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外温动物俗称冷血动物,一般情况而言是指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统称。通过对其活动节律的研究能起到更好的认识、保护和利用的作用。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各种情况和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举例举,对以后的相关研究的实验方法提供相关选择和帮助。

  • 标签: 外温动物 生活节律 研究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昼夜节律的改变对视网膜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14d(P14)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每天给予24h持续光照,对照组模拟正常昼夜节律每天给予12h光照、12h黑暗环境,运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RT-PCR技术,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在光照1周后和8周后视网膜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少部分位于内核层。小鼠光照1周后melanopsin阳性细胞的表达数目实验组少于对照组;RT-PCR结果示小鼠光照1周和8周时melanopsin的mRNA含量实验组均少于各自的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光照可以减少视网膜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的表达,提示melanopsin阳性神经节细胞为光敏感性细胞,其表达可能对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昼夜节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光感受作用 MELANOPSIN 小鼠
  • 简介:编写出中国环柄属的已知44种的分类检索,希望能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丰富的环柄菇属资源的物种多样性,也期望今后在逐步完善我国环柄菇属的研究过程中,对本文内容加以改进修正。

  • 标签: 环柄菇 资源 分类 中国
  • 简介: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对“2008年值得关注的科研热点”的预测中,生命科学就占了5个席位,可以预见,2008年将又是一个生命科学研究热点年。

  • 标签: 生命科学 科学研究 《科学》杂志
  • 简介:1孪生子研究:先天与营养长期以来两类孪生子被用于研究,以确定遗传性和环境在特定性状和疾病的发生中究竟哪一个起决定性作用。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分裂产生的单合子孪生子在遗传上是一致的,而分别受精的二合子的孪生子在遗传上并不比不同妊娠所生的姊妹更亲近。因此,单合孪生子与双合孪生子相比,在某一性状上具有更大

  • 标签: 遗传学 人类基因组 孪生子 遗传病 基因治疗 地中海贫血
  • 简介:目的应用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系统和全身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测技术系统,观察清醒大鼠的昼夜节律变化,并用多索茶碱进行性能验证,为今后该技术系统用于药物安全药理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8只,雌雄各半,采用外科术将植入子植入大鼠腹腔建立遥测系统,并结合肺功能检测技术,在术后14d观察清醒大鼠24h的生理参数及昼夜节律的变化,包括心率(HR)、血压、心电图Q波到血压的舒张点的时间差(QA间期)、呼吸、活动、体温和肺功能等指标,分为正常对照组、多索茶碱40和80mg/kg组(雾化吸入),观察给药后上述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4d清醒大鼠的生理指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多索茶碱40mg/kg组大鼠HR、潮气量(TV)、每分钟通气量(MV)、50%呼气流量(EF50)、吸气流量峰值(PIF)和呼吸流量峰值(PEF)均明显增加(P〈0.01),呼吸频率、QA间期和增强呼气间歇(PENH)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但对血压、活动和体温变化不明显;多索茶碱80mg/kg组大鼠HR、血压、TV、MV、EF50、PIF和PEF均明显增加(P〈0.01),呼吸频率、QA间期和PENH均明显降低(P〈0.01),但对活动和体温变化不明显。结论本技术系统对大鼠的生理昼夜节律无明显影响,并可灵敏监测到心血管呼吸系统的相关变化,可用于清醒大鼠心血管呼吸系统安全药理学研究。

  • 标签: 遥测系统 肺功能 清醒大鼠 安全药理学 多索茶碱
  • 简介:近些年来,DNA条形码技术为便捷的物种鉴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随着该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微型条形码技术是作为DNA条形码技术的补充而出现的一项新兴技术,具体是指通过通用引物扩增出比细胞色素c氧化酶I号基因全序列更短的一段序列,并通过该序列进行物种鉴定、分类等研究工作。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其优点包括,适用于部分降解的DNA样品的目的基因扩增,能够很好地解决环境混合样品多样性的调查等。但是,该技术所选DNA片段非常短,因此标记序列包含的遗传信息有限,在鉴定的精确度方面和COI全条形码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简要概述了微型条形码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其未来在害虫分子识别方面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微型条形码 物种鉴定 DNA降解 环境混合样品
  • 简介:报道1例由犬孢子菌引起的体癣。患者,女,27岁,因前额、颈部多发环状红斑2周就诊。经真菌培养确诊为犬孢子菌感染所致的体癣。予特比萘芬、灰黄霉素搽剂(商品名“止霉舒搽剂”)外用1周后痊愈。

  • 标签: 体癣 犬小孢子菌 皮肤癣菌病
  • 简介:3个编码蛋白的基因RPB1、RPB2和TEF1以及1个非编码序列28SrDNA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孢盘菌属位于系统树的上端,形成一个单系群,其中长春孢盘菌和北京孢盘菌为姐妹群,它们进一步与该属另3个种(包括该属的模式种)聚类在一起。序列分析结果支持将子囊孢子大小作为孢盘菌属区分物种的依据,还表明火丝菌科可能不是一个单系群。在参试属中,孢盘菌属与侧盘菌属的关系较为密切,它们具有极其相似的薄壁子囊,这表明在属的等级上子囊形态可能携带系统发育方面的信息。

  • 标签: 序列联合分析 蛋白编码基因 火丝菌科
  • 简介:根据多年的野外调查和相关的研究资料,对孢发属(BryoriaBrodo&Hawksw.)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报道新疆孢发属地衣10种。其中Bryoriachalybeiformis,Bryoriafuscescens,Bryorianadvornikiana和Bryoriasimplicior为中国新记录种,Bryorialanestris,Bryorianitidula,Bryoriatrichodesssp.trichodes,Bryoriapseudofuscescens为新疆新记录种。

  • 标签: 小孢发属 分类 新记录种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