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对新疆克拉玛依市小拐牧场羊消化道线虫的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感染有马氏马歌尔线虫、细颈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羊仰口线虫.

  • 标签: 绵羊 寄生虫 消化道线虫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锦鲤(Cyprinuscarpio)尾鳍细胞。染色体数目、核型及DNA含量等实验,发现锦鲤体细胞和锦鲤培养细胞无显著性差异,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符合比例关系,建立的锦鲤尾鳍细胞已形成了稳定的遗传性状,命名为KF—H。

  • 标签: 锦鲤尾鳍细胞系 染色体 核型分析 DNA含量
  • 简介: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6个2~5年生的试验林中选择优良个体,134个无性培育为扦插苗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夏插半年生无性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达76%。造林1~2年后与选择群体家系平均值比较,无性苗1年生树高降低53%,2年生抽高提高26%。无性树高随插条林龄增加而递减,5年生、4年生分别比3年生插条下降13%和9%。

  • 标签: 马尾松 无性系造林 效果分析
  • 简介:我国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重点任务我国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重点任务是:1.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撑技术研究和示范2.蛋鸡品种创新与种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吴常信院士牵头的“蛋鸡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研究”4.刘秀梵院士牵头的“蛋鸡主要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 标签: 产业技术 蛋鸡 防控技术 病毒性疾病 遗传改良 种鸡生产
  • 简介:以三明市生长优良的赤桉无性系为材料,进行茎段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其茎段组织在诱导培养基Ms+NAA0.05mg·L^-1中萌动率最高,增殖培养时以3/4MS+6-BA1.0mg·L-1+NAA0.2mg·L^-1这个组合月增殖系数最大,生根诱导时以1/3MS+IBA1.0mg·L-1+NAA0.2mg·L-1中加入ABTI#O.2mg·L-1的平均生根率最好。

  • 标签: 赤桉 组织培养 正交试验
  • 简介:据《果树学报》20i2年第1期《持续低温引起菠萝蜜田间寒害症状调查及抗寒性分析》(作者吕庆芳等)报道,为选育出抗寒性能较强的菠萝蜜优株(),对经历持续低温天气后的8个菠萝蜜优株()进行田间寒害调查,比较优株的抗寒表现并进行寒害分级,

  • 标签: 菠萝蜜 抗寒性 优株 筛选 持续低温 低温天气
  • 简介: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央大学建筑发展过程的梳理及对中央大学建筑师资组成和性质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民国时期大学师资兼职流动与大学学术发展的关系。就民国建筑教育而言,建筑师和教师这一双重身份及由此形成的大学宽松的教学氛围和人才的自由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央大学建筑的人才济济与快速发展,并产生了民国时期辉煌的建筑成就。

  • 标签: 中央大学 民国建筑 建筑师群体 建筑教育
  • 简介:沈研15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A02-7为母本,以恢复0840-7做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甜椒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果实方灯笼形,果面光滑,味甜。辽宁省辣椒区域试验平均总产量3710.4kg,平均增产11.0%;国家辣椒区域试验2a平均总产量2753.5kg/667m^2,比对照冀研6号平均增产2.8%。沈研15号适应早春大棚、秋延迟、越冬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

  • 标签: 甜椒 沈研15号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三系杂交种
  • 简介:为选择合适的抑菌剂和适宜的浓度来防治不同地区的烟草青枯,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新型抑菌剂K(K1、K2、K3)对我国46个不同地区烟草青枯菌的抑制率,同时比较了K抑菌剂与农用链霉素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100mg/LK1对印江等27个县市,100mg/LK2对遵义县等30个县市,50mg/LK3对莒县等25个县市,254.5mg/L农用链霉素对保山等28个县市青枯菌的抑制率达100%。2)50mg/LK1对金沙等15个县市,50mg/LK2对仁怀等21个县市,50mg/LK3对江口等23个县市的青枯菌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浓度农用链霉素;100mg/LK1对洋溪乡等,100mg/LK2对江口等青枯菌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浓度农用链霉素。

  • 标签: 抑菌剂 K系 青枯菌
  • 简介:应用T-RFLP技术研究连作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区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烟草连作导致38种微生物数量显著下降,其中与碳素循环相关的12种,与氮素循环相关的9种,与改善土壤质地相关的4种,益生菌5种,病原菌8种;而烟草连作造成35种微生物数量显著上升,其中病原菌23种,占总体的65.71%。可见烟草连作导致土壤营养元素循环相关微生物数量显著下降,而病原菌数量显著上升,并最终导致烟草连作障碍的形成。

  • 标签: 烟草 连作障碍 微生物 多样性 T-RFLP
  • 简介:1发病情况2012年2月2日河北新乐某养猪户打电话,年前进了50头猪,到现在陆续死了20头了。有的死前无任何症状,有的猪出现身体瘙痒,来回蹭,有的耳朵相后背。2解剖情况剖检了两头体重在二三十千克的,症状如下,一头被毛缺损,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伪狂犬病 治疗 发病情况 养猪户 症状
  • 简介:正仔猪水肿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多见于断奶后仔猪。又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饲料营养单一、猪舍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等均可引起仔猪发病。以突然发热、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影响养猪业收益。1发病情况丹阳镇某驻军部队养猪场饲养450头猪,其中母猪50头。公猪2头,自繁自养。2011年5月18日将2窝分别为11头和10头的仔猪断

  • 标签: 仔猪水肿病 水肿病诊治
  • 简介: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芦苇开发公司三支渠高老板一池塘主养草鱼.池塘水面150亩.平均水深1.6m.养殖密度1000尾,亩,草鱼平均规格300g,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同时搭配混养鲫鱼及花自鲢。2011年6月17日起发现草鱼出现死亡(其他鱼无死亡),每日死亡量从十几尾逐渐增加至上百尾.寻求某水产厂家技术员帮助.诊断为真菌引起的烂鳃。使用硫醚沙星全池泼洒后无效,第八日死亡增至800尾。笔者接到高老板求助电话后赶往现场。

  • 标签: 主养草鱼 复口吸虫病 实例 治疗 平均水深 养殖密度
  • 简介:羊巴氏杆菌义称绵羊出血性败血,以发热、呼吸粘膜及内脏器官广泛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本多见于幼龄羔羊,偶尔成年羊也发病,通常情况下,本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善,或长途运输等应激刺激或圈舍阴暗潮湿通风不畅有直接的关系.集中圈养时过于拥挤更易诱发此。零星散发时,2-3岁羔羊发病较多,呈地方性流行,各种年龄的羊都可感染,发病季节以春、秋季较多。

  • 标签: 巴氏杆菌病 绵羊 出血性败血病 诊治 发病季节 内脏器官
  • 简介:解剖观察了哲罗鱼(Huchotaimen)和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Walbaum)的消化系统,描述了与摄食有关的齿、舌、鳃耙、胃、幽门盲囊、肝、胰脏、胆囊的形态特征;测量了体长、头长、吻长、口裂宽、口腔长,食道长、胃长、肠长、消化道长;计算了有关比值。结果表明:这二种鲑科鱼类的消化道具有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的特点,口裂较大,口咽腔长/头长为0.62~0.71,肠较短,肠长/体长为0.69,食道、胃、肠壁内突形成明显的粘膜皱褶。具有独立而发达的肝脏和胰腺。文中讨论了消化道分段及摄食习性与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大麻哈鱼 哲罗鱼 消化系统 解剖 食性分析
  • 简介: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猪生殖繁育性疾病越来越多.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猪衣原体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该病在猪场的平均阳性率较高.造成猪场的严重损失。但是很多养殖专业户对猪衣原体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采取适当的药物预防或接种疫苗等应有的措施。鉴于此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且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作者对猪衣原体作一介绍.以便对兽医临床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朋友提供帮助。

  • 标签: 猪衣原体病 防治 诊断 养殖专业户 接种疫苗 药物预防
  • 简介:正犊牛新蛔虫的病原体为弓首科的犊牛新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黄牛和水牛)的小肠内,引起肠炎,下痢,腹部膨大和腹痛等症状。初生犊牛大量感染时可引起死亡,对发展养牛业危害甚大。1发病情况宾川县牛井镇彩凤办事处墩子村的旦某饲养的24日龄母水牛来兽医站就诊。主述:该犊初生几天比较健康,1周后逐渐消瘦,并排带有脓血的稀粪,精神沉郁,吃乳无力,有时不食,村兽医按肠炎治疗,时好时坏,效果差,到24日龄,不食,卧地,不能站立,车载前来就诊。

  • 标签: 新蛔虫病 犊牛新 病例报告
  • 简介:犬皮肤类型多样,病因复杂,常见于背、腹和尾部。病犬被毛粗糙、无光泽,皮肤增厚并出现鳞斑,有的皮下有肿块,有的皮肤表面出现丘疹、水泡、点状红斑或脓疱等。犬的皮肤对人类也有一定的危害,如可导致人患头癣、体癣、丘疹性荨麻疹或痒疹、过敏性皮炎等。此外犬皮肤病症状虽有相似之处,但临床治疗中要弄清病因,正确诊断,才能收到良好疗效。

  • 标签: 皮肤病 病犬 预防 诊治 过敏性皮炎 皮肤表面
  • 简介:犊牛大肠杆菌又称为犊牛白痢,是由特定血清型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轻者引起犊牛发育不良,重者造成死亡,是一种严重威胁犊牛的常见传染病,给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本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其主要特征为腹泻和虚脱。一、致病因素:病原性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产生芽孢,有鞭毛,能运动。犊牛白痢主要由078、08、09、086、026、015等菌株及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使犊牛致病的血清型多带有K99抗原。此外,此的发生还与一些诱发因素有关,如初生犊牛未及时吃到初乳或哺乳不及时,母牛在分娩前后营养不良,畜舍通风不良、气候突变、突然更换饲料等都能促使本的发生和使病情加重。

  • 标签: 大肠杆菌病 初生犊牛 综合防治 病原性大肠杆菌 致病因素 急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