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为掌握辽宁省的黏菌资源,在位于辽宁省宽甸县的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桓仁县的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黏菌标本的采集,并根据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复核了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保存的辽宁省产的黏菌标本,明确了辽宁省已知黏菌5目8科24属90种,其中有5个属为辽宁省新记录属,有34个种为辽宁省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新记录种 辽宁省
  • 简介:报道了采自辽宁省浑河源自然保护区和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个辽宁省新记录伞菌,分别是红鳞环柄菇(LepiotasquamulosaT.Bau&YuLi)、红鳞白环菇[Leucoagaricusrubrotinctus(Peck)Singer]、天鹅色环柄菇[Leucocoprinuscygneus(J.E.Lange)Bon]、银丝包脚菇[Volvariellabombycina(Schaeff.)Singer]、二孢蜡蘑[Laccar/atortilis(Bolton)Cooke]、黑毛桩菇[Tapinellaatrotomentosa(Batsch)Sut锄]、酒红褐鳞伞(Pholiotavinaceo—brurmeaA.H.Sm.&Hesler)、赭红方孢粉褶蕈[Entolomaquadraturm(Berk.&M.A.Curtis)E.Horak]。文中描述了这些种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 标签: 伞菌 海棠山 浑河源 辽宁省 新记录种
  • 简介:提高消防装备效能一直是消防工作的研究重点问题之一。从装备的配置要符合实际需要、普及装备常识、确保特殊装备专人负责、强化装备维护保养以及加强人和装备的结合方法研究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消防 装备 效能 研究
  • 简介:榛是辽宁铁岭市最重要的木本经济树种。白粉病是榛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导致树体衰弱,减少花芽分化,落果,降低产量。本研究对该病害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调查,通过病原菌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害的病原菌为榛白粉菌(Erysiphecorylacearum)。

  • 标签: 白粉病 榛白粉菌 辽宁
  • 简介:对采自辽宁省内14个地方的173份土样和植物组织材料进行分离。获得了54株Trichoderma菌株,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12种木霉菌,分别是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粘绿木霉(T.virens)、卷曲木霉(T.spirale)、顶孢木霉(T、fertile)、粗壮木霉(T.strigosum)、长孢木霉(T.longipile)、钩状木霉(T.hamat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其中长孢木霉为中国新记录种,粗壮木霉和卷曲木霉为东北地区首次报道。文中列有辽宁省木霉属真菌的分种检索表,并附有各木霉菌的生境和分布。

  • 标签: 辽宁 真菌 木霉属 形态分类
  • 简介:报道了在辽宁省丹东市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2个辽宁省新记录种,即虫草科(Cordycipitaceae)的下垂虫草(CordycepsnutansPat.)和日本棒束孢(IsariajaponicaYusuda),并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

  • 标签: 下垂虫草 日本棒束孢 辽宁省
  • 简介:鉴定主栽水稻品种及育种骨干亲本的抗瘟基因型,有助于了解不同抗病基因在品种中的分布,为抗病品种选育及品种布局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辽宁省24份水稻材料,根据7个抗稻瘟病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扩增各品种的编码区序列,对扩增的序列进行对比分析,鉴定各基因在24个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24个主栽水稻品种均不携带Pi21、Pi36、Pi37或其抗病等位基因,而Pid2、Pid3、Pita和Pik/Piks/Pikm/Pikp在24个品种中以不同突变类型及不同频率出现,其中,在2个品种中检测到Pid2抗病基因及Pid3的抗病等位基因;4个品种检测到Pita的抗病等位基因,Pita的等位基因中新发现的几处碱基突变并未影响抗病基因的功能;所有品种中均无与Pik及其复等位基因完全一致的序列,但利用携带AVR-pik的稻瘟病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辽粳454和沈农265携带的Pik等位基因可能仍具有抗病基因功能。

  • 标签: 辽宁省 主栽水稻品种 抗病基因 鉴定分析
  • 简介:机械制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使制造品质明显提高,机械制造效率显著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初步探讨了自动化及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展望了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自动化技术 机械制造 发展趋势
  • 简介:介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即产量和产值快速增加、优势基地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栽培品种和栽培方式日趋多元化、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质量不断提升和食药用菌文化逐渐兴起。分析了目前在精准产业扶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方针政策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时也指出了菌种混乱、异物同名、同物异名、质量标准不规范、资源污染浪费严重、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缺乏轻简化的机械设备和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食用菌科学文化等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三维"农业理念、把"菌物药"纳入中药范畴、进一步加大对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和建设国家级菌物资源保育区等建议,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现代化。

  • 标签: 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文化 三维农业