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唐代大中年间(公元847~859)曹洞宗祖师介来到江西宜丰县同安乡石坡大队的洞山(又名新丰山),得到当地善士雷衡大力支持并捐田地三千多亩,创建了著名的“普利禅寺”。

  • 标签: 唐代 良介大师 普利禅寺 佛教文化
  • 简介:<正>一、隋与初统一形势对经学的推动和要求儒家经学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从现象上看,最显著的变化如皮锡瑞所说,经学从分立的时代进入了统一的时代,以孔颖达《五经正义》为标志,开始了经学统一最长的新时期。这种情况是经学自身演变的结果,更受到中国政治上重新统一的决定性

  • 标签: 孔颖达 魏晋南北朝 五经 唐初 经典释文 儒家经学
  • 简介:十二、五世纪以降道教法次的逐步形成与道教仪式的发展趋向五世纪以前来源不同的各种道教传统基本上只是各自发展,或仅在小范围内互有交流。大约从五世纪开始,以古灵宝经为先导,道门内部产生了凝聚联合的意识。古灵宝经率先融合多种道教传统,“三洞”、“三乘”、“三十六部尊经”等具有凝聚联合意识的术语概念都是最早由古灵宝经提出的。由于古灵宝经出世不久即“风教大行”,这些术语概念也很快在其它道派中流行开来。“三洞”说标志着南方三皇、上清、灵宝三大经派的联合,大约南朝齐梁时形成的“七部”说标志着更大规模的联合。

  • 标签: 道教仪式 古灵宝经 史纲 发展趋向 传统
  • 简介:钱宇,女,江苏省常熟市人,硕士。常熟理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现代平面设计理论研究。红玉,女,湖北省咸丰县人,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硕士。常熟理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服装设计理论研究。

  • 标签: 作品欣赏 唐红玉 红玉作品
  • 简介:《旧唐书·哀帝本纪》称'少帝行事,不合称宗',以此来解释哀帝没有庙号的原因。经笔者考察,唐代以前历代末帝均没有庙号,且'无帝不尊庙号'的现象正是从唐代开始的,体现了君主权力和地位的提升。考察后梁和后唐的相关讨论发现,哀帝的庙号经历了一个反复讨论最终低调奏去的过程,并非一句'少帝行事,不合称宗'就可以解释。这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反映了五代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君主对中国传统正统统序的追求和军士哗变拥立皇帝的时局特点之间产生的矛盾,及其引发的血统和礼法的混乱。最终,后唐明宗因为朝中和时人舆论的强烈反弹,不得不放弃追尊哀帝庙号。整个过程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文化的认同与融合,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儒家礼法和正统统序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随意扭曲附会。

  • 标签: 唐哀帝 庙号 后唐明宗 后唐庄宗
  • 简介:李师政,河东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人,初著名的护法居士。但其著作及生平材料皆较为分散稀缺。本文抽绎其中的关键内容,并结合同时期的其他史料相互佐证,尝试将其在入以前以及此后担任东宫学士、门下典仪、扶沟令三个职务的时间大致确定下来,从而基本确定其生卒的时间段。还进一步对其传为已经佚失的《正邪论》一文进行了考辨,最终考订或为其现存《内德论》之第三部分。

  • 标签: 李师政 护法居士 《内德论》 《正邪论》
  • 简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前主编,山东大学著名学者李贻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9月2日20点30分与世长辞,享年72岁。

  • 标签: 当代世界 主编 先生 教授 山东大学 逝世
  • 简介:<正>《江苏史学》(内部刊物)1988年9月第1期,曾刊载了拙文《“羽人”与渚文化》。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初步探索了古代南方“羽人”即“羽民”与浙江余杭县反山和瑶山渚文化遗存的关系,说明这里的渚文化遗存应是“羽人”即“羽民”的文化遗存,是吴越先民的文化遗存。近两年

  • 标签: 山海经 防风氏 断发文身 浙江湖州 鸟图腾 淮南子
  •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现存唐代墓志的有关开科,分析说明了唐代世俗佛教信仰系统的情况。“与生俱来,利根早植”、“偏丧亲偶,归心佛来”、“看政红尘,虔心内释”、“追求彼岸,诚于释教”等,是唐代世俗佛教信仰的缘由,也是其之所以世俗化的前提。唐代世俗佛教信仰的主体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其内容具有兼容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儒、释、道交相崇信;信仰的方式也具有随俗性,多为捐身、行香、持戒、诵光、念经、写经、造像等。唐代世俗佛教信仰系统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客观原因,它的存在和发展,标志着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正在趋于完成。

  • 标签: 佛教信仰 千唐志斋 墓志铭 《唐代墓志汇编》 唐墓志 佛教传入
  • 简介:本书主要是中国早期净土信仰和净土宗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一、充分利用当今国际学术界在弥陀净土信仰方面的成果,尤其是日本学术界的成果;二、利用敦煌文献、金石、碑刻等文献,突然在原始资料方面的创新;三、本书重视净土信仰的思想性,如心性、忏悔、念佛、禅观;四、本书强调净土信仰的社会性,以仪轨作为考察对象;五、本书重视净土宗主要人物,如慧远、善导、承远、慈愍、法照等人的作用。

  • 标签: 弥陀净土信仰 国际学术界 敦煌文献 中国早期 原始资料 考察对象
  • 简介:哈吉·欧麦尔·李慕阿訇,已年过花甲,但他容光焕发,正所谓老当益壮。他是中国伊协委员,安徽省伊协副会长、省政协委员、界首市政协副主席、城关清真大寺教长。李阿訇在豫皖一带享有很高声誉。他出生在一阿訇世家,青年时苦读经汉书籍,21

  • 标签: 城关清真大寺 中国伊协 欧麦尔 哈吉 李慕 教长
  • 简介:一般情况下,游客到雍和宫万福阁内参观,都被矗立于佛阁正中的18米高的白檀木大佛所吸引,却少有人细看立于佛阁三面墙壁的一组《如意宝树佛本生记》喀画。但是,我在陪同一些文化和美术界的朋友来到万福阁后,大家在被大佛那高超的雕刻技艺所赞叹的同时,又被这组喀中匀称的构图,细密的线条,和谐的色彩及每组人物的动势、神态

  • 标签: 雍和宫 五世达赖喇嘛 佛本生 人文精神 内涵深广 艺术形象
  • 简介:《芮夫毖》中的"圣人"特指有威权的诸侯大臣,"彼人"指周厉王,"君子"指普通卿大夫,"君"、"元君"指世族伯长,诸词汇的使用均具早期特点,非战国时之泛称。竹书"和德定刑"的提法与西周早期"明德慎刑"观念一脉相承,且其散韵结合、"诗""书"合体的文体特点反映了部分"诗"类作品的早期传述状态。竹书当作于西周晚期厉王出奔之后,共和行政之前。学界针对楚简"诗"类文献所提出的"战国虚构说"尚可商榷。竹书主旨直斥周厉王已无资格为王,主张征召有威权的诸侯伯长入主朝政,实为"共和行政"张本。竹书反映了西周晚期世族势力勃兴,家臣制度完善,世族之间矛盾丛生的历史情实,同时反映了西周晚期王权观念的重大改变。

  • 标签: 清华简 《芮良夫毖》 《诗经》 西周
  • 简介:“道德自我”是君毅关于儒家伦理思想现代重建的核心概念。君毅提出此一概念的内在理路是,以道德自我来重新树立传统心性观念的权威,进而从道德形上学根源方面重建现代中国的道德体系。“中体西用论”与“泛道德主义”对道德自我学说的批评虽然道出了其面临的困境,但是从道德奠基的理论看,道德自我作为超验根源对于儒家道德原则的论证,是传统道德理论在现代社会的新发展。

  • 标签: 唐君毅 道德自我 道德奠基
  • 简介:南北朝时期,在有关“五经”的师承上,南北儒学一方面如双水分流,各有渊源;另一方面又互相影响,彼此修正。南方儒学在周隋之际北传,589年隋统一南北后,儒学进一步的交融造就出如刘埠、刘炫这样兼通南北的儒学大师,南学更一度风行河洛。在初大一统的背景下,孔颖达兼采南北,加以折衷,主持修订了《五经正义》,完成了这一时期儒学的初步整合和统一。

  • 标签: 南北儒学 孔颖达《五经正义》 刘炫 刘埠 兼用南北
  • 简介:克幽禅师为中唐川东名僧,与保无住禅师、神清禅师等同为无相禅师嗣法弟子。本文对其生平进行了考察,并对其中的一些疑点进行了辩正。通过考证,本文认为,克幽并不是保无住。而散见于地方文献中的有关克幽禅师的史料,正可补中唐时期禅宗正史之不足。

  • 标签: 克幽 无住 禅宗史
  • 简介:<正>我国南宋时的叶适,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事功学说的集大成者。在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盛行时,叶适接过事功派所另树的一帜,把这派学说推向一个新水平,确立了与理学、心学鼎足而立的地位。然而,作为事功派集大成者,必有其思想渊源。我们重视对叶适哲学思想的研究,当然不能忽视他的思想先驱、永嘉学派的导源者薛季宣和陈傅哲学思想,本文试就对他们作一点初探。

  • 标签: 陈傅良 哲学思想 道器关系 事功之学 唯物论 永嘉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