5(18d)。

  • 标签: 小叶榄仁 覆盖物 育苗 出苗率
  • 简介:在黄土高原树木生长经常遭受水分不足的制约,导致形成大面积"小老树"。选取"小老树"形成面积最大的小叶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技术研究不同树龄(31~34年生和49~54年生)小叶杨生长季内树干液流的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因子(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揭示不同树龄小叶杨水分利用策略的差异,为黄土高原"小老树"形成机制的阐明及其改造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31~34年生小叶杨一日中液流出现峰值的时间较早,而49~54年生小叶杨维持液流峰值的时间较长。2)旱季31~34年生小叶杨液流密度低于49~54年生小叶杨,且超过最大值后液流密度出现下降现象,随着雨季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液流密度会显著增加;49~54年生小叶杨雨季的液流密度低于31~34年生小叶杨,其液流密度随环境条件达到饱和后就不再发生变化,其液流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反应不敏感。3)2个树龄小叶杨整株耗水量差异不大,但31~34年生小叶杨单位面积的耗水量显著大于49~54年生小叶杨。表明低龄小叶杨液流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较大,而高龄小叶杨的水分利用趋于保守化,对干旱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

  • 标签: 小叶杨 树龄 树干液流 水分利用策略
  • 简介:通过对小叶铺地榕(Ficustikoua)、山蒌(Piperhancei)进行扦插对比试验,结果发现两种处理扦插成活率有明显差别,小叶铺地榕、山蒌生根剂处理比对照的扦插成活率分别提高了39.3%、15.3%。

  • 标签: 铺地榕 山萎 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 简介:<正>沼泽小叶桦为桦木属小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生长于潮湿盐碱地及盐沼泽区域。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通过几年对沼泽小叶桦引种及适用性试验研究初步表明,沼泽小叶桦极耐盐耐湿,在上海沿海有较强的适应性。

  • 标签: 繁殖技术研究 园林科学 桦木属 耐湿 二级重点保护 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